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眼中的2015互聯網10大產品事件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1.jpg

          來源|36氪

          作者|黃有璨

           

          到了年底,盤點很多。這一篇的不一樣,在于它是一篇 “產品” 主題的盤點。我們認為,相比起更宏觀的行業和商業的解讀,以 “產品” 為中心去看待一些事,是會不太一樣的。

           

          我們認為,“產品” 本身是更具體的,也是更理性的和有規律可循的,這是我們更喜歡關注和談論產品的原因。希望有更多人少談些空洞的理想情懷和融資數字等,可以多一點踏踏實實的關注產品,研究產品。

           

          以下,我們精選了10個我們認為是這一年里最值得關注和評述的互聯網產品事件,分享給你。事件本身按照時間先后進行排序。

           

           

          事件 1:微信朋友圈廣告上線

           

          2015年1月25日,微信朋友圈迎來了那個終于到來的時刻——朋友圈廣告上線。這一舉動,標志著微信全面邁進了一個產品的成熟期,開始了在商業變現等方面的積極探索。

           

          但,相比起其廣告系統產品本身,這一次微信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借助其已有的關系鏈、大數據和朋友圈原本的傳播機制,微信把這一次廣告系統上線的運營做得無比性感。

           

           

          2.jpg

           

           

          借助于社交、關系圈層、身份地位等糅雜在一起的壓力和話題性,幾乎一夜之間,人們都發現了好像每個人都在談論著自己在朋友圈刷到的是寶馬,還是 Vivo,還是可口可樂,還是其他……而無論是微信的廣告系統本身,還是在微信投放了廣告的品牌,都在這樣的談論中也跟著火遍了大江南北。經此一役,朋友圈廣告全民皆知。

           

          當一類新產品上線之初,往往可以通過先做事件和話題,再發展業務的方式完成初始階段的第一輪運營。微信此例,當是典范。

           

           

          事件 2:創意攝影社交應用 “足記” 爆紅

           

          2015年3月,一個刷爆了朋友圈和幾乎所有社交網絡的現象級產品出現了,這就是足記。足記爆紅的背后,有太多東西值得關注、總結和反思。

           

          按照足記團隊的說法,足記那個引發了爆炸性傳播的產品功能——“大片模式”,是在 2015年2月上線的,因為這個功能的上線,他們得到了包括 “最美應用” 等在內的一眾媒體、大 V 們的推薦,再此后,事態走向失控,N多用戶開始在朋友圈、微博曬 “大片”,這樣的態勢又引發了更多媒體、大 V 們的跟進關注,這讓足記一步步走上了風口浪尖,直到最后全民皆知。

           

           

          3.jpg

           

           

          足記的這一波爆紅,再一次證明了,有時候,當你在一個可以滿足人們 “炫逼格” 和 “曬自己” 這樣的類似單點上做出一些創新并把單點體驗做得極致的時候,你是真的可以有可能純粹憑借著產品本身和社會化媒體的病毒傳播一炮而紅的。

           

          但回過頭來再看,足記的爆紅,給予產品本身的傷害可能遠大于價值。這從足記爆火過后留下的滿世界的負面評價就可見一斑。

           

          一個產品,在其早期就突然擁有了面向大眾用戶和海量用戶的機會,這往往并不是好事。那意味著你將失去大量打磨產品和修正錯誤的機會。

           

          任何時候,當產品的核心價值能服務好的對象還只能是一小群特定用戶的時候,千萬要保護好這個產品,不要讓它輕易被曝光在大眾用戶面前。這,或許是足記能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事件 3:產品 “Magic” 及相應模式走紅互聯網創業圈

           

          2015年3月,在號稱是 “創業者圣地” 的硅谷 YC 孵化器,誕生了一個神奇的產品——Magic。

           

          Magic 是 YC 的一個團隊用了一個周末的業余時間做出來的一款產品。它的邏輯,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你把你想要的東西短信發給 Magic(任何東西都可以),只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剩下的所有事情它都會幫你搞定。

           

          就是依靠著這么簡單的模式,在誕生不到 1 個月之后,Magic 就已獲得了紅杉資本領投的 1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4.jpg

           

           

          消息一出,頓時刺激到了國內的一眾創業者和產品人。整個2015年,“Magic” 模式開始在國內產品圈火了起來,如助理來也、神豬助理、應應、如意如意、家事兒、Get、美位等等,不過短短幾個月時間,類似的產品,在國內已不下 10 款。

           

          Magic模式爆火的背后,也有很多值得思考之處。

           

          從產品層面看,Magic 模式的本質,是一個可以響應用戶任意個性化需求的私人助理,它以一個極簡的界面和無數后端的人力服務 + 數據匹配,試圖可以成為一個可堪比擬搜索引擎的用戶入口。不同的是,搜索引擎承載的只能夠是信息,而一款智能化的私人助理,可以承載的除了信息以外,還有服務。

           

          它受到熱捧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無窮想象空間,以及一個可以比擬 GOOGLE 的用戶入口。

           

          起初,人們因為懶得出門去購買商品,懶得在遇到問題時開口向其他人求助,于是,有了搜索引擎和電商。而現在,Magic 模式無非是想要把人們搜索查找的這個過程,也要節省下來。

