為什么國內的“Yik Yak”們還沒有飛起來?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9年前

                 1、什么是國內的“Yik Yak”


          國內做校園市場的社交產品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產品的核心是社交,如人人網、小柚、Simplr、竹馬等,其特點是重身份系統,強調用戶關系鏈的構建;第二類產品的核心是社區,如黑白校園、超級課程表、刻桌、Here、11點11分、樹洞、咩咩等,其特點是輕身份系統,強調產品內容社區的成長。而第二類產品又可以根據其對身份系統的理解,分為強調匿名(黑白校園、刻桌、Here、樹洞、咩咩等)的產品與非強調匿名(超級課程表、11點11分等)的產品兩種。綜上,做校園市場的輕身份系統、強調匿名、強調內容社區的產品,就是國內的“Yik Yak”們。


          2、國內“Yik Yak”們團隊本身的限制性


          國內“Yik Yak”們的團隊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大公司、有豐富互聯網行業經驗的牛人帶團隊出來創業;另一種是互聯網行業經驗不深,但能真實真正了解校園、理解大學生的在校生或畢業即創業(實習不算就業)生帶團隊創業。


          在前者中,“刻桌”團隊和“黑白校園”團隊是比較典型的兩個例子。“刻桌”的CEOCTO分別曾任百度糯米無線事業部總監和技術總監,非常優秀的兩名互聯網從業者,但是在“接地氣”上做的不是很好。


                       

          左圖為“刻桌”App上的推薦話題,右圖為“11點11分”App上的推薦話題。通過兩者的對比,發現“11點11分”的內容運營更契合學生的口味,接校園地氣。


          此外,在版本迭代上,iOS3.0.0版本(2015429日),“刻桌”在產品上曾進行過一次較大的功能迭代,加入了彈幕吐槽功能,認為彈幕文化是契合學生口味的,會提高產品活躍度、提高留存率。但是,然并卵,“刻桌”團隊的新產品在今年6月初上線,“刻桌”App處于維護狀態。


          5d9f0ac602b351cb796d442ba0ba9357.png


          (數據來源:App Annie


          國內的彈幕是從B站(bilibili)開始發展并流行的,“彈幕”這個概念火了,被人所知,是因為B站火了。B站火的原因是因為二次元文化,彈幕只是B站二次元文化的載體而已。彈幕這一形式的火爆是因為蘊含了某種亞文化(二次元文化)。“刻桌”并不懂學生。


          “黑白校園”團隊的CEOCOO分別是支付寶錢包(App)技術負責人和阿里的市場總監。我很有幸跟這兩位都面基過,狄大大是很有情懷的一個人,在準備創業時,以他之前在支付寶的履歷,完全可以做當時大熱的P2P,但因為對校園的熱愛、人人網的衰落以及校園社交市場沒有新的巨頭出現,選擇了做校園社交。在產品實現、技術難題上,“黑白校園”面對的問題都不大,狄大大說他和他的搭檔都離開校園太久,已經不是很懂、很理解現在的學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了,暫時沒有一個非常棒的idea做一個很酷、很潮、很新的產品,所以選擇了分時社交這個概念先去做,試錯,再迭代。


          盡管目前黑白校園發展的不錯,勢頭也挺好,但目前的用戶量也剛近百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后者——沒有較深互聯網行業工作經驗的學生團隊,其所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典型,因為我之前待過比較有行業經驗的創業團隊,也待過經驗較淺的學生創業團隊,所以感觸很深。


          產品上,一名優秀的產品經理是需要在好的平臺接受好的培養的,產品是很系統的一個東西,而且專業性也很強,并非什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學生出身的PM,做產品往往只是在“想”功能,看到別人家的App有什么比較好的地方,就拿過來,很難有較系統的產品邏輯。


          技術上,因為懂得不多,暫且不談。運營上,因為我是做運營的,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經驗壁壘。運營本身沒有一套嚴格的學習體系,根據產品/項 目的不同,其運營差異也會很大。運營是最接近用戶的,接近用戶就意味著接近問題。對于一個運營經驗不深的人來說,碰到很多問題,需要花時間,需要做決策, 而且還要盡可能保證決策正確。而對于一個具有深度運營經驗的人,平臺所積累的運營經驗,遇到的基本問題可以快速高效的解決。


