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榜、抄襲、惡意扣費,不擇手段出海創業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 | 鈦媒體
          作者 | 曾慶雪
           
           
          互聯網出海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雷軍議案的內容,就是關于推動中國科技公司出海。
           
          他在議案中說,受制度、語言、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眾多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化的出海過程中并不順利,遇到了很多瓶頸和阻礙。
           
          出海之路不順,是很多中國公司的痛點。除了雷軍提到的原因,他們還常常面對不守規則、甚至是惡意的競爭,而“肇事者”同樣是中國人。
           
          強大但不守規則,已經成為部分中國互聯網從業者在海外的標簽。如同國內互聯網早期的野蠻生長一樣,他們在國外的玩法,同樣游走在懸崖邊。
           
          他們或明或暗采用一些非常手段來打壓競爭對手,有的甚至催生出一套成熟的灰色產業鏈條。借助于此,他們可以在陌生的海外市場摧枯拉朽式站穩腳跟,源源不斷地獲得收益。
           
          投機者不加遮掩地把黑暗料理帶出國門,視規則為兒戲,而最終買單的,除了勤奮和本分的創業者,還有整個中國互聯網全球化的未來。
           
           
          粗暴頑強的抄襲者
           
          2015年9月,土耳其新聞app“ GÜNDEM”遭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騷擾。
           
          當時產品上線半年,雖然有加密措施,但也有不少漏洞。一個中國團隊反編譯了GÜNDEM的源代碼,用同一個模子復制了這款產品,換掉了名字、封面和主色調,在Google Play上線,很快沖到了排行榜首。
           
          GÜNDEM隨后找到Google Play,指責這種行為偷竊,谷歌很快將之下線。
           
          沒想到一周后,對方旋即卷土重來,改掉了應用外觀,并批量去掉了一些功能,看起來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數據來源依然是GÜNDEM的服務器。那段時間,大量undefined(未定義的)IP地址涌來,GÜNDEM的服務器為此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GÜNDEM再次向Google Play投訴,但這件事模糊性很強,后者沒有及時反饋。GÜNDEM的技術員決定自己行動。
           
          他們掌握服務器的控制權,花了兩個小時編輯了一條新聞,對所有undefined的IP地址定向推送,內容是“該產品抄襲了GÜNDEM,我們對此表示譴責”,滿屏全篇都是這樣的內容。有了這么扎實的證據,谷歌很快將之下線。
           
          抄襲者仍不甘心,他們在一個月后搭建了自己的服務器,拷貝GÜNDEM的數據到自己的服務器上,繞開了GÜNDEM的控制。之后, GÜNDEM聯合當地媒體,以侵權的名義,將對方徹底扼殺。
           
          GÜNDEM創始人艾地分析,對方之所以這么頑強,目的并不在于扎根土耳其。他經過一番調查后發現,抄襲者是一家中國出海公司, “他們或許想用這種快打快退的方式,驗證市場空間和產品模式。”果不其然,不到一年,他們便在美國推出了功能類似的新聞應用產品。
           
          這種粗暴甚至有些野蠻的創業方式,正是一些創業者在海外屢試不爽的圣經。
           
           
          “破解”谷歌黑盒子密碼
           
          中國創業者在長期紅海競爭中積累下的商業智慧,和由此沉淀下來的強勢、極致的運營手法,在海外市場沒有找到對手。
           
          “破解”應用商店排名規則并以此影響排名就是出海生存智慧的一個體現。這種做法在當地創業者看來十分可怕。
           
          “一網打盡,斬草除根。”一位海外創業者如此形容中國式出海。
           
          以谷歌為例,Google Play的排序規則每隔一段時間會有調整,目的是讓用戶發現更好的應用。但中國的程序員會找到各種辦法影響排序,讓自家的app排名上升。
           
           
           
          “如果谷歌今天改了排序規則,所有的程序員就都不睡覺了。他們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把規則摸清楚,然后引導用戶,讓排名上升。比如是新下載一個會讓排序上升,還是說下載了不刪除排序會上升,還是說下載了繼續用會上升。” 一位專門看出海項目的投資人告訴記者。
           
