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16手機安全報告:大數據揭秘8大手機安全風險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來源|企鵝智酷 ID:BizNext




          ▼ 50%的用戶認為自己的手機使用環境比較安全,另有21%的用戶明確表示對手機使用安全性存在擔憂,目前手機使用的整體安全性還有待提升。


          iOS系統用戶對自己的手機安全保護評價最高,安全性認可達到61.8%。


          640.jpg


          ▼ 騰訊手機管家大數據顯示,2013到2016三年的同期數據對比,手機病毒感染用戶數翻了6倍,垃圾短信數從2014到2016的兩年同期增長近50%。可見手機安全防護正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手機安全環境正在逐年惡化。



          ▼ 隨著手機病毒包的快速增長,病毒查殺次數也以千萬級的增速做出回應,但是從病毒查殺的趨勢來看,病毒防線建設的壓力在逐漸上升。



          ▼ 近些年來,大量不法分子從PC端轉移到手機端,使得手機詐騙數量激增,手機端成為網絡風險危害的高發地。


          在本次調查中,32.3%的用戶明確表示自己曾經在手機上遭受過風險危害,低線城市(四線及以下)用戶更容易遭遇手機安全危害。





          ▼ 2016年上半年,感染手機病毒的用戶超2億人次,并且呈現出逐月增長的趨勢。僅6月單月感染手機病毒的用戶數就約等于2013年整個上半年病毒感染的用戶數,手機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同期,手機病毒包每月以百萬級速度增長,上半年新增病毒包918萬。



          ▼ 支付類病毒危害大傳播廣,每月感染用戶兩百萬以上,支付類病毒包較2015年同期增長翻倍,2016年上半年新增手機支付類病毒包約32萬。



          ▼ 手機病毒遍布各個省份,危害地域涉及全國,其中華北和沿海省份是重災區,用戶中毒的比例近兩成。


          支付類的病毒,在江浙、廣東沿海等經濟發達省份傳播較廣,在北京上海等移動支付普及較好的大城市,用戶中毒比例相對更高。



          ▼ 危害手機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垃圾短信,在2016年上半年每月發送數千萬條,上億用戶不勝其擾。其中性質惡劣的詐騙短信占比11.8%,僅六月單月發送條數達到七千萬以上,嚴重危害了用戶使用手機的安全性。



          ▼ 詐騙短信每年大幅增長,屢禁不絕,2016年上半年可識別的詐騙短信近五千萬條,從每月趨勢來看,數量還在持續上漲,平均每天向用戶發送近300萬條。詐騙類型五花八門,用戶防不勝防,其中熱門節目中獎、冒充房東轉賬和賭博詐騙最為普遍。



          ▼ 沿海省份和西南地區用戶投訴垃圾短信的比例較高,反映出這些地區的垃圾短信發送頻繁,嚴重影響了用戶的手機使用體驗。


          相對而言,大城市是垃圾短信舉報最為集中的城市,除了垃圾短信發送更為密集之外,大城市用戶的識別和舉報意識更強。



          ▼ 2016年上半年標記的騷擾電話數量有所減少,但是這并不表示來自騷擾電話的手機安全危害降低,上半年標記的騷擾電話數量高達3億多條。從每月的趨勢來看,每月新標記的騷擾電話數量仍在四千萬條以上。



          ▼ 近三成的騷擾電話是詐騙電話,2016上半年每月標記的詐騙電話號碼上千萬條,意味著每月有數千萬用戶面臨詐騙的風險。還有廣告推銷,房產中介等騷擾電話,嚴重影響了用戶的日常生活。



          ▼ 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省份的用戶,舉報騷擾電話比例相對較高。


          中西部省份人口較多或者互聯網化略慢,語音通話相對頻繁,因此也是騷擾電話較為集中的區域。特別是這些省份的省會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大城市騷擾電話更為頻繁。




          ▼ 誘騙欺詐、惡意扣費、隱私獲取是用戶遇到最多的三類手機安全危害, 同時在未遭遇安全危害的用戶中也流傳較廣。


          遠程控制這類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危害手段在實際騙局中運用有限,但用戶意識度很高。



