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馬云恩人,16年前值1300億美元,現在賤賣40億都沒人要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1.jpg

          來源|21財聞匯


          本文轉自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畢亞軍


          雅虎要死了,這次是真的。


          4月18日,無數掙扎、拯救、重生之后,這家第一個找到互聯網商業模式、第一個千億美金市值,創造了互聯網經濟奇跡的曾經偉大公司,宣布只要有人出價約40億到80億美元,就可以拿走其曾經傲視全球的互聯網核心資產。


          而目前的市場反饋是,買家最多只愿出價30億美金,對比其2000年巔峰期曾經超越1300億美金市值的輝煌,有點像是打發叫花子。


          曾以耀眼光芒照亮全球互聯網金錢和精神星空的創新先驅,即將帶著落伍者的標簽與恥辱黯然地了結自己。一個創造歷史的人就這樣被歷史干掉。


          沒人想到雅虎會那樣偉大的開始,更沒人料到它會是這樣悲慘的結局。更令人唏噓的是,從不可一世到幾乎一文不值,這出互聯網驚天慘案,它只用16年,就唱完了。


          這個曾經手握一把天牌的夢幻公司,到底是怎么玩死自己的,而且還死得這么慘?


          本來就沒那么厲害

          成功是怎么來的?這是一個事關成功能否持續的大問題。


          一個企業的成功路徑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可分為兩種:一是人的能力對成功起了決定性因素;二是天時地利、因緣際會是成功的重要前提。


          這其中的另一個普遍規律是,在一個產業從無到有,競爭有限的初始爆發里,成功往往是機會大于能力,偶然大于必然。但再往下走,競爭不斷加劇,產業從有到好,從好到差異化細分,要繼續取得成功或者捍衛成功,能力會逐漸與成功成正比,必然的東西更將主宰參與者的命運。


          雅虎快速崛起為全球網絡霸主后,很多人把它的成功等同于創始及經營團隊的英明神武,甚至認為是他們的必然能力造就了必然的雅虎。但事實并不是那樣,真正造就雅虎奇跡的更多是天時、地利與因緣際會,其創始及經營團隊不過是幸運地成為了騎在這些東西之上起飛的人。


          雅虎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偶然。創辦雅虎并不是楊致遠和費羅深思熟慮,精心謀劃的產物,而只是他們剛好發現了當時的互聯網存在信息孤島的問題,又剛好從自己的經驗中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偶然地他們就干了。


          40AD.tmp.jpg

          ▲圖:楊致遠和費羅


          雅虎的衰落其實從站上高峰的那一刻就已開始。


          那一刻開始,越來越多對互聯網有了更深刻認識,并且經過精心謀劃,深思熟慮的人,加入到互聯網的新一輪發展與布局,推動行業競爭不但加劇,產品和服務不斷差異化細分,也讓必然的能力不斷成為贏在未來的更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偶然、天時、地利中爆發的雅虎,如果不能快速補上必然的能力這一課,被淘汰出局,就已只是早晚的事。它后來的衰敗不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證明了這一點,也證明了其當初與后來的必然能力不過如此。


          李嘉誠曾說,對他而言,一場最漂亮的仗,是一場事前將得失利害計算得最清楚的仗。從這個意義上說,雅虎曾經的成功,本身就不是一場漂亮的仗。


          還有一句話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把這個德字,理解成在互聯網產業成功的必然能力,曾經那么成功的雅虎,其實是一個德不配位的人。這也是它后來衰敗的一個大前提,看懂這一點,也就知道,它的衰敗并不稀奇。


          這里面有什么教訓和啟示,我以為最重要的是兩點:


          第一,如果你的成功更多是借機遇的快速爆發而非必然的能力,你要小心,抓緊去補課哦,否則,你怎么上來的就會怎么回去。


          第二,如果你是一個有必然能力的人,要有信心去挑戰那些因為機遇飛上天的人,而不是抱怨自己當初沒機會,或者以為那個成功的家伙真的有多么厲害。


          雅虎告訴你,它可能沒那么厲害。


          看對了趨勢,押錯了方式

          很多人認為,是楊致遠和團隊沒有遠見,看錯趨勢,才導致了雅虎的敗局。作為對雅虎和楊致遠比較了解的人,我認為這種看法并不客觀。


          互聯網的大趨勢,楊致遠10年前都看到并且看準了。我2005年出版華商韜略(微信id:hstl8888)首部文獻時,曾多次深夜越洋電訪,全面、權威地報道過楊致遠和雅虎。當時,已經投資成為阿里第一大股東,堅定看好電子商務的楊致遠,曾在電商之外明確表示:社區、內容、搜索、個性化,是未來互聯網的四個戰略核心。


          這不正是這些年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嗎?


