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關閉朋友圈的一年多里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640.webp.jpg

          來源丨簡書

          作者丨公子若


          本文作者子若,做過管理咨詢,創過業。關愛大學生成長,告訴你這個世界的殘酷,也告訴你如何愛這個世界。公眾號:ZRwriting

          其實有或沒有朋友圈,你都可以活得很精彩,你都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微信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曾經的我們還能用它單純的聊聊天,而現在你一找我,不是投票就是點贊、轉發朋友圈、關注公眾號、掃描二維碼、要紅包、測試我還是不是你的好友,要不就是你的校園卡又丟了。”


          發朋友圈的意義是什么?有偽心理學家的觀點認為:“一個人在朋友圈上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失什么。”我不同意,因為秀恩愛的人不缺愛,曬自拍的人也不缺顏,真正缺失的人其實是連炫耀的機會都沒有的。


          朋友圈的意義就是一個發布信息的平臺,一方面是滿足自己分享成就的喜悅感,讓這種喜悅感在共鳴的過程中被放大。另一方面是去塑造一個你希望被他人認知的形象,從而達到一定的目的。例如近年來興起的PUA(撩妹)文化,甚至推出了指導挫男們如何打理朋友圈的服務。


          于是朋友圈就成了一片蕓蕓眾生的浮世繪,有人秀恩愛,有人曬自拍,有人指點江山,有人無病呻吟,大家都紛紛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你在這當中走馬觀花,時而歡笑時而怒罵,時而評論時而點贊,與這個世界形成了“互動”。

          我想,這大概就是尼爾·波茲曼在書中所說的“娛樂至死”,在娛樂泛濫的時代里,從電視到社交網絡,創造出的碎片化、無意義的世界,我們通過它獲得短暫愉悅的同時也沉溺其中,被娛樂得麻木不仁。


          “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大約在一年半以前的時候,我去到各地高校演講,于是微信好友數量開始激增,朋友圈的信息量也開始變得龐雜,而其中大部分的信息是我不需要去知道的。我發現自控力不足的人們在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往往會忍不住刷一下朋友圈。雖然每次刷朋友圈也就那么幾分鐘,但是它把你整塊的時間碎片化了,不僅浪費了時間,更重要的是分散了精力。


          于是我便做出了這個“斷舍離”的決定——關閉朋友圈。


          我理解的關閉朋友圈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不看別人的朋友圈,一種是不讓別人看自己的朋友圈。這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關閉了朋友圈信息輸入的渠道,一心圣賢;后者是關閉了朋友圈信息輸出的渠道,大隱于世。對于我個人來說,因為個人工作的緣故我還需要輸出自己的個人品牌。所以我選擇的是前者——只發不看。


          在關閉朋友圈的一年多里,我開始重新審視信息的意義,以及交友的觀念,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觸。

          1.信息雙刃劍,咫尺卻天涯


          信息的泛濫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駕馭不好就是一場災難。信息是一把雙刃劍,在這樣鋪天蓋地的朋友圈信息中,我們到底獲得了什么?看到了朋友塑造的形象,恐怕這不是真實的一面;學習許多知識,例如毫無科學依據的養生理論;獲取最新訊息,又有多少是你需要知道的呢?據我的觀察而言,大部分是在浪費時間。這種快餐化的信息,它就像一種精神鴉片,沒有太多的營養成分,卻又能讓你沉溺在這種短暫的愉悅當中難以自拔。

          而一個人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信息的過載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剝奪了應當在我們在自己的領域上深耕的時間。

          它的另一個壞處是,當缺乏足夠的判斷力的情況下,人們難以把握正確的方向。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寫到,

          “群體在智力上是低于獨立的個人的”,“群體對個人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可以讓一個守財奴變得揮霍無度,把懷疑論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實人變成罪犯,把懦夫變成豪杰。”


          朋友圈里往往充斥著不同目的的信息,讓我們在判斷的過程中疲于奔命。所以相比之下,選擇幾個有價值的信息渠道,也比漫無目的刷朋友圈有意義得多,這樣既能獲得高質量的文章,也不會在信息的取舍中里迷失方向。

