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辛超:一個不知名產品經理如何用微信公眾號聚集3000產品經理小白?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0.webp.jpg

           來源 | 獵掌門


          辛超 XINCHAO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現任汽車報價產品「車歐歐」產品經理,擅長產品設計與運營,《分享經濟—重構商業模式的九個關鍵點》暢銷書作者。



          約采訪之前,小編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上看到一篇關于如何通過自我學習快速了解一個陌生行業的文章,文章把學習方法說的通俗易懂且實用,一看就是兼具理論基礎與實干精神的實力派,所以特意注意了下作者信息,并與作者取得了聯系。在簡單聊過之后就決定要去深入了解一下這位實力派,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


          職業經歷


          我是90后,但是我的職業生涯還挺曲折的,從SEO到傳媒公司策劃,再到合伙創業、后又轉行產品經理,現在我還自己寫書,從行業到職業,實現了多維度、多角色的轉換,不算特別成功,但可以說的東西還蠻多的。


          19歲中專畢業就跑去實習工作了,那會上班比較傻,沒想那么多,一邊玩一邊干,就是做SEO,優化一家公司的關鍵詞,工資只有一千多。后來從那個公司走后,自己也有一些思考,覺得SEO這一塊是有瓶頸的,百度會將首頁很大區域都交給鳳巢系統,也就是他的競價排名,而且這方面的權重只會會越來越大,而SEO則會呈現出頹勢。


          于是在一些機緣巧合下去了一家創業型的新媒體廣告公司去做了文案策劃,在那里學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關于市場分析,競品分析,用戶分析,品牌定位,文案撰寫技巧等等。后來就開始負責給公司的新客戶寫策劃方案,包括新媒體推廣方案、整合營銷方案之類,那時候主要以微博為主。


          對于平時的學習以看經典的營銷或商業類書為主,其次就是多看一些做的優秀的新媒體賬號都是怎么運營和撰寫文案的。,記得那會兒讀的書包括《定位》、《營銷管理》《長尾理論》《廣告學》等等;然后平時也會到網上查資料。商業和運營的知識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點點開始累積起來的。


          特別慘的是我們這個創業公司最后因為沒有了客戶,面臨倒閉關門,從這家公司出來后就進入了藍色光標,是一個更大的平臺。那時候給搜狗手機輸入法、QQ輸入法、海爾這樣的客戶做微博日常的維護和策劃活動。經歷了兩家新媒體策劃公司,收獲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那會兒微博還特別火,幾乎所有私企都要開微博,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開微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跟現在大家都一窩蜂的要開公眾號是一樣。而且他們有一個觀點感覺一直沒變,就是我投傳統廣告,我需要交很多錢的,現在我開一個微博,開一個公眾號不要錢,干嘛不做呢?事實上很多媒體夸大了“新媒體”這個工具的作用,新媒體其實能做到的只是對外輸出品牌信息,或者跟你用戶互動的一個地方。它并不能給你帶來巨大的、量化的商業價值,但是傳統公司就是有一種要用一塊錢換100萬的思維。比如說他雇傭了一個人去做新媒體運營,他可能心里想這么多人都做起來了,我為什么做不起來,我雇了一個人,花了6千多塊錢,給我寫文案、做策劃,你一定要把這個東西給我做上。老板看的是粉絲量、是互動率,才不管你別的,其實明白的人都知道,那些做的特別好的新媒體賬號,哪一個不是投入了特別多的人力和財力的。而且我覺得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可以或有必要去做新媒體的。比如說做鋼材的,做充電寶的,做椅子的,你們確定你們不好好做生意來這里做新媒體策劃就能得到回報嗎?