          看準了未來的趨勢,卻押錯了贏得未來的方式,才是雅虎的致命傷。


          雅虎第一個押錯的是搜索和內容的未來方式。楊致遠和費羅為了讓人們更便捷地在網上獲得想要的信息而創立雅虎,讓雅虎永遠幫助人們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最多最想要的信息,也是楊致遠和費羅對搜索與內容的長期夢想。


          楊致遠說,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三個條件:一,全面:信息十分豐富;二,世界性:可以找到全世界的有用信息;三,品牌:要讓全世界的網民都知道Yahoo!。


          他說的都是對的,但如何全面、世界性、有品牌影響?雅虎押錯了寶。


          起初的雅虎,本質上是一個內容搜索公司,他們的頁面也曾經跟今天的專業搜索引擎更類似。但走著走著,雅虎覺得依靠搜索意味著“內容還是別人的”,他們要自己掌握內容才行,于是大干快上,朝向門戶和媒體公司而去。


          進而發生了今天想來很荒唐的事:當全球互聯網加速轉向技術驅動內容甚至一切時,雅虎,這個全球互聯網霸主卻回歸傳統,將大量精力放在了人工做內容之上。


          64F1.tmp.jpg

          ▲圖:stat counter曾發布的美國各搜索網站市場份額


          于是,悲劇很快發生,技術驅動內容很快走到人工干死也干不出那么多內容的程度。雅虎這才猛然發現,谷歌那條什么都沒有的搜索框,才是幫助人們最便捷地獲得最多最想要信息的最好方式,而人們心目中尋找內容的最佳方式與品牌,也悲催地變成了那條“內容是別人的”谷歌框。


          其中,令人唏噓的還包括,雅虎不但錯誤地理解了內容及搜索的未來方式,而且還為節約搜索業務投入,拿來主義地親手培養了干死自己的內容與搜索的未來新方式——谷歌。而這種為了短期利益不惜耗子與貓同床的做法,在后來與微軟的合作中竟然還再次同樣地發生了,并異曲同工地加速了作死自己的節奏。


          即便后來眼見谷歌大行其道,雅虎開始更加注重搜索,并收購Inktomi、Overture加強搜索營銷的發展,在相當長時間內,他們也依然執迷不悟地以門戶為核心來定義內容和搜索。更戲劇和悲劇的,被雅虎收購的Overture,事實上是讓谷歌迅速崛起的付費點擊業務模式的發明人。顯然,雅虎并沒有用好這個資源和機會。


          押錯了搜索、內容的未來方式,讓雅虎輸掉了一大局。而錯過了內容、社區的未來方式,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則讓原本有機會扳回一局的雅虎,徹底葬送了自己。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在移動互聯洶涌澎湃的大潮里,雅虎既沒有自己研發出一款叫好又叫坐的大產品,也錯過了通過收購搶占移動互聯高地的機會。


          曾經,10億美元就可拿下如今3000億美元市值(Facebook)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但為了少給區區1.5億美元,他們給Facebook放了生,也掐斷如今看來是他們走出絕境的最后一個大機會。


          當然,話又說回來。依照雅虎后來的表現,即便他們收了Facebook,或許也還是一死。只不過,會多一個名叫Facebook的倒霉蛋墊背。


          講起這段歷史,還有一件事值得深思。事實上,押錯了內容、社區、搜索未來方式的,遠遠不止雅虎,而是與雅虎同期在互聯網領域獲得成功的一大批人。當不少人嘲笑雅虎押錯大寶的同時,國內眾多門戶網站和投資人其實也犯過雅虎一樣的錯誤。


          當年,李彥宏回國創辦百度,拿著他的搜索框找人投資,很多網站老板和投資人上來的第一句就是,每個網站不都已經有了搜索窗嗎,搜索都做爛了,還有什么可做的。而當馬化騰拿著QQ找到這些人時,也是100萬塊都不給,甚至被羞辱為:我分分鐘就能將聊天室改成你這個東西。


          真正發展不過才三十來年的互聯網啊,多少興衰,多少血淚,多少經驗,又有多少教訓!


          而我從中體會最深的,是兩個事情:


          第一、今天讓你成功的東西可能真的就是明天讓你失敗的原因。從雅虎的遭遇來說,它之所以敗得這么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曾經贏得那么大。


          第二、就互聯網而言,研究未來的方式是比研究趨勢更重要的事。甚至,對其他行業和產業而言,也同樣如此。


          人類的需求從趨勢來說,幾千年都沒什么大變化,無外乎是吃穿住行,飽暖情欲,更好的,更好的。但滿足需求的方式卻是一直在變化著,而且變得越來越快。


          雅虎以及眾多曾經那么成功最后那么失敗的人,給人最大的啟示是:你看對了需求的趨勢,還要看對需求會以什么方式出來才行。


          同樣重要的一個經驗是:如果你是一個行業的領導者,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和你同樣方式甚至同在一個行業的人,而是那些和你不一樣,不同行,但卻以不同新方式要來滿足你所滿足的需求的人。


          對于動輒要挑戰巨頭、顛覆產業,成就偉大的人而言,如果你的產品和服務方式,和你想要顛覆的對象比,并沒有本質的不同,你要成功或許可以有,但要顛覆產業,成就偉大,我看還是算了吧。


          比如,講一大堆玄妙的東西,最后給出來的不過是一個更便宜的手機,一臺更便宜的電視,這很可能不是顛覆,而是自己作死還不夠,還要拉一彎彎的人來墊背,對產業進步一點狗屁意義都沒有。