           

          其實,Magic 模式早已有先行者,例如,蘋果的 Siri。只是,站在當前看,當前的人工智能發展階段還遠做不到可以響應用戶的任意個性化需求的程度,因而,直接寄希望于依靠機器和算法就可以做好一款智能私人助理型的產品,一定是不現實的。因而,才有了依靠人力 + 機器算法共同服務用戶的 Magic 模式。

           

          而從商業和行業層面看,Magic 模式的走紅,也再一次證明了,在一個萬眾創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時代,一個所謂 “大而美” 的產品機會,一旦現身且得到初步驗證后,一定會引來無數人的瘋狂跟進,進而演變為一場近身肉搏,最后,能夠存活下來的,一定寥寥無幾。回顧過去幾年的互聯網圈,從團購到打車,無不如此。

           

          在 Magic 領域,之所以還沒有出現當年類似團購那樣的亂局和混戰,唯一的原因,只不過是 Magic 模式還存在著某些待突破的難點,例如服務體驗和匹配效率的提升,例如用戶對其的認知和市場教育等等,這些難點和門檻,對于現在 Magic 模式的先行者們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另外,說句有點兒題外話的感慨,我總覺得,做產品這個事,一味為了迎合市場和商業機會的導向去做產品,不若回歸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初心。那樣的狀態,可能會讓人更平靜更順暢。

           

           

          事件 4:付費一對一經驗交談平臺 “在行” 上線

           

          2015年3月,果殼網旗下產品 “在行” 正式上線,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果殼所孵化出來的在互聯網圈內最有聲勢和影響力的新產品。

           

          如果要用最通俗的話解釋在行是什么,或許可以描述為 “滴滴約行家”——這是一款可以在你一對一線下付費約見各領域行家,就具體問題向他們討教和交談的產品。

           

          以此為節點,在2015年,互聯網圈內出現了一大批類 “在行” 的產品,就我自己所知,類似的產品,在2015年應該不下 15 款。

           

          在互聯網圈,果殼一直以有趣而又有調性而著稱。總喜歡做點兒看起來新奇和腦洞大開的事兒,一向是他們的特征。

           

          “在行” 的上線,也不例外。

           

           

          5.jpg

           

           

          在行的有趣之處,在于在它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與其他有點兒名聲和規模的 O2O 和 “共享經濟” 類產品不同,在行并非只是在單一的以互聯網為載體為用戶提供一種標準化的線下服務。恰恰相反,“與人交談” 這樣的事情,體驗是高度非標準化的。

           

          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我覺得在行在某些時候,提供給你的可能更像是一種有深度 + 有品質的社交體驗,這讓 “在行” 在某些時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社區。

           

          當然,在行也有其面臨的挑戰。邏輯上講,既然是一種非標準化的新興服務,那么在行除了要克服教育用戶的難題(絕大部分用戶是沒有付費約見某個人請教問題這樣的習慣的),還可能要克服業務批量增長的難題。他們正為此而努力。

           

          據稱,在行明年有望拓展到三四線城市。同時,在行已經在開始內測 “線上一對一咨詢” 服務。

           

           

          事件 5:豆瓣 “豆郵更名私信” 事件

           

          2015年5月17日早上,豆瓣將其特有的用戶通訊工具 “豆郵” 更名為 “私信”。這幾乎立刻引發了豆瓣用戶的強烈抗議和反彈,一時間豆瓣上充斥著聲討、嘲諷、請愿聲,用戶紛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不滿。

           

           

          6.jpg

           

           

           

          7.jpg

           

           

           

          8.jpg

           

           

          歷經了整整兩天幾乎在互聯網世界里鋪天蓋地的聲討和不滿后,5月19日,豆瓣終于低頭,豆瓣 CEO 阿北公開發表聲明:“豆郵” 被改回來了。

           

           

          9.jpg

           

           

          做過產品的人都知道,對于產品而言,任何一個新版本發布或新功能上線時,遭遇用戶的反彈和負面聲音,總是正常的。盡管如此,如豆郵改私信這樣上線后被用戶罵得鋪天蓋地,甚至是引發了大規模用戶請愿導致產品不得不迅速回滾的產品事件,還是并不常見。

           

          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豆瓣的糾結——既要顧及那些眼看著活躍度越來越低,但對于豆瓣品牌有著強烈認知和忠誠度的老用戶們,又必須要考慮更多的新用戶們的認知和使用習慣,乃至要考慮更多產品上新的可能性,這讓豆瓣首尾難顧。很多年以來,這種糾結對于豆瓣,已是常態。

           

          此外,這一事件背后可以讓我們感慨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承載了大量用戶情感和回憶的某個產品功能,是會在一個社區中演變為一種不可替代的文化標簽的。

           

          對于豆瓣而言,“豆郵” 這個功能,正是如此。對很多豆瓣用戶而言,豆郵承載的東西,可能多到只有你經歷過那些 “已豆郵,莫辜負” 的時代,你才能理解。

           

           

          10.jpg

           

           

