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浪潮+寒冬大逃殺,互聯網人該何去何從?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640.webp (21).jpg

          來源|三節課 ID:sanjieke
          作者|黃有璨

          本周四,36氪發布了一篇題為《裁員!裁員!裁員!創業者們的寒冬大逃殺》的專稿。

           

          文章一出,瞬間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勢,短短2小時,閱讀量已10W+。此外,標題連用3個感嘆號,對媒體專稿而言,也頗為少見。

           

          640.webp (22).jpg

           

          可以明確感到,當前正在經歷的這一輪“寒冬”,對于整個互聯網行業和創業者們而言,是多么痛徹心扉感同身受。

           

          在整個2016年,整個大環境確實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燒錢、補貼、團隊擴張、高薪挖人等等這些曾經在2015年上半年還是特別常見不過的事情,現在早已銷聲匿跡。

           

          就親眼所見,從2016年三四月份開始,我身邊幾乎每周都會聽到至少一個團隊和項目關停解散的消息,哪怕是很多已經走到了B輪的公司,也難逃劫數。

           

          創業公司一片肅殺,一線從業者們也不好過。

           

          就在今天,我剛剛見了一位朋友F,也是三節課的學員,她此前在一家O2O公司做產品,年初因為公司無以為繼而離職,選擇跳槽到某上市教育公司。但現在,3個月剛剛過去,她所在的公司又一次因為業務線調整而要經歷裁員,而她所在的事業部,又一次成為了遭受打擊的對象,她也再一次失業了。

           

          F的經歷,可能只是一個縮影。在2016年遭受到公司動蕩和業務調整的互聯網從業者們,我相信多不勝數——你可以想見,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何況其它?

           

          在與很多像F這樣的朋友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得到他們當下的不知所措和人心惶惶。

           

          這篇文章,算是臨時有感而發,我想結合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這個惡劣的大環境和一線互聯網從業者們面前的一些疑惑和困境來聊聊一些感想+建議。

           

          我就想到哪說到哪了。

           

          首先

           

          對3歲以內的互聯網從業者而言,請盡量學會減少關注概念和大方向,轉而更多思考“如何能夠迅速積累起一項核心技能”,或是“如何成為一個領域內的專家”。

           

          今天的交談中,我有問過F:你當時離開那家O2O公司出來后,為啥突然就想到要去做教育呢?

           

          她答:因為我感覺在線教育這個行業有前景?。〗逃€沒充分被互聯網改變??!

           

          我繼續往下問:教育的哪些分支內的哪些環節現在你覺得是可以被互聯網改變的呢?

           

          她有點答不上來。

           

          F的狀態,是典型的一種新人容易出現的問題——我們總是太容易被很多概念所消費,從而變得喜歡去關注概念和大方向這樣宏觀的東西,但如果你實際的從業經驗連3年都不到,這個時候的你很可能是還不具備能力去理解和思考這些概念背后的一切的。

           

          如果選擇去相信和盲從于一個你自己并不能真正透徹理解的東西,其實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以我為例,2012年我第一次創業做教育和學習,當時也一樣張嘴閉嘴談概念,大談“在線教育”的前景光明,大談“平臺”的價值等等。但當時的我,其實對于教育一竅不通,也完全不理解“平臺”背后的運營邏輯究竟是怎樣的,于是很順理成章的,我們撞得頭破血流。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我開始深刻意識到我對“教育”和“學習”的無知,于是,我開始回歸到具體的問題中,去思考我想要做的是成人教育還是K12?是主動型學習還是被動型學習?以及我到底想要解決和能夠解決的,是某個品類下現在用戶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是用戶缺乏清晰學習路徑的問題,還是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和激勵的問題,又或是最后的學習結果測評和認證的問題?