          其實很多公司和品牌都是外圍火起來了之后,自然而然它做新媒體就火了。新媒體推廣,只是眾多推廣環節中的一環而已,不要把他當做火起來的必然工具。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新媒體的火爆,做過這行的人都知道,到底有多少水份在里面的,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中,有時候總讓我覺得缺乏了某種成就感。這時候恰好有朋友說一塊創業,就心動了從公司離職一起創業做一款APP,正式走上了產品經理這條路。
          產品經理看似沒有門檻,想要做好卻非常有難度,因為它需要你懂得東西特別多。你要懂市場,你要知道怎么做數據分析,怎么做用戶運營,要懂技術、懂交互,要懂得項目管理等等。這么多東西擺在這里,一般新人都會發懵,不知道從哪開始學。我開始也不知道在哪學,只能是在網上看別人的經驗帖,就一點點摸索,不過跟很多創業公司一樣,我們的傳說中的創業公司,在掙扎了半年之后就翻船了。


          開微信公眾號


          ?初衷


          我決定開微信公眾號是在我進了一個做社區O2O平臺的創業公司之后,當時在找工作時,就想這次一定要找一個能帶我做產品的人。 幸運的是在這家公司真的遇到了很好的領導也是我第一產品老師,她原來是聚美優品的產品經理,我覺得挺不錯的,能力很強,就一直跟著她學習并且繼續自學。


          這時候就開始想自己做一個公眾號,我當時的定位就是分享一個產品新人所看到的、學到的東西,這個公眾號面向的都是產品新人,而且我也知道這群人想看什么,因為我自己也是這類人中的一員。。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想特別多,就是想記錄一下我做產品的這段生活,把自己學習的過程分享出去。


          其實做公眾號思路很簡單,就是找準定位,找準人群,規劃好內容,就這三點。最后就是內容出來之后,如何推廣內容讓更多人看到,沒有特別多的東西。所以那會兒我想我既然知道要做什么,人群是什么,那就開始干唄,就開始想名字,想到了“記錄”,然后想到了筆記,再加上產品經理的英文縮寫,所以最后就決定叫PM note了。


          ?內容


          最開始一兩個月,寫一篇東西,自己看還行,但是內行一看就知道有很多問題。所以我現在也不建議產品新人自己寫東西,因為很容易會陷入自身看待事情的局限性,就是剛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覺得它是它,你在學習一段時間之后,你再看它,它可能不是那個它了。還是需要有一定積累和沉淀之后,再去干這件事情。所以前半年的時間,我都是轉載內容。轉載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天一篇,一般都是晚上找內容,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很多公眾號會一下推很多內容,覺得我內容多了,用戶就喜歡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你想想,現在這個時代就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而且轉載的內容如果你有的別人也有,那數量上并不是你取勝的法寶。我就是喜歡一次推一篇,這樣也不會耗費多少精力,還能把內容做精。


          我平時的習慣是看一些優秀的產品經理寫的這些東西,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就把它記錄下來,然后開始編輯這篇文章把它發出去,困惑的點,也把它發出去。我也偶爾在知乎上搜索,記得有一個問題是APP產品經理跟WEB產品經理有什么區別,我看了之后覺得感觸頗深,所以把這篇內容做成微信文章,改了一下標題發出去。那會兒平均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就200、300,那篇文章的閱讀量上了一千。


          我偶爾也會去追追熱點,比如當初支付寶剛出6.0版本的時候,改的跟微信一模一樣。事情發生后的的第當天,就去找了一些相關的內容,然后立馬去更新,隨便發到幾個微信群中就能吸引到很多粉絲,還是挺有效果的。


          平常會搜集一些比較好的產品經理的博客和產品經理的網站,最開始都會漫無目的去看,通篇都看,好多人覺得這樣沒用,就是覺得跟我沒關系,我為什么要看。其實這是一個最基礎的事情,瀏覽可以留下一個大致印象,即便你現在用不上,之后可能也會用的到。這是一個廣泛學習的過程,當突然有一天我的工作中用到了這些東西,你也能很快的想起在什么地方看過類似的一種解決方案和方法論,當我發現這篇文章解決了我的問題之后,我就覺得這個文章對其他人或許也會有幫助,于是就把這些內容編輯成了微信文章發出來。