          要知道,在一個社區中,這種濃厚的情感往往恰好是維系社區氛圍的關鍵,所以每個成功社區都有著自己特有的文化標簽。試圖對文化標簽進行改動所需付出的代價,會很大。

           

          但隨著社區的成長和環境的改變,變化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們認為,對于一個成熟型的產品,在涉及到文化符號的改變時,社區也許可以讓用戶更多的參與進來,一個擁有用戶參與的改變,永遠是比生硬的改變要來得更容易,也更有人情味的。

           

           

          事件 6:滴滴陸續上線順風車、大巴、代駕等業務,并更名為 “滴滴出行”

           

          2015年,是滴滴真正奠定自己霸主地位的一年。

           

          經歷了2013年的摸索,2014年的血拼和整合之后,到了2015年,滴滴打車全面邁入了自己的成熟期。

           

          在整個滴滴的發展歷程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無疑是其以一個高頻的切入點占得先機,之后再一點點去往下延伸自己的業務的穩健扎實的切入路徑,以及其團隊超強的執行力和超前的戰略洞見。

           

          從2012年上線以來,整個2013年,滴滴是在以自己整個團隊超強的執行力和運營能力站穩腳跟和進入打車應用中的第一梯隊,讓用戶初步認知和接受自己。

           

          到了2014年,滴滴開啟一場與競爭對手之間有些瘋狂且是刺刀見紅的廝殺,最后這場廝殺以滴滴的存留和逐次做大而告終。

           

          而到了2015年,經歷了這一切洗禮的滴滴,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它們儼然已經成了一個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型公司,開啟了一系列業務,且憑借自己堅實的基礎在各條線上把對手打得潰不成軍。尤其是,在2015年初,經歷過了跟 Uber 的正面對抗后,滴滴更顯得成熟。

           

          2015年6月1日 滴滴順風車上線,迄今為止,在順風車領域滴滴已占據70%以上的份額;2015年7月15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線;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駕上線,至此,滴滴完成六大產品線布局。而到2015年年底,滴滴在互聯網出租車出行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超過80%,已經形成壟斷之勢。

           

           

          11.jpg

           

           

          如今的滴滴,儼然幾乎已經成為了國人 “出行” 相關需求的第一入口,它的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而不管是 P2P 租車還是試駕又或是其他出行類業務,都要小心,因為看起來,滴滴進入這些領域,無非只是早晚而已。

           

           

          事件 7:領英中國發布職業社交APP “赤兔”

           

          2015年6月23日,領英(LinkedIn)中國宣布,由本土團隊獨立研發的基于真實身份的職場社交 App —“赤兔” 上線。

           

           

          12.jpg

           

           

          領英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博陽對此發表公開聲明,稱赤兔將是自己的最后一次 All In。

           

          “赤兔” 這款產品的上線,更大的意義和看點在于,這差不多是一家全球性的海外巨頭級互聯網公司,第一次基于自己已有的核心業務,在中國本土推出獨立于全球平臺之外、具有中國特色的移動端產品。

           

          且,據沈博陽稱,對于赤兔這款產品,領英中國團隊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在此之前,國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落地,一向有幾點飽受詬病:不接地氣、慢、國內團隊沒有自主權、難以本土化。可以看出來,這一次,無論沈博陽還是領英,都是在做一次賭注和冒險。

           

          此外,長期以來,在互聯網圈飽受爭議的一個話題就是:為何中國從未出現一個成功的本土化領英?以及為何領英在中國無法獲得成功?

           

          多年以來,無論是在 PC 時代還是在移動時代,試圖模仿領英的人都很多,只是迄今為止,卻無人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這一次,赤兔會不會有所不同?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事件 8:直播APP “17” 快速躥紅,然后遭到應用商店集體封殺

           

          和菜頭有言:性是網絡第一生產力,無聊是網絡第二生產力,免費是網絡第三生產力。三力結合,基本上可以解釋一切網絡熱點事件。

           

          此論可謂經典。在2015年9月,“17” 這款產品的爆紅,完美的契合了這三點。

           

          “17” 是臺灣藝人黃立成團隊開發的一款主打在線直播功能的 APP,王思聰對其有投資。

           

          總結17的亮點和特別之處,大約有以下這么幾點——

           

          直播內容的豐富性。從娛樂圈四線明星在線聊行業八卦到辦公室政治再到顏值不錯的美女在線直播悲催情史,基本上你都可以在 17 當中看到;

           

          對主播直接實行 “按獲得點贊數給予分成” 的運營模式,借此大大調動了主播們的積極性,且無需經過審核、簽約等復雜流程;

           

          內容無邊界,大量色情類等違規內容充斥其中。

           

           

          13.jpg

           

           

          借由以上幾點,17 在上線之后一路走高,直到爆紅。2015年6月5日,17 的 IOS 版上線;9月25日,17沖榜到 App store 中國免費榜第一位,同期刷爆朋友圈,成為 2015年度繼 “足記” 后又一款刷爆朋友圈的新興產品。

           

          但,短短幾天后,9月29日,17即因為內容涉及色情、暴力等敏感內容,被國內所有應用商店下架。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