          對美國人來說,這套復雜的算法就像一個黑盒子,他們只做好產品,不太care推薦算法。但中國人不同,他們會把黑盒子拆解成擁有若干開關的復雜機器,然后不停地調試,“比如有1萬個開關,我們至少要摸清楚5000到6000個。”
           
          研究清楚了,開發者就會制定相應策略,包括買量,做用戶引導,調整數學模型,讓app能最快適應應用商店的排序規則。“相當于你在騙這個機器,擁有了和應用商店初衷相反的、推廣爛應用的權力。”
           
          還有一種運營手法,就是對用戶評論的高度關注。
           
          上述投資人告訴記者,某家中國出海大公司建立了全球追蹤系統,如果用戶給了一個差評,不管他在世界哪個位置,5分鐘之內,會有當地語言的客服給他寫郵件,“請問為什么打1星?是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嗎?我們馬上改進,然后您再用用看,好的話希望給我們改成5星。”
           
           
          龐大、成熟的灰色產業鏈
           
          如果不濫用技術突破規則,應用平臺一般不會對運營手法橫加干涉。但總有些創業者會作弊,讓規則缺失的叢林法則在海外一再上演。
           
          采訪中,多位出海創業者告訴記者,他們曾接到過刷榜的廣告。一位創業者稱,他在2015年初完成天使融資后,先后有北京上海的三家刷榜公司找到他們,稱可以提高日活數據。
           
          “當時的日活是二三十萬,他們承諾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到兩百萬,讓我拿給投資人看。”
           
          電話中,對方還舉了一些成功的服務案例,其中不乏知名中國出海公司的身影。“這在行業內已經是一種通行的做法。”這位創業者告訴記者。
           
          如果當時接受服務,他需要為此承擔一個安裝0.1-0.2美金的價格。刷榜的主要方式是靜默安裝。
           
           
          在淘寶上,有很多提供靜默安裝服務的商家
           
           
           
          所謂靜默安裝,是指用戶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app的下載、安裝、激活和注冊。這是個成熟、龐大的產業鏈。
           
          靜默安裝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手機廠商。在中國山寨機盛行的時候,手機廠商會開放廣告位給流量代理,由他們代為物色有推廣需求的app,在系統層面完成靜默安裝。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越來越集中,因為擔心傷害品牌,愿意提供廣告位的廠商越來越少。但在換機潮正在進行的海外新興市場,這種方式仍然在地下悄悄運作。
           
          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系統級的app。比如桌面系統,或其他擁有更高權限的清理類、安全類產品。它們也能將第三方app靜默安裝到用戶手機中。
           
          靜默安裝起初需要root權限,但后來在技術層面突破了這個瓶頸,轉而借助新通道Accessibility Service。
           
          Accessibility Service原本是安卓給殘障人士設計的功能,他們由于視力、聽力或其它身體原因導致不能方便使用手機。開啟Accessibility Service后,開發者能通過它實時獲取當前的操作信息,并能夠與用戶交互,包括對窗口元素進行操作,比如點擊按鈕,提高應用的便捷性。
           
          但是惡意軟件濫用了這一功能。它們會誘導用戶開啟Accessibility Service,然后操作手機瘋狂下載app,模擬用戶點擊,代替用戶自動點擊下一步,實現免Root自動批量安裝。
           
           
          不擇手段的“極致變現”
           
          互聯網創業本質上是流量生意,流量的入口是獲取,出口是變現。用多種方式獲取流量后,在變現階段,也有不少灰色的手法。
           
          變現價值有兩個衡量維度,一個是用戶量,一個是用戶的使用時間。更長的用戶時長代表更高的廣告價值。在極致變現的思路下,一些無良的app正無所不用其極,在海外用戶的手機屏幕上,展開或明或暗的爭奪。
           
          恐嚇是最常見的方式。有些安全類、清理類工具,經常會彈出提醒框,說手機再不清理就要滿了,更嚴重的,會說手機就要爆炸了。
           
          脅迫。“比如廣告一定要給你看滿20秒,不看完這20秒不讓你做別的。或者彈出一個app廣告,強制你必須點,不點一下,這個窗口就永不關掉,把屏幕上其他的軟件都蓋在下面,讓你無法操作。”
           