          在積累了半年的經驗之后,我就開始自己寫東西了,寫的基本上都是我在工作中犯過的錯誤,因為我覺得別人可能也會犯這些錯誤,在犯錯之后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說我寫過一篇關于API接口的文章,在工作中我不懂接口是什么,犯了些錯誤。于是在網上找了很多資料,發現很多都是站在技術角度來寫的,圍繞技術來看API接口是什么,用了一種特別技術的方式來告訴你接口到底是什么,非技術人員肯定看不懂。我就在想作為一個產品人,能不能用產品的方式,告訴產品人接口到底是什么?因為做產品的人肯定都會面對接口的問題,所以那時候我就找到了一個角度,用一個特別小白的角度,而且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清楚到底什么是接口,反響還不錯。這也奠定了我自己的寫作方式,就是大白話,源于我在進入產品汪這個行業后,在學習過程中也看了很多人寫的文章,有的我真的看不懂寫的太“專業”了。這樣的專業的角度也許很多入行一年的人看起來干貨滿滿,但是作為新人真的沒法看,所以我發現這也許是寫產品方面經驗文章的一種差異化寫作方法。于是一種用這樣的方式寫了很多篇,而且有一段新媒體運營工作經驗的我,對于文章的標題有時候也能起的很吸引人,不能說是傳說中的標題黨,也可以說靠好的標題能夠吸引人來關注優質的內容。


          ?推廣


          做產品經理不久后我報了一個產品經理的沙龍活動,認識很多同樣做產品經理的新人,然后就加入好多產品經理的群。跟我一樣的產品新人也都會在里面,他們正好是我的公眾號面對的受眾人群。這些產品經理的群就是我文章推廣的第一個渠道。


          做公眾號初衷簡單的我,對于增長粉絲這件事并不是特別的看重,只是把他當做一種更新的目標,并沒有以粉絲數量為生命,所以我平時的推廣方式也特別簡單,在轉載的時期,幾乎每天都更新文章,一直關注我公眾號的人都知道,我一般都是每天中午12點10分的時候會發東西。


          為什么是這個時間點呢?因為我觀察到有一個特別普遍的現象,很多上班族中午休息時,會一邊吃飯一邊拿手機看東西,在我認識的人里,就有大概60%都是這個情況,那我在這個時候給你推消息過來,你在微信上看到訂閱號推東西,就會看到。我當時加了好多QQ群,20個產品經理的QQ群,中午會有一個廣告時間,大家都在吃飯,我這會發,可能沒有人回復也沒有人看到,但是也沒有人說話,這就代表了你的文章能在最后一條留的時間很長。大家都去吃飯的時間點是比較好的,有時候12點10分微信公眾號上發了,過一會兒我發到qq群里了,到12點45都沒有人說話,這條信息要留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很多人都在看這個東西。


          發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不是把內容粘過來就行了。在QQ群里要有一種討論的態度去跟別人交流,比如說我發了APP跟WEB產品有什么區別,就拋出一個問題讓大家來討論,大家覺得WEB和APP的產品經理有什么區別,周圍人有沒有這么問過你?你把這些文章加上討論的話題發到群里的時候,就會有人來互動。互動的時候,就會有人來關注這個話題,然后就會有人來反饋這個文章到底寫的好不好。不好的點你跟他去討論,好的點你去贊同,這個人就會成為你的粉絲。很多人就是發內容,不去做互動的東西。他覺得我把內容推給你夠了,然后你去看就好了,這種很容易被群主踢掉。要抱著一種分享的精神來推廣你的內容,而且你自己也要相信,你的內容對大家來說一定是有用的。大家來交流這個東西那被踢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活動運營


          粉絲量上來之后就開始在公眾號里做活動,我覺得活動特別好玩。原來在廣告公司甲方覺得你活動跟他們的產品沒關系都不愿意做,所以有了自己的公號后可以做各種原來想做卻沒有實施的活動。


