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孫凌丨用戶運營冷啟動的幾點反思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W020160218388024101547.jpg

          來源丨創業者孫凌

          作者丨孫凌



          我來到新公司近五個月時間,關于商務、渠道、新媒體方面都有所建樹,但產品運營方面卻不能讓自己滿意,最近一周都在反思用戶運營的策略。而這一周與業內同行的交流發現,關于產品的冷啟動很多團隊其實都有較大的迷茫,在此與大家分享本周的個人心得。


          提前值得說明下,雖然筆者曾運營過電商類產品,工具類產品,但目前正在做的為一款社交(區)類產品的運營工作,因此接下來聊的內容會以社交(區)類產品的運營為主,此類產品的用戶運營為重中之重,且冷啟動階段尤為重要。我們經常會遇到以下問題,產品開發出來了,需要種子用戶,但這些種子用戶不知道上哪去尋找;產品的用戶越來越多,卻一個也不認識,無法了解用戶對于產品的看法;總覺得社區里挖掘不到高質量的用戶,無法培養出KOL。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先看看知乎、新浪微博等產品是如何做的。


          知乎


          先向專業人士發邀請碼,“全封閉”后再開放注冊


          知乎創始人周源最開始采用的是“殺熟”策略,發郵件邀請好友。2010年上線的前兩個星期,他們就邀請到大約200位用戶,多數是創始團隊的朋友或同事,幾乎全部來自IT創業圈,其中有不少媒體人或行業評論員,這個小圈子開始“互問互答”。但外界很難拿到邀請碼,它在初始階段幾乎是全封閉的。


          當知乎一點點開放注冊,直到用戶數量達到2000人的時候,便出現了雷軍、李開復等IT名人,他們貢獻了各種高質量的回答;他們也因為社區的純潔性,首選知乎作為發聲平臺。知乎在發展頭兩年,一直用邀請注冊的方式維護社區的專業性,由此形成了第一批種子用戶。直到2013年3月開放注冊后,知乎才在更廣的話題領域有了較大發展。


          發邀請碼的做法也被不少創業團隊在使用。比如一個名為“泡面吧”的跟隨式在線編程教學網站(類似“Codecademy”),他們主要在相關論壇尋找種子用戶,首次內測階段的邀請碼只有500個,但隨后因需求旺盛,迅速增加到2000個、4000個……


          來往


          馬云強推,員工人人要出力


          雖然現在已看不到來往的身影,但來往的冷啟動案例,仍然值得學習。阿里巴巴這家國內首位的互聯網公司,其推出的來往卻一直在苦苦找尋微信陰影下的發展路線,特別是來往積攢第一批用戶的故事,讓人看到就算是巨頭也不是做什么都那么容易。2013年10月一天,馬云在公司內網中就來往就公開表態,呼吁阿里巴巴員工成為來往產品推廣員的文章,并把來往挑戰微信比喻為一場“戰爭”,他下達了死命令——阿里人11月底前不到100個公司外面的來往用戶,視同放棄紅包。“當然有100+未必有紅包,沒有100個是肯定沒有紅包。”
          在這種量級的鞭策下,這兩天,阿里員工們在微博、QQ、微信和朋友圈里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攬客”的群眾運動。


          當然,這種由上至下定指標的推廣方針并非馬云獨創。國外的LinkedIn在尋找種子用戶階段,創業團隊每人都有50個指標,在線下邀請高素質的商務用戶,CEO則負責100個。


          MySpace和豆瓣


          從“文藝”的角度入手,聚合效應


          有人認為MySpace上線后,立刻通過病毒式傳播迅速增長用戶群,但實事并非如此。其第一批用戶是創始人的線下的樂隊資源,最初積累的是他們的粉絲用戶。


          其實,從充滿文藝氣息的小眾的用戶群入手在中國也有一個案例。比如豆瓣就從書籍入手得到了第一批用戶。這一批用戶可以算是“品味略高”,不僅可以貢獻更高質量的內容,也讓豆瓣圍繞著書籍、文藝、清新等標簽逐漸增強吸引力范圍。


          新浪微博


          高價邀請大V入駐


          新浪博客發展初期通過媒體關系拉攏到了大批意見領袖、知名人士尤其是娛樂圈明星開通博客撰寫博文,甚至開出高價稿酬,其它門戶紛紛效仿。而這一幕在微博時代又重演了。新浪微博快速活躍的原因,與大量的明星大V入駐有不可分離的關系。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基本可以得到以下幾點感悟:


          運營比產品先行


          在這里可以順便回答一個業內討論較多的問題,運營應該在產品的哪個階段介入?以強運營的產品而言,我個人認為在產品尚未開始開發之時,運營就應該開始介入。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傳統行業是先有市場需求,再有產品。而互聯網創業則是可以沒有市場需求,可以沒有產品,但只要能抓住一部分目標用戶,市場需求就一定能夠被挖掘。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虛構的設想,抓住目標用戶,拉出一個社群,而這批用戶將會成為未來產品的中流砥柱。


          運營循序漸進


          關于用戶運營,實際上就是維護好用戶,需要跟用戶區交流感情,因此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把握好節奏。筆者10年下半年曾參與過小米團隊的校園運營工作,而小米的BB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記得其前100位玩機達人都是從一個個論壇里挖掘的,逐一進行引入培養。因此初創團隊在去尋找種子,核心類的用戶時,一定要控制好速度,慢慢來,一個一個找,一個一個談。在情感充分交流,友誼真正建立之后,再去給予一定的授權,這樣的種子用戶,才是真正能對你的產品初期推廣起到作用的人。


          合理的使用運營手段


          對于產品而言,有時更樂意看到用戶的反饋,想要知道用戶會如何使用我們的產品從而進行修正。而運營的角度而言,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主動干預引導用戶,用活動,內容,服務等等不斷的去刺激他們、驅動他們,使其往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尤其對于有潛力的用戶進行快速的培養和助推,讓他們輸出優質的內容、活動,或者作為連接點串聯起其他用戶。


          以上三點為個人這段時間的感悟,在產品運營的早期階段,我們可以學習各類成功產品的案例,走出自己的道路,依靠人工,通過社群進行用戶運營,從而達到冷啟動的目的。


          姑婆那些事兒ios快速審核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謝謝!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