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黑客該如何決戰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 | 數據猿
          作者 | 史建剛

          引言: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已然走到盡頭。

            一組活生生的數字告訴我們殘酷的現實:2016年1月份,有5萬新APP提交給APP STORE。但是在這個月內,65%的人壓根兒一個沒下載,而只下一個的人占8.4%。

            什么是下半場,我認為這就是下半場。那么在下半場,量江湖要回答一個問題:面對如此冷酷的環境,APP推廣到底還能怎么玩?

            量江湖,為增長黑客提供趁手武器的軍火商

            量江湖是為增長黑客提供趁手武器的軍火商。


            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增長黑客”,另一個是“軍火商”

            什么是增長黑客?這是去年在硅谷流行的詞“增長黑客”,官方的理解:增長黑客與全棧工程師、產品經理一樣。比如全棧工程師是前方后方都可以做,增長黑客是負責增長的人,具體解釋:為了實現產品增長目標而以數據驅動營銷、以市場指導產品,通過技術手段將目標落地的人,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產品、技術、營銷的混血兒。

            而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增長黑客,就是在我們國內,是老板給你10萬預算需要10萬下載,而且還要30的留存率,逼著你成為增長黑客。那怎么干?除了刷量,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所謂軍火商,就是幫助企業在人口紅利殆盡的情況下,不靠刷量而實現增長的技術、數據服務商。我們的方案分兩種,一種是為Android平臺提供的解決方案,另一種是為蘋果iOS平臺提供的解決方案。在國內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態圈,前者是魚龍混雜,假量充斥著市場,后者是蘋果獨大,所有人都在適應蘋果的變化。

            Android平臺解決方案——實現真實用戶的增長

            安卓平臺上的解決方案,強調兩個字,真實(指真實的用戶),APP推廣運營者需要知道,在各種渠道下拿來的量是什么樣的量?因為量江湖是做反作弊的,對這個比較了解,有必要詳細說一下,在中國這片造假猖狂的市場背景下,應該怎么防作弊,梳理之后,我們發現反作弊一共有三種境界,分別是:第一種是以人肉為中心,第二種是以KPI為中心,第三種是以UBP為中心的作弊防護體系。

            第一種以人肉為中心是靠人的經驗、人的眼睛,把自有數據或者第三方的統計工具的數據,導入EXCEL表格中或在數據庫中,通過sql語句,比較IP、Imei重不重,靠人的智力和經驗認識一些特征來標識出來;

            第二種叫做以KPI為中心的反作弊防護體系,是通過專業的反作弊系統軟件,不再依賴于人的眼力和耗費人的精力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所謂KPI就是關鍵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就是通過關鍵參數來判斷渠道來的用戶是不是假用戶,是不是機刷、肉刷,判斷指標無非是:留存率、啟動次數、平均使用時長,IP、IMEI、Imsi、Mac地址等等。但是靠機器,周期比較長,如果我們要看留存率,如果要看后面的轉化效率要放在時間軸來看,需要2天-14天的時間,因為你不能在短時間內判斷他,就會造成在時間結算上有被動,不能及時知道,推廣費用可能白花;

            第三種叫以UBP為中心的作弊防護系統。所謂UBP(User Behavior Pattern)用戶行為模式?,F在刷量作假的技術非常強大,他們對業務理解也非常深刻,幾乎可以模擬出任何你需要的曲線和參數,什么留存率、在線時長、轉化率、IP分布、Mac地址、機型匹配等等,你需要什么樣的參數、什么曲線都可以做出來。這就給以KPI為中心的反作弊體系一個很大打擊,因為他所關注的信息和參數全部被破解,全部失靈了。

            但是有一種東西是很難做出來,跳出本APP之外用戶的其他行為沒法模擬。比如說作為一個真實用戶,可能會去刷淘寶、刷微博、發微信等等,這是一個正常人的行為,他們可能會平時坐地鐵公交、周末到郊外旅游,他們在戶外使用運營商的網絡,基站位置一直在變,在辦公室和住所使用wifi,這才是一個正常用戶的行為。渠道作弊這個是做不出來的,而且成本太高,識別它的方式稱為UBP。

            

          作弊的手段有哪些?