          在整體上,很多經驗淺的創業團隊,工作效率較低,團隊協作能力較差,會把80%的時間花在20%重要的事情上。我之前待的團隊有句話說的很好:“Everyone thinks but we do!”,但實際上很多團隊不懂這句話。


          3、從運營上看國內“Yik Yak”們對Yik Yak的理解


          國內的“Yik Yak”們基本都是在14年后開始上線(或轉型)運營的,在1314年的時間段里,以陌陌為代表的LBS社交、以snapchatins為代表的圖片社交,讓社交產品、社交概念熱得一塌糊涂(可以將現在的O2O概念代入體會),北美的WhisperSecret的迅速走紅,用戶量爆發勢的增長,給社交這個領域帶來了“匿名”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概念。


          北美的Yik Yak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產生,被認為是針對于校園市場的匿名社交產品,其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釋是“一種新型的匿名社交網絡”。能夠引起爆點的產品自然有其特別之處,國內外TMT行業從業者通過對Yik Yak簡單了解,普遍認為Yik Yak的匿名屬性,降低了社交壓力、釋放了人性,Yik Yak上的酒精、大麻、性趴、暴力使這款產品快速的擴張并占領了校園市場。


          當時,國內的“Yik Yak”們在基于這一理解下,紛紛在產品運營上做了大量的引導,希望學生能通過匿名,聊一些平時不會也不敢聊的,如sex、爆料同學八卦、對某人某事的怨恨等等,發泄釋放心中的黑暗面、壞的思想,使自家的產品能像Yik Yak那樣,風靡校園。


          然而,Yik Yak只有一個,Secret的關閉,更是宣告了使這種運營策略是難以成功的。

           

            4、對Yik Yak的分析


          提到Yik Yak,首先要提的自然是匿名。匿名使Yik Yak的社區在內容上充斥了酒精、大麻、性趴等信息。Yik Yak上面的酒精、大麻、性趴,所謂的很黃很暴力,在西方的文化世界里并不算黑暗面、負能量的東西,這些對于他們的文化來說是比較正常的,Yik Yak只是降低了社交壓力,釋放了他們的人性,使他們追求人性本質。我認為互聯網的發展就是一個追求人性本質的過程,百度連接信息,釋放人們追求新信息、新事物的本性;阿里連接商品,釋放人們對物品的需求及占有欲;騰訊連接人,釋放人們對社交(群聚)的追求,解放孤獨。所以,Yik Yak的投資人,DCM的David看好匿名,是因為匿名能夠釋放人的本性而非匿名可以做那些黑暗面的事。以我對百度貼吧、多玩的YY語音以及對AB站、流媒體直播平臺等的深度體驗,我認為國內的年輕人是很天真、很可愛的,他們富有情懷,追求美好事物。去年那個做1%的快看漫畫,通過一篇積極美好的軟文沖到Appstore免費排行第一也是佐證,大家對于美好事物是具有強烈追求的。


          匿名概念曾經的大熱,媒體密集式的報道,使國內對Yik Yak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匿名上。“嘰喳”的慘烈死去,“刻桌”的放棄治療,其他知名與不知名的校園匿名社區的不溫不火,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一個實事,單從匿名角度難以打造出一個大熱的校園社區。Yik Yak階段性的成功,不僅僅歸功于匿名,其作為校園社區的超本地化屬性,也是成功的關鍵。一個完整的Yik Yak是“匿名+各校園專屬社區(電子地理圍欄)”兩者緊密結合的。