           

          那之后,我才慢慢變得靠譜了許多。直到后來開始可以對教育領域內的很多產品擁有判斷能力。

           

          所以,概念和“趨勢”等一類偏宏觀的東西,我認為對于資歷尚淺的從業者們其實意義不大,甚至很多時候可能會是負作用。與其把時間花在它們身上,可能不如去思考點兒更加實際的。

           

          以F為例,我覺得以她的背景,其實可能最應該思考的,應該是“如何讓我自己能夠持續去向O2O這個行業深耕,讓我對于這個行業可以擁有更多的理解、洞察和思考?”,又或者是“如何讓我自己成為后端產品中的專家?”

           

          相比于去看自己尚還判斷不了的“大勢”,這些東西可能對她而言,價值會更大。

           

          其次

           

          公司的靠不靠譜與你自己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很可能并不完全相關,甚至是,你可能要盡量打破這種相關性。

           

          上一個建議是奉勸大家不要看“大勢”,我猜此時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你特么倒是說得輕巧,萬一老子找了個公司,3個月不到又黃了,那豈不是很坑?

           

          我來分享個我自己真實的故事——

           

          2012年以前,我自己頂天還只算是執行力還不錯的運營小白。2012年開始,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做了個不靠譜的項目,但項目雖然不靠譜,我卻成功在2年左右的時間里找到了很多空間,在局部做出來了很多還不錯的產出,比如說花不到2000塊錢搞了個活動,拉了一萬多注冊用戶;比如說牽頭搞了個收入項目,帶來了幾十萬收入,等等。

           

          然后,當我有了這些經歷之后,我發現,開始有成群結隊的人主動向我示好,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團隊。原因很簡單,雖然我們的項目沒做成,但我卻已經在項目的局部充分展示了我的能力,并積累了資源與經驗。

           

          是的,確實有很多同學還處于這樣的狀態中,即:他們個人的職業發展當前與公司的發展和前景有著很強的相關性,一旦公司發展良好融資順利,他們薪資水漲船高,但一旦公司流年不利,則他們會變得非常尷尬。

           

          但我尤其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并不是那么命好可以正好進入到大公司內部的核心部門擔任要職,你可能需要盡量擺脫自己對于“大公司”的依賴,無論是在行動上還是參與上。

           

          而打破這種依賴最重要的一點轉變可能在于——不再那么在意你要去什么公司,而更多開始在意你可能會負責和參與些什么項目,以及在這些項目中你可能能夠獲得哪些資源、經驗和技能積累。

           

          一旦你能夠把心態調整到這種狀態,我相信,哪怕你呆的公司不靠譜,你自己個人的成長也仍然一點都不會耽誤。

           

          再者

           

          要學會相信一些更為長遠的東西,而不是只一味看短期和眼前的回報。

           

          人們都過于容易在短期誘惑面前妥協。但長線來看,往往卻是那些擁有某種長期信念的人能夠笑到最后。

           

          我還清晰記得,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初那段整個行業最瘋狂的時候,一大堆創業公司高薪挖人,造就了大量互聯網人的薪資水漲船高,也讓很多人變得不淡定。那個階段,一個剛畢業的研發張嘴就要15K是很常見的事。

           

          但站在今天回過頭來看,恰恰是那批當時在整個失去理性的時候為了追求高薪而獅子大張口選擇跳來跳去的人,成了今天這個大環境下最痛苦慌亂的人——一方面,薪資明顯溢價的他們很容易會成為這輪裁員潮中首當其沖的犧牲者;另一方面,才處在職業生涯早期的他們,為了追求動輒double的薪資而進入到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環境中,這往往導致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過去1-2年內很難有亮眼的產出,甚至是很多原本天資不錯的新人,可能連把自己的基本功和工作習慣變得足夠扎實的機會和空間都沒有。

           

          于是,回過頭來到現在,拿慣了高薪,職業變動頻繁,且過去一兩段履歷中又缺乏亮點和產出的他們,在自己的求職和職業發展道路上,反而不知不覺就成為了“容易遭人嫌棄”的一群人。

           

          相反,倒是一兩年前那些看起來有點蠢笨,更加“耐得住寂寞”,踏實在自己的崗位和領域上認真積累了2、3年經驗和資歷,并已經讓自己有了一點產出,職業生涯變動不那么頻繁的人,現在可能成為了行業中更加具有競爭力的一群人。