          ▼ 值得注意的是,占比高達82.8%的資費消耗類病毒,用戶感知并不明顯。此類病毒的數量大,隱蔽性很強,危害宣傳相對較少,如果用戶不是特意查詢很難發現。


          而用戶感知明顯的隱私獲取,惡意扣費等危害從病毒數量的角度來看,并不太多,只是因為危害后果明顯或宣傳廣泛才更容易被用戶識別。



          ▼ 實際遭遇過手機安全危害的用戶表示,手機軟件捆綁下載、短信鏈接、資源站是最容易遭遇手機安全危害的渠道。


          用戶對各種渠道危害廣度的感知基本與實際遭遇用戶比例一致。手機掃描二維碼這種商家推廣形式被廣大用戶認知,47%的用戶認為這種方式容易帶來安全危害,但實際通過掃描二維碼而遭遇危害的用戶只有13%,危害廣度被放大。



          ▼ 無意下載的惡意軟件與熱門節目中獎在誘騙用戶上當中并駕齊驅,成為成功率最高的誘騙手段,對于熱門節目通知中獎的騙術,用戶警覺意識還需要提升。


          木馬病毒入侵、假冒銀行、假冒熟人借錢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伎倆,用戶仍舊需要小心提防。



          ▼ 在遭受過手機安全危害的用戶中,48%用戶表示有一定的金錢損失,且多為男性。


          用戶損失的金額最集中于10元以下的小面額,其次處于51-100元,但是在1000元以上的大金額上,損失用戶的比例占到14.1%,數量不少。


          在遭遇金錢損失用戶中,人均損失為129元,一線城市用戶受騙金額最多。



          ▼ 如遭遇到手機安全危害,用戶表示會聯系相關機構,進行賬戶掛失,并向公安機關舉報,考慮最少的是“不去處理”。而在實際遭遇危害后,受害者往往只是停留在向身邊人講述宣傳,甚至是不去處理,危害實際處理方式并沒有理想中的直接、嚴厲。


          另外,“不知道如何處理” 的受害用戶達到17%,加強受害后處理方式的宣傳不可忽視。





          ▼ iOS系統因其封閉性好、用戶隱私保護度高而受到市場好評,50.6%的用戶認為iOS系統的安全性領先于其他手機系統。


          iOS系統用戶對iOS系統的認可度高達84%,值得注意的是,Android系統用戶也是認為iOS系統的安全性最為可靠。



          ▼ 僅有23.9%的iOS系統用戶遭遇過手機安全危害,而Android系統用戶有37.2%,高出iOS系統13.3%。


          相對而言,iOS系統遭遇惡意手機軟件或者木馬病毒類手機安全危害的風險更小。




          ▼ Android系統用戶遭遇手機安全危害更多來自于下載環境和系統自身的不安全因素,而iOS系統用戶卻較少因為系統因素遭遇手機安全危害,更多是因為自己使用行為不當導致的。


          從下載環境的安全性來講,iOS系統還是更勝一籌。



          ▼ 賬戶密碼較為安全的設置方式應是數字標點字母的多種組合,本次調查顯示,51%的用戶采用這種密碼設置方式。


          38%的用戶存在多賬戶共用一個密碼的情況,25歲以下人群最為嚴重,達46%;另有20%用戶使用簡單字母組合設置密碼,這在41-45歲群體中占比較高。


          請注意,21-25歲和41-45歲是手機安全危害易感人群,賬戶密碼安全設置是防護危害的首要步驟。



          ▼ 在下載軟件或者注冊網站之前,通常需要同意一些用戶協議,對這些協議,僅有22%的用戶會仔細閱讀其內容,覺得合理才注冊或下載。另有26%的用戶表示從來都不關注這些用戶協議。


          用戶協議往往關系到個人信息保護和責任條款,廣大用戶應該提升關注意識,年長用戶(45歲以上)對協議的關注度最高,仔細閱讀者占到36%。



          ▼ 72%的用戶會在手機上使用公共免費WiFi,其中,64%的用戶連接公共WiFi進行網頁瀏覽、使用社交通訊工具,7.5%的用戶還會進行網上支付,這容易給賬戶資金造成安全風險。