            作弊的手段有多種,第一個是木馬,我們稱之為靜默安裝,還有一些其他種類如肉刷、機刷、羊毛群,積分墻。

            什么叫做APP作弊呢?它是一個技術化語言,有兩個角度來標定,一個指標是成本:機刷、肉刷、積分墻,CP買的是積分墻,渠道上的是肉刷,這就是作弊。CP買的積分墻渠道給的積分墻就不稱為作弊。第二個指標是用戶質量,成本是對方付出的,用戶質量是CP方看到的,包括留存率、購買率、復購率,是機刷還是肉刷?作弊的手段不意味著是積分墻就是作弊的。

            那么什么是靜默安裝(木馬)呢?這個主要發生在安卓上,他一旦在系統上得手后,會訪問一個指定的URL,根據指令下載一個APK,同時會調用它把它打開,做幾個操作,還會把自己關掉,或者刪除,悄無聲息的把一些事兒給干了。第二個,它可以增加一條通信錄,比如給通信錄注名叫媽媽:在適當的時候通過這個號碼發一條短信。它怎么做到的呢?有四種做法:比如說通過安卓系統的漏洞,代碼會被調換的過程,如果想了解更具體的技術細節,可以了解知乎專欄:以史為賤。以及知乎反作弊專欄:APP反作弊。

            

          關于作弊的灰色產業鏈

            作弊手法分兩大類,一類是機器為主,一類是真人為主。機器的分模擬器、人控真機、靜默、機控真機等。真人分激勵類,包括積分墻、微信墻、奪寶,和社群自組織,如羊毛黨、造假村等。模擬器是效率最高的,競爭門檻主要在技術這一塊。

            作弊難度可以分簡單作弊和高級作弊。簡單作弊技術上比較簡單,識別難度容易,效果控制上可以做到CPA,行為控制不一定能做到,主要取決于留存率、在線時長、啟動次數,深度行為上如購買等做不到。

            高級的作弊行為,在技術上門檻比較高,不僅對OS底層技術非常熟悉,都是谷歌收購的公司做的操作系統,通過把一層層BUG給摟出來,所以在底層技術上了解得很透。此外,在信息儲備上非常多,接了無數代理IP,IP可以換不同的城市、地方,有一個豐富的IP庫,不斷更新,是為了防止偵查它反作弊的時候不那么容易判定,包括它的手機型號、操作系統、各種分布,他們自己有非常大的信息儲備,這是我們不太容易防到的的原因,在業務上也熟悉,識別難度大,幾乎做到惟妙惟肖,效果上完成CPA輕松,行為控制包括留存率、在線時長、啟動次數都可以實現。深度行為也可以做到,包括購買、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等信息綁定。作弊已經形成了一條強大的產業鏈,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反作弊?


            反作弊關鍵點

            反作弊,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成本問題,我們愿意花多大代價做這個事情。

            第一、錨定。通過數字指紋DNA,給來訪的用戶一個錨定的ID,比如說設備IP或者Mac地址。假如在北美沒人作弊,無論是設備ID——Imei或者Mac地址是唯一的。但是在國內,一個Imei號后面掛很多用戶,都是被作(刷)出來的。但你不知道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需要用一套新的技術(硬件信息+軟件信息),給它做一個錨定,唯一確定當前這臺設備,并給一個ID,這就稱之為智能硬件設備數字指紋DNA。

            第二、技術,稱為分層策略,主要是考慮成本問題。我們甄別一個用戶有時間成本,也有經濟成本,不可能把所有錢都花在這,所以要用分層技術來解決問題,在技術體系里,分為三種。一層叫初濾,快速診斷、快速拿下。第二層是再濾,把一些非個體特征,而是群體特征的信息做比較,比如在某個渠道,在一個小時來內,同一個IP上來了500個用戶,這時候不僅需要判斷個體特征,還需要通過群體特征來判斷這批用戶的質量。第三層,是針對疑難雜癥的,我們的反作弊系統有點像Google公司的PageRank,是通過不同的異常點來進行投票的,不是靠一個獨立的指征來識別作弊,而是綜合判定,把那些錯誤的指證綜合起來,他們權重與組合是不一樣的,當它們發生的時候,當可疑點太多。就可以徹底判定用戶的作弊行為。所以反作弊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成本問題。