          雖然,國內的“Yik Yak”也有通過電子地理圍欄去做各校園專屬社區的,但其做法僅僅體現在產品中,在運營上并沒有的得到重視與體現。結合超本地化概念,我們再來看Yik Yak。Yik Yak上的酒精、大麻、性趴,是具有事件性的內容,每個用戶所在的這個線上Yik Yak社區是以其所在的校園為基礎形成的。Yik Yak上的內容與其線下的內容是具有強關聯性的:線上發的一條或幾條內容,會在線下得到實現;線下發生的一件或一些事,會在線上的Yik Yak里得到體現。Yik Yak是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里被使用的,美國大學校園這一背景,具有兩個天然優勢:一是美國大學學生的party、聚會非常多;二是美國大學學生,在社交上非常的開放與熱情。在這樣的優勢條件促使下,Yik Yak不僅僅只是一個線上的校園娛樂社區,它更是一個連接線上虛擬世界與線下真實世界的一種介質、一個紐帶。Yik Yak的這種意義,不是像“微聚”、“請吃飯”種生硬的工具性質的產品所能解釋的,Yik Yak是在發展中自然形成的場景。如果說Facebook的成功是將線下的社交場景搬到了線上,那么Yik Yak目前階段性的成功,就是將美國大學校園的線下生活搬到了線上。

           

            5、適合目前國內大學生的文化(校園社區文化)是什么


          社區的成功,我認為是基于文化上的成功,做的好的社區都是有其文化所在。百度貼吧,有其特有的貼吧文化;B站,其濃郁的二次元文化使非二次元新駐民表示根本就看不懂。


          謙虛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與西方人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接了當相比,我們發現國人往往是在過于謙虛,而國人的過于謙虛的深層目的實際上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或稱贊。


          國 內的新興文化中,有一種文化與這種謙虛很相似——自黑自嘲文化。自黑自嘲文化是一種應運而生的文化,自黑自嘲表面上是一種夸張(過分)謙虛,實際上內心渴 望表達的意思與表面上的意思相反,人們對自黑自嘲不會反感,而且很喜歡。自黑自嘲文化最突出的體現是屌絲文化,這幾乎完美的被目前國內年輕一代所接受和認 同。


          當 自黑自嘲發展到一定程度,自黑已經不能滿足自我需求時,由自黑發展到對黑(黑別人)在一定運營引導下會順利發生,而這時,社區文化便走向自黑與對黑并存的 黑文化。這里需要做一下解釋,黑文化并不是一種黑暗面的文化,在一定的把控下,黑文化會是朋友、同學間的惡搞、交際,是一種讓黑人者開心、被黑者又愛又恨 的娛樂文化。

           

             6、塑造社區文化及打通線上虛擬校園社區與線下真實校園社區


             社區的文化塑造,一般是從內容運營入手,通過對社區中的話題/版塊/欄目的設定及PGC,實現內容運營。比如設立“顫抖吧,凡人!”、“不吃不是A校人系列”(黑暗料理)、“絕對畢不了業系列”(選課及老師)、“professor,你辣么美!”(上課拍師“靚”照)、“影殺”(背影照)等等。在PGC方面,可以通過一定的用戶運營手段,組建一定的線上用戶聚群,協助進行創造。讓社區產生文化就等于社區有了靈魂,而目前國內的“Yik Yak”的產品社區中,我并沒有看到在文化塑造上有什么運營,也沒有看到系統的內容策略,感覺產品沒有中心。   當自黑文化活躍在社區中后,當“黑”的氛圍彌漫在社區中時,用戶與用戶間的距離感會逐漸減少,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男神帥逼,沒有女神美逼,有的都是快樂的小逗逼。在這種情境下,線上與線下的次元壁將變得容易打破,在一定的運營引導和產品機制下,再將線上與線下的壁壘逐步打破。 終:     滿懷著對校園社交領域的追尋與熱愛,我暫時放棄了去大的平臺工作學習的機會,也放棄了進資本圈打磨提高的機會。我不知道我們最終能否成為中國的Yik Yak,但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希望能做到在這條路上走得最遠。希望能與同樣對社交、對校園感興趣的朋友交流,共同進步甚至共事,也歡迎有運營和市場推廣領域的前輩多多指點指教,謝謝!


          個人介紹:崔植源,校園領域連續創業者,目前是第三次創業。原"曲奇問答App"運營負責人,現為"字由App"的運營合伙人,專注于內容運營與用戶運營,以內容為核心導向。微信號:cuizhiyuan92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本文由姑婆那些事兒原創,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并附帶本文鏈接,違者必究!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