          我做的第一個活動形式是這樣的,就是要求用戶用語音告訴我“在你眼中的產品經理是什么?”為了讓人感覺有人參與,我也怕冷場啊,就找了公司很多人錄音,然后把這些錄音串起來,第二天發出去。但是那天我發現微信的后臺并沒有其他人參加,除了我找的那些人,就沒人參加了,失敗的第一次。


          不過很快我又想到了一個好玩的活動,第二次做了一個圖書漂流的活動,我那會開始關注共享經濟,還寫了一本關于共享經濟的書,最近就會上架銷售了。那時我手頭有很多閑置的書,因為工作太忙,還有自己的拖延癥問題,有些書買了就沒有看過,于是我想既然這些書閑置了,干嘛不把他分享給別人呢?但是單純的分享又太沒新意,于是想到了我不讀書的原因,順著這個原因慢慢把活動的規則弄出來。其實這次活動就是用戶留言告訴我,你為什么要這本書,然后我郵寄給你,郵費我自己付。一個月之后,用戶讀完了,寫一篇筆記發給我,再把書寄回來。每個人多少都有一點拖延癥,書非借不讀,因為借的要還回去。


          活動發出之后很多人給我留言說這個活動非常好,想讓我繼續把活動做下去,還不時會有人來詢問我下次活動何時開始,不過因為書的數量有限,所以能玩的人就那么多不過在第二次做活動的時候,有一個老師說如果需要書的話,他可以提供給我,讓我去做這個活動,目前正在籌備第三次活動中。這個活動不求傳播量多少,只求玩的開心,把想到的好點子都實施一下。


          ?對社群的思考


          我的公眾號一直沒有建立社群,現在好多人都說要做社群,其實真的挺難做的。我覺得能做社群真的很厲害,很多微信群都是廢的,到后來都變成了廣告群。有人在后臺問過我咱們這個公眾號有微信群嗎,我一直說還沒有,再等等,其實是我一直沒有想通社群到底要怎么做,所以我就沒有做。


          不過最近我想到了一個好玩的東西,我之后可能會做贈書或是漂流書的活動,我希望我和關注我的人一起來完成一次“快閃群”這就是PMnote的社群。快閃就是有一幫人聚到一起干一件事兒,做完就散了。如果你讓我長期經營一個群,我可能真的玩不好,最后就變成垃圾我覺得特別可惜。


          我做活動沒什么功利心,只求大家玩的開心,我的書送或借出去之后,我希望看到的是有人因為這本書而獲得知識,然后把這些知識在這個群里分享出來,這就是我做這個群的目的。還有我覺得人多不是很好的事情,很多人都喜歡建個500人群,200人群,我就喜歡比較簡單的東西,我覺得我們身邊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有節制的,不管現在是做產品功能,還是微信的訂閱號的內容、推送,我覺得都給人帶來了過多的信息,讓人難以負荷。


          所以我預想的是,我把書分享給一個用戶,用戶可以拉一個人進來,那我可能會分享10本書,群里就有20個人了,人很少,大家來討論的話題是唯一的,就是聽那個讀完書的人,把讀書的感受告訴剩下的19個人,然后這個群立刻解散,因為保留這個群一點意義都沒有,很多群主的想法是大家每天都會討論問題,事實是不可能的。大家只會把它當一個沒有用的群,或者是發廣告的群,既然是這樣,就散了,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因為公眾號,我聚集了一批人,他們因為產品或者我的文章聚合在一起,愿意主動獲取知識的人我都覺得是很善良的人,在這我有什么開心有趣的想法,都可以去實踐,都會有人跟我互動,我玩的開心,我的用戶有收獲,我的目的就達到了。這就是我做PMnote這個公眾號的目的,至于是否會成為IP或品牌,那都是順其自然的事。


          我今天還跟朋友說,做好今天的事,明天就會有收獲。別擔心。

           

           


          姑婆那些事兒ios快速審核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