          而所謂的以發展眼光看問題,所謂的戰略思維,這個發展的眼光,這個戰略的著眼點,也不應只是局限在發展的規模大小,更要注意發展方式的變態與變異。


          看到了社區、內容、搜索、個性化會繼續爆發式大發展的雅虎,要是早早看到Facebook的方式,Google 的方式才是未來,或許就不會有今天。


          而Facebook、Google現在的方式也總會被新的方式取代的,要是他們不能成為那個新方式的主人,雅虎也一定會在歷史中等到與他們的團聚。


          不會做一個優秀的失敗者

          如果能做一個優秀的失敗者,即便錯過成為谷歌的機會、即便錯過買下Facebook的機會,雅虎也不至于淪落到今天仿若喪家犬的悲催。


          10多年觀察商業江湖下來,我得出的一個經驗是,很多人在成功之后都會得上一種“成功病”,而且越容易獲得成功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越是成功得大、成功得快的人,尤其是很快當上老大的人越容易得這種病。


          這種病的顯著病癥是:已經落后甚至失敗了,卻繼續沉醉在我是老大的路數里,繼續按一個老大的思維和路數去解決問題,試圖把當年雄風找回來。某些病得嚴重的,還會被失敗打蒙圈,氣急敗壞,把自己的失敗歸結于他人,走上不做好自己而較勁別人,像輸紅眼的賭徒,自亂陣腳,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境地,想要繼續賭大贏大,但最終越輸越大,不但昔日雄風找不回,反倒身家性命都丟掉。


          而一個優秀的失敗者,則會面對現實,實事求是、站在落后和老二、老小的位置,客觀理智地分析利弊,然后以重新開始,甚至從零開始的胸懷和視野,從長計議,重新規劃,重新來過。做不回老大,穩住老二,老二也穩不住,那就留得青山在,放下身段,做個小但做得好,留條命,活下去,等風再起,王者歸來,也是有希望的。


          雅虎敗到性命都要留不住的這么慘烈,很大程度上正是這個做不得小,也不會做小的“成功病”的使然。縱觀它處于落后狀態之后采取的策略,很多都不是一個優秀失敗者,一個活下來最重要的人應有的表現。


          你可以看到,它已經淪落為小弟了,但直到最后,都還在以老大的心態和姿態,財大氣粗,橫沖直撞,不斷十億、幾十億美元去并購,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腫臉充胖子,不切實際,最終走到今天這個慘樣子。


          相反,如果它當初能面對現實,調低目標,放下身段,實事求是,以退為進,重新定位,瞄準一個有前景的未來聚焦,壯士斷臂,畢其功于一役,憑其品牌、資源、團隊,哪怕是跟自己的很多中國學生學習,也會比今天劃算多少倍。


          要知道,網易今天的市值還超過200億美金呢,幾乎是雅虎互聯網資產(不含阿里股權價值,而16年前它值1300億美元,也只是互聯網資產)的10倍。


          老大沒爭回來,老二更沒戲,最后連安身立命也不行了。這里面,當然有過去的成功留下的包袱對其綁架太深的客觀原因,但其主觀上我是老大,我是領袖,我怎么能像小公司那么干的成功病心態,恐怕才是最大的障礙。


          拿得起,放得下,勝不驕,敗不餒,是我們經常講的話。但真正遇到問題,尤其從云端墜落平陽之后,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這看起來是個心態問題,虛無縹緲,但卻是導致甚至主導現實世界的一個實實在在的要害,各級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真是萬萬要小心。


          而這一點,對那些當慣了績優生的人而言,尤其是重要。什么日子都能過,什么日子都能往好處過,顯然比聚光燈下侃侃而談,鮮花掌聲中優雅得體更重要。


          雅虎的衰落,當然不只這些原因。創始人的領導力和個性,走馬燈式的經理人,甚至在所有巨頭級互聯網公司中,最近10來年的雅虎,基本上是唯一一個沒有真正主人的公司等等,都是問題,一連串的問題。也有人說,楊致遠當年拒絕賣給微軟是個錯誤。這看怎么看,如果焦點是如何讓事業持續,“兒子”都改姓了,還討論“兒子”賣得貴與賤,似乎不是應有之意。


          甚至,我個人還認為,就算一切都對,這些可能都只占50%的原因。那剩下的50%叫運氣。


          比如,收購谷歌,收購Facebook,那一念不成導致的天壤之別里,又有多少不是偶然和運氣的因呢? 


          而這么多的原因,我卻特別強調上述這三個,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我總有種預感,導致雅虎衰敗的這三大原因,即將在中國企業界集中爆發。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30多年的時間,把閉關鎖國,落后挨打幾百年欠下(也是攢下)的發展和財富機遇飛速釋放,造就了一大批風口飛上天的成功者。


          當這種釋放在今天已然是無法繼續,創業和產業正如雅虎當年面臨的互聯網環境,我們有多少像雅虎一樣快速成功的人,會像雅虎一樣往下掉?我的估計是,不少。


          雅虎的故事,是一個壞故事,更是一個好故事。這個故事,值得好好讀。


          姑婆那些事兒ios快速審核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