          21-25歲年輕群體使用公共WiFi支付比例大,容易成為支付病毒攻擊的對象。



          ▼ 現在很多商家都推出掃二維碼送優惠的活動,對于這些商家二維碼,9.2%的用戶表示“經常掃,不會考慮是否安全”。


          37%的用戶對商家二維碼“從來不掃,認為不安全” ,其中,年長群體(45歲及以上)最為謹慎,比例占到49%



          ▼ 騰訊手機管家數據顯示,電子市場是是手機病毒的最大潛伏渠道,此類病毒主要在用戶支付時發出攻擊,竊取用戶的支付賬戶信息。


          手機論壇也是病毒喜歡的藏身地,但是用戶對這個病毒渠道的感知并沒有軟件捆綁那樣明顯。



          ▼ 在手機安全危害的防護措施上,用戶最常用的是“只打開可信任的網站”、“下載手機殺毒軟件”,針對前者,iOS系統用戶使用的較多,而安卓系統手機用戶則使用后者較多。


          還有13.1%的用戶并沒有采取一定的手機安全危害防護措施,無疑這類用戶的手機安全危害風險會更高。



          ▼ 靜默刪除短信、執行反射、隱藏圖標和靜默發送短信等是2016年上半年支付病毒最主要的行為特征,不過多數特征具有隱藏性,用戶難以識別。


          但是當手機下載APP后找不到圖標,APP無法卸載,或者桌面多了自己沒有下載過的APP,以及手機惡意撥打等異常時,用戶需要提高對支付類病毒的警惕,查殺手機病毒。



          ▼ 對于整體的手機安全防護,用戶最希望手機防護技術能自動識別惡意內容;其次是減少廣告的投放,凈化手機使用環境。


          對公安機關、法律加強打擊手機詐騙犯罪上,用戶對此也寄予了較大期望。


          對于手機使用缺乏安全感的用戶,對減少廣告投放、法律加大制裁力度的呼聲較高。



          報告總結


          1. 手機安全危害種類繁多,防護升級重要且必要


          近半年,手機病毒包每月以百萬級的速度增長,手機安全危害類型花樣繁多, “技術+誘騙”的雙重配合發力,使得用戶防不勝防,手機端已代替PC端成為網絡風險危害的高發地。


          企鵝智酷調查顯示,每三個智能手機用戶里,就有一個曾遭受過手機安全危害,誘騙欺詐是用戶遭受最多的危害類型,資費消耗類病毒增速猖獗,但用戶感知不明顯,于無聲處,潛伏病毒完成對用戶的一次次攻擊,手機安全防護不得不引起重視。


          2. 手機安全危害易感人群特征


          基于手機病毒的針對多樣性,以及騙術場景覆蓋全面性,危害易感人群不再是被單一鎖定,而是具有“全民”特征;


          根據調查數據,手機安全危害易感人群特征提煉如下:


          1. “小鮮肉”與“父母輩”: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嘗鮮心理強,易信他人;40歲以上年長人群的家庭、社會關系豐富,關系網易被利用;

          2. 小城市及農村居民:防騙技術接收渠道受限,容易陷入“熟人” 騙局;

          3. 大城市的專業人員(如醫生/老師等):騙術和技術的不斷升級,“精英”亦中招,精于“效率”的人群在繁忙中要提升事件的理性審視。


          3. 安全行業協同防御成趨勢


          如遭遇安全危害,用戶表示會立即聯系機構掛失,并向公安機關反映,可實際遭遇危害后,往往不做處理,想和做之間的真空,往往給危害滋生提供了繁衍空間,用戶的安全危害打擊意識需要提升。


          智能手機使我們與世界的連接更為緊密,這意味著網絡安全的風險將不僅僅出現在智能終端,而是任何連接網絡的生態之上。構建手機安全新生態的格局,需要聯合政府、行業機構、科研院所、互聯網產業、安全產品提供商、上下游服務企業各方的力量,形成防護安全危險的強大合力。



          姑婆那些事兒推廣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news/4585.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