            
          刷量也是生態的一部分,量江湖反作弊是在安卓平臺上的為大家帶來真實用戶。量江湖反作弊其實是基于公司是做大數據的,基于大數據的分析技術,反作弊其實只是做了最初級的分類,把用戶分成三類:真實用戶、異常用戶、可疑用戶。

            對于真實用戶,基于量江湖強大的數據支撐,我們可以做到用戶畫像,繼續為用戶作分類,比如哪些用戶是你的核心用戶,哪些用戶是你的骨干用戶,哪些用戶的付費意愿高等等,在這個用戶一登錄你的系統,就預先判斷出來。

            做運營的話,關鍵得做到精細化運營,知道用戶整體的行為,需要看到一個全景的用戶圖譜,用戶畫像。量江湖是通過事先評估用戶的潛在價值來協助精細化運營。


            IOS平臺解決方案——BASE機器學習的ASM量化投放

            每個企業活著都是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

            App在適應蘋果,而蘋果則在適應華爾街。關于下半場,蘋果比中國移動互聯網更早進入下半場,庫克接棒喬布斯的時候就已經進入蘋果的下半場了。庫克接手之后,蘋果在創新方面就沒有起色,在AI、Siri、AR方面的布局沒有起色,而他的主力產品的銷售也開始放緩——iPhone銷售見頂,iPad死氣沉沉。

            所以面對自己的窘境,蘋果也開始搞精細化運營。什么是精細化運營呢?那就是——蒼蠅雖小也是肉。所以蘋果把目標指向到ASM,然后開始頻繁的升級算法和系統,打擊刷榜,打擊機刷,其目的就是不斷把錢往ASM上趕。

            ASM其實就是所有人都在對蘋果體系的適應。蘋果適應華爾街,CP適應蘋果,服務商適應CP,這就是整個生態。ASM出現之后,在蘋果上的玩法增加了一個維度,2的三次方變成2的四次方,玩法的搭配有更多種,需要大家快速從中找到套路。這是蘋果的生態,決定了我們如何去適應他。

            做運營,說到底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就是“效率”。只是評估效率的顆粒度不同而已:

            1) 在渠道類型,這個顆粒度上,我們會評估應用市場、DSP、線下活動之間的效率;同樣的應用市場,我們會評估各個企業的效率,到底是應用寶的轉化效率高,還是小米商店的效率高;
            2) 落實到AppStore上,我們會評估每種玩法的效率高,比如是沖榜的效率高,還是熱搜的效率高,還是關鍵字搜索排名的效率高;
            3) 再往細了分,備選的10個關鍵詞,到底是哪個效率更高,這時顆粒度就到關鍵詞;
            4) 到了關鍵詞這個顆粒度還不夠。通過技術手段,我們依然可以具體區分每個關鍵詞在不同的場景下的效率如何?比如,在周末場景下,工作日場景下,在凌晨時間段,還是下班后的時間段,哪個場景對App的效率是最高的;

            其實剛才顆粒度的分法就已經把ASM的破解了——那就是每個詞在不同場景下的轉化效率。下面的這張圖就展示了不同關鍵詞對這個App的轉化效率。

            綠色的表格是CPA的價格,而藍色部分表示的是日均下載量。比如說beauty plus在北美AppStore市場的搜索關鍵詞。

            其實,每個公司都需要一張關鍵詞投放效率圖。這張圖直觀的告訴我們:到底投放哪個詞,越往上排,效率越高。

            當我們做運營的時候,老板會給我一組指標(預算和下載數量),傻子都知道要從最便宜的開始買起。如果老板要的量少,我們一般都能按照比較低的價格完成,但如果老板要的量大,通過這張表,我們就知道價格就上去了,CPA的價格跟量有關。

            所以玩ASM,我們大家要做他的第一件事情,就要拿到這張表,你不僅有了決策的依據。而且還可以跟反過來老板談判,你的預算不夠,爭取更大的工作自由度。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