          還有偷竊。“比如偷偷扣費,現在東南亞還有一些人在這么干,偷偷扣用戶的手機費,然后和電信公司分錢。”
           
          在極端的情況下,app甚至會變成深夜入室的強盜。據記者采訪了解,有一家以工具起家的中國廠商,在長達一個季度的時間里,使用旗下App的充電屏保功能,趁用戶熟睡的時候,調取Facebook上的視頻廣告在手機上播放。
           
          這讓Facebook和廣告主虧了很多錢,因為用戶睡覺的時候既不可能買東西,也不可能下游戲,廣告轉化率為零。
           
           
           
          在游戲上的極致變現,是欺騙和壓縮進程。一位海外游戲創業者告訴記者,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開發者會取兩三個甚至十幾個名字,同時在Google Play(谷歌官方應用商店)發布。用戶下載玩的時候會發現,游戲的前面不一樣,但到了后面,包括情節、設計越來越趨同。
           
          他們還會把原本應該5天跑完的進程,壓縮到2天,強制用戶花錢買升級,花錢買裝備。當用戶發覺棄用時,開發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以結果論英雄的競技場
           
          谷歌、蘋果和Facebook對作弊的容忍度很低,它們多次對中國的產品下封殺令,輕則下架,重則封掉包名(Package Name,是app的唯一標識),或者封掉開發者賬號。
           
          應用被下架,可以在解決問題后重新上。但包名就好像一款app的護照號碼,是唯一的。包名被封,一款app就被宣判了死刑,之前所有的下載、評論都會失效。更嚴重的是封開發者賬號,賬戶里的資金會被凍結。有一家中國手機鈴聲公司,因為侵權被告,賬戶里的3萬多美金被谷歌扣掉,再也取不出來了。
           
          這么高的風險,為什么還有人違規作弊?追溯與中國互聯網的成長史會發現,前文提到的種種競爭手段,都曾在國內一一上演。
           
          如今強調用戶至上的公司,也曾有過忽視用戶體驗的“黑暗時刻”。最著名的是幾年前的3Q大戰,QQ彈窗逼迫用戶在QQ和360二選一。
           
           
           
          還有流氓軟件,每個互聯網用戶都飽受其害,但也已經見怪不怪。百度、迅雷、搜狗等互聯網公司,起家之初都和流氓軟件脫離不了干系。
           
          在知乎上,魅族、迅雷、百度、獵豹都被吐槽存在靜默安裝問題。更可怕的是,有些軟件安裝后沒有桌面圖標,或者受系統保護,卸載非常困難。
           
          市場的不成熟和監管的缺位讓互聯網公司呈現荒蠻的用戶爭奪戰。
           
          從另一個角度看,九死一生的低成功率,讓互聯網創業成為以結果論英雄的競技場。
           
          “你一步一步都非常優雅,所有人都認為你創業的故事太對了,像教科書一般,這種創業者怎么可能成功?創業成功代表一切,中間過程沒有那么重要。”一位海外創業者告訴記者。
           
          即便以結果而論,中國公司的成績也很蒼白。一位出海多年的創業者感慨,中國互聯網技術世界一流,但為什么沒有誕生像谷歌、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這樣有全球影響力大公司,中國做的最好的微信,出海時也在到處碰壁。
           
          然而,種種作弊手法,只是少數投機者的游戲,更多的創業者在用勤奮打開海外市場的大門。大觀資本創始合伙人范路在公開演講中說,美國的創業者孵化器里,你會發現到下午5點以后就沒人了。他們跟我們競爭,就算比我們聰明又能怎么樣,我們比他們勤奮一百倍。
           
          欺騙式、榨干式的創業公司,越來越不受歡迎。隨著市場和用戶逐漸成熟,即便是靠灰色手段起家的大公司,現在也不敢再肆無忌憚地挑戰規則了。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產品和資本最終會決定輸贏。創業者打磨好產品,在資本加持下,快速擴張占領市場。“數據造假有什么用,你最多只能騙投資人一次。”一位創業者稱。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