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 | 關于活動的三個小問題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09360CG3-0.jpg

          來源丨張記雜貨鋪

          作者丨張亮-leo



          今天我們來聊幾個問題。

          1、活動的頻次問題。是不是活動開展的越頻繁越好。

          2、結構化思維對于活動常態化的作用。

          3、運營在活動方面對于產品及開發的需求和實現的層次。

           

          一、活動頻次

           

          首先,活動頻率是不是越高越好,是不是開展的越頻繁越好呢?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活動運營的定義:

          通過組織活動短期提升指標的運營手段。


          這里的關鍵詞是:

          短期與指標提升


          活動是短期的,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活動的活動周期最好不要超過2周,一旦超過2周,活動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事實上,這個時長,完全是由短期提升指標的需求所決定的。


          什么情況下會做活動?


          1、產品剛上線,大規模的拉新

          2、迭代之后,大規模的提升某一個功能的使用數量

          3、利用假日等節點,集中促進用戶的活躍及消費


          1和3其實和市場占有率相關,2和用戶習慣培養相關。


          對于老板們來說,如果你的活動成本可控,每次都能以一個比較低的均價帶來比較多的用戶,那么老板們自然希望你能頻繁的做活動,因此只要活動一直在線,用戶就會一直來。


          但是,如果活動成本失控,拉動單個用戶行為的成本過高,老板們自然不希望你頻繁做活動,因為雖然活動一直在線,但對于指標的幫助很小,對于成本來說就很浪費。


          所以,很簡單的答案是,活動并不是做的越頻繁越好。


          衡量是否需要頻繁做活動的指征有以下一些:


          1、活動效果立竿見影或不做活動相關指標無法得到提升

          2、活動成本低且可控

          3、開發周期短且部署容易


          在以上的前提下,你可以頻繁的做活動。


          而對于第一個指征中的前半部分:活動效果立竿見影,就會涉及到活動常態化的問題。

           


          二、活動常態化

           

          活動常態化有兩種表現形式:


          1、不停的找產品和開發做新活動

          2、固化老活動的規則,建立運營工具


          最常見的是第一種,但往往第一種形式,做的時間越長,越覺得乏味甚至「無路可走」。


          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活動做到后來,都不知道如何去設計主題和規則了,總覺得很容易就和以前的活動雷同。」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其實,類似的抱怨,最常在開發的嘴里聽到,當然,最后可能還要加上一句「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我在書中所陳述的結構化思維是說,對于一個運營來說,活動策劃幾乎是不可能繞過去的一個環節。但我們在進行活動策劃的過程中,需要有一顆對數據敏感的心,要能夠知道,什么樣的活動效果好,可以多做,什么樣的活動,效果不好,需要少做,同時,還需要去考慮,是否可以把活動效果好的活動的方式給保留下來。


          大公司會做知識庫系統,沉淀文檔,確保在未來的很多年,還可以復用。


          作為一個與活動打交道的運營人員,如果你的職業目標是成為做活動的專家,那么你就需要去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上去看待活動本身,所謂高角度看活動本身是說,你不能僅僅是盯著活動策劃,你還要去想辦法總結,總結啥呢?


          1、做歸類。你做過多少類型的活動,分別什么時候做,做了之后效果怎么樣?


          2、找同類。對于不同類型的活動,最接近于這個類型的活動,有哪些,都是哪些公司做的,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地方。


          3、尋異類。有沒有什么活動沒有涵蓋在你做過的類型中,有哪些,誰做的,有什么借鑒之處?


          4、提需求。你需要哪些支持,要不要產品專門為你去做一個運營工具,從而確保未來活動類型的可擴展性,或者提升效率?


          這樣說可能有點枯燥,舉個例子,家里裝修。


          1、確定目標——決定裝修方案。

          譬如:「我要裝修房子,要美式風格」


          2、資源分析——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多少人,用多少預算花多長時間來完成。

          譬如:「預算20萬,墻面漆要好一點的,一個水電,一個泥工,一個木工,3個人2個月,行不行?」


          3、訂計劃——裝修過程管理,什么時間買哪些材料,材料進場時間,開工時間,中間驗收時間,終驗時間,最終驗收等等。

          譬如:「我是全包,所以,咱們就商量個時間吧,4月1號開工,可以的;2個月后我來做中間驗收;最后,7月1日來最終驗收,要通過甲醛測試的喔。」


          那么替換成運營呢?


          1、確定目標——活動策劃。

          譬如:「做個活動,配合一下產品升級,希望能轉化30%的老用戶」


          2、資源分析——需求人員,預算,周期

          譬如:「預算10萬,2周,倆開發,一UI,留2天測試,差不多了吧。」


          3、訂計劃——上線時間、節點確認,督促按時按質完成。

          譬如:「4月1日上線,那么今天就要趕緊把需求確認掉了,這個頁面不知道到底難度如何,但不管了,讓開發們去搞定吧,31號我收貨。」


          結構化思維和活動常態化是一對兄弟,沒有結構化思維的人去做活動常態化,那么能做出來足夠高的頻次就已經很好了,再希望做深度的總結,甚至演化為運營產品需求,那就有點過分了。


           

          三、活動需求的層次

           

          第一層:老板催促

          活動需求的第一個層次是,上帝說要有光,于是老板說,你該做個活動了。

          需求來源于老板這件事情,在大多數公司里都是有效的,但如果你僅僅依靠老板來Kick Ass,你想成為一個牛逼的人還很早。


          第二層:數據決策

          活動需求的第二個層次是,你已經習慣并了解日常的運營數據了。于是你看了看最近的數據,覺得自己因該和老板談談該去做個活動了。


          第三層:指哪打哪

          想提升哪個指標就知道對應要做什么活動,想怎么提升就怎么提升。需求清晰明了,開發輕松愉快。


          第四層:行為驅動

          你已經養成習慣,非常敏感。了解活動大概什么時候需要做,于是你能很輕松的駕馭開發,并和產品保持密切溝通。


          第五層:無中生有

          這是最高境界了,能把活動做成品牌,甚至固化為一個項目,一個通用的運營工具。



          姑婆那些事兒ios快速審核服務 點擊 :http://www.3377on.com/zhuanti/3128.html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類類有話說App推廣運營經驗線下推廣活動推薦微信營銷姑婆專題姑婆圈ASO校園推廣地推ASO100渠道刷量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僅作分享學習之用,姑婆那些事兒負責整理推薦。文章僅代表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運營者觀點與立場。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姑婆那些事兒—小秘書(微信號:gpxms001)協商解決,謝謝!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