           

          我總是在跟很多人說,要學會相信一些長遠,踏實的東西。雖然這很不容易,但最終你會發現,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

           

          如果你是一個靠譜的從業者,你最好能夠學會去判斷一家公司和一個老板是否靠譜。

           

          如前所言,這已經是一個泡沫破碎的時代,所以再指著跟著一個“踩住風口”和“炒作概念”的公司去混幾年然后就能拿走一筆錢的想法,基本已經不太能夠成立了。

           

          所以,對于一個至少有了3年以上經驗的從業者來說,我覺得你最好能夠學會判斷和甄別靠譜的公司與不靠譜的公司,靠譜的老板和不靠譜的老板,尤其是對于去創業公司而言。

           

          你可能無法完全規避創業公司會有的種種風險,但你至少可以選擇靠譜的老板。請相信我,如果跟著一個靠譜的老板,哪怕最后項目和產品掛了,你也會有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間能夠去積累起來一些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具體來說,如果你問一個老板“你為什么能在這個領域成功”,發現他的回答基本只是一些行業大勢和概念的話,這個老板八成不怎么靠譜。

           

          而如果你發現一個老板給你的回應能夠具體到他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了XX年,已經積累了XX資源,當前這個行業的產業鏈格局是怎樣怎樣的,哪個環節存在著痛點,也許可以如何解決等等,這樣的老板可能會更靠譜,更值得你跟一點。

           

          最后

           

          最后,也不妨試著看得更宏觀一點——這輪寒冬短期看雖然很悲慘,但長期看,對整個行業一定是好事。

           

          從2010年前后開始至今,其實我們所見證的,是一場“大眾創業”熱潮在國內的從興起到退潮。客觀意義上講,這是國內第一次經歷“大眾創業”熱潮的洗禮。

           

          既然是第一次,必定會伴隨著諸多不理性、不冷靜、浮躁的東西,從資本到行業到創業者再到一線從業者,莫不如是。

           

          我還記得,2011年前后我剛剛開始混跡車庫咖啡等創業咖啡館的時候,大家張嘴閉嘴都是“社交2.0”,然后,他們開始談“互聯網醫療”和“在線教育”,再后來,人們更熱衷的話題變成了“社群經濟”和“網紅經濟”,人們總是張嘴閉嘴就說“這是一個千億美金級的市場”。

           

          甚至,后來這種風氣也蔓延到了很多從業經驗尚淺的互聯網人身上,他們也可以張口閉口三句不離概念。

           

          但,就像小孩子總是經過一些摔打才會成長,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也總是只有經歷了一些泡沫破滅和低谷后才會變得更加客觀和理性。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在這輪資本寒冬里活下來的一群公司和產品,可能就真正是一些優質、有價值的公司和產品了。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能活下來的創業者們,也一定更加隱忍和潛力巨大。

           

          對于這樣一群人而言,我相信寒冬只是他們的蟄伏期而已。假以時日,他們身上必會爆發出更大的能量,而這群人得存在,也一定會讓整個行業變得更加健康、積極和理性。

           

          一個大家都不再一味熱衷于“社群經濟”、“網紅經濟”等概念,而是轉而更多思考類似“社群到底是不是一個可以被標準化和可被復制的模式?”,“存不存在一種標準的產品形態可以用于支撐它的發展?”,“它的存在,到底幫助用戶解決了什么問題?”這些核心問題的互聯網,會是我更加愿意看到的。(完)


          本文由三節課(sanjieke.com)官方出品,作者黃有璨,三節課發起人,微信公號“黃的世界”作者。                        

          三節課是首家互聯網產品主題學習社區,免費提供最系統的產品 + 運營課程學習,定期出品有深度的產品觀察 + 評論。                              

          如需轉載,請聯系三節課,并注明出處。


          婆那些事兒推廣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愛搜:ASM 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