          社交網絡讓信息的傳遞變得咫尺,心卻依然在天涯。科技的進步,從電話的發明到社交軟件的普及,讓我們可以在須臾之間感受世界的瞬息萬變,而這樣的便利卻并沒有讓我們的情感更加深厚。“以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過去的信息傳遞雖然沒有當今那么便利,卻讓人們在等待的過程中自然拉長了情愫的積蓄,才醞釀出了最深沉的情感。社交網絡雖然縮短了空間的距離,卻難再有“家書抵萬金”的彌足珍貴,“云中誰寄錦書來”的翹首以盼。

          2.告別碎片化,建立系統性

          關閉朋友圈之后,剛開始很不適應,我也有過無數次想要重啟朋友圈的沖動,因為總是在擔心自己會錯過了什么重要信息,但細想好像確實并沒有什么非知不可的信息。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就徹底習慣了告別朋友圈的生活,預計將來也不會再打開這個功能。

          知識的學習需要系統性,而非碎片化的信息。

          朋友圈也好、微博也罷,都是互聯網碎片化信息的載體,這些信息往往都淺嘗輒止、經不起推敲;即便是遇上了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這種碎片化的獲取信息的方式猶如管中窺豹,不能得其全貌。學習知識需要建立系統性,要選擇正確的學習材料,然后投入整塊的時間和精力,深度比廣度更加重要。

          合零為整,管理你的碎片時間。

          關閉了朋友圈之后,最大的感觸就是時間多了。我會在包里隨時放本書,手機里面存一些TED的視頻、有聲讀物等等,用那些曾經用來刷朋友圈的碎片時間去有針對性的讀書、看有價值的文章、聽線上講座、關心身邊的朋友等等;工作和學習的時候也更加專注了,沒有了朋友圈的牽掛后,分心的機會也就大大減少;業余時間,我甚至開始練習書法,學習繪畫,偶爾自己寫寫公眾號文章。這些事情對我的改變都是巨大的,讓我接觸了很多以前沒有時間接觸的領域,這些都是遠比刷朋友圈有意義得多的事情。

          3.關了朋友圈,朋友就有了

          我一直提倡一種精簡社交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的點贊之交,也沒那么多的精力去維系。所謂人脈,并不是你認識誰,而是你能和誰進行等價值的交換,所以人脈不取決與你認識什么人,而是取決于你能給別人帶來多少的價值。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所以關朋友圈意思當然不是閉關鎖國,而是讓你的精力更加的專注在那些你所需要關注的人或事上面。

          關了朋友圈后,心思自然就放在了那些真心交好的朋友上。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不需要用客套的點贊去讓對方多看我一眼,千方百計都不如直接發信息的真心關懷。我也會定期的點開我所關心的人的朋友圈,了解他們的最新動態,然后用心寫下每一條關心和祝福,這樣既不浪費太多時間,也能達到關懷的目的。

          4.桃李自芬芳,知己在心中

          有人說不關朋友圈的目的是為了維系朋友之間的感情,其實維系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關鍵還是要用心,朋友圈只不過是一個工具罷了。

          古人沒有朋友圈,更沒有微信和微博,他們的感情一樣千古流傳。

          一直很喜歡《世說新語》里“雪夜訪戴”的故事,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夜里天降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月下獨斟,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分外想念遠在曹娥江上游剡縣的好友戴逵,于是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一夜風雪,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原路返回。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乘興而行,興盡而返”。桃李的芬芳無需多言,舉頭三尺自有神明;知己的相遇不在人海,相隔千里仍在心中。所以,又何必見“戴”?

          其實關不關朋友圈都不必太較真,也沒什么值得驕傲的,這只是一種與碎片化抗爭的決心,是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利用科技帶來的便利,更好地獲取信息和關心朋友,而不是在科技的浪潮里迷失方向。

          其實有或沒有朋友圈,你都可以活得很精彩,你都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姑婆那些事兒ios快速審核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謝謝!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