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企業“小時候”都是啥樣的?馬云的居民樓、柳傳志的傳達室、巴菲特小樓辦公50年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8年前

            640[9].jpg

          來源|十八兄弟

           

           

          蘋果公司的小時候是一個車庫。

          1.jpg

           

          從前有個車庫,車庫里有一個帥到可以當明星的工程師……名叫喬布斯……

           

           

          騰訊的“小時候”:是一間舞蹈教室

           

           

          據騰訊的大師兄Tony說,鵝廠最早的辦公室,就是借了朋友的一間舞蹈室,還掛著80年代“迪斯科”風格的大燈球,后來才搬去賽格。兄弟們加班累了,還可以舞一曲兒放松心情,比現在格子間的條件好多了。

           

          后來又搬到了深圳華強北的賽格科技園

          當年Pony(馬化騰)辦公的地方。最初的OICQ就是在這張桌子上誕生的。

           

           64037OZLW1Y.jpg

          阿里巴巴的“小時候”:是在居民樓……

           640[10].jpg

          1999年馬云從中國黃頁辭職,從北京回到杭州,開始新一輪創業,成立的公司叫阿里巴巴,地點就選在湖畔花園16幢1單元202室的家里……

           

          現在他辦的大學就因此命名為湖畔大學……

           

          1999年馬云在家里(同時也是辦公室!)為18羅漢演講視頻◎首次曝光……

           

          馬云的眼神好犀利啊……怪不得孫正義看上他了……

           

          小米的“小時候”:小小的辦公室,大家一起喝小米粥


           6404P7QB5Y3.jpg

           

          雷軍最近在公司內部給員工發了一封信。在信中,雷軍首次曝光了小米成立時的情景。他說:“五年前的今天,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保福寺橋銀谷大廈807室,14個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小公司就開張了。”

           

          聯想,傳達室也能走出國際大公司

           

           640CS2CHG33.jpg

          1984年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柳傳志帶著10名科研人員,一共11人在租來的中科院的傳達室中開始創業。看來,傳達室也不是看門大爺的專屬空間了。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小時候”:小城的樓房,就一直沒變過……

           

          巴菲特辦公室不在紐約華爾街,卻在美國中部內布拉斯加州只有40萬人口的奧巴哈市( Omaha, NE)。

           

          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公司總資產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凈資產排名全球第一,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63位,其下屬子公司中就有8家是世界500強企業。

           

          空格但是規模如此龐大的公司,竟然沒有自己的辦公大樓,只是在Kiewit Plaza大廈租了半層樓做辦公室。Kiewit Plaza大廈在奧巴哈 Farnam大街3555號,與S 36th 大街的交叉口。

           

          這里的逼格比華爾街和陸家嘴都差遠了……但并不影響它成為一個“圣地”……

           

          猜猜巴菲特在這里辦公有多久了?巴菲特說:“我在這座大樓里辦公已經有50多年了。我非常喜愛這座大樓和大樓的業主。他們特別給我優惠的租金。我在這里非常開心。”

           

          巴菲特從1962年管理合伙企業時就在這里辦公,一直到到現在,沒有動過地方,可以說這里是巴菲特的老窩,也是他的福地。(巴菲特真是夠長情……怪不得能做長期投資了……)

           


           

          巴菲特這么有錢,還用這么破的電視機……


           

           

          好了,看完小時候的長相,我們再來看看小時候的其他一些特點吧!

           

          《10億美金估值以上的企業小時候的特點》

           

          成功沒有定式,每一個成功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前所未有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模式值得關注。

           

          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關于估值超過十億美金公司的報道。出乎意料的是,很多這樣的公司并非在一開始就表現出快速增長的業務。

           

          在Shasta Ventures,我們專注于早期投資,所以我們研究了32家高估值的公司在A輪的狀態。我們的研究對象包括25家250億美金價值的公司(評判標準包括上一輪估值、收購價格或公開市場價值超過10億美金)以及7家發展迅速、具有十億美金潛力的公司。Nikhil和我看了各種體量和類型的公司,評估了包括資金歷史、用戶模型及增長、盈利情況、網絡效應、監管障礙,市場動態和團隊在內的特征。

           

          我們發現許多重要的共同特征,大多數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以下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具有哪些特點:

          640LKJWHB1P.jpg

           

          1、十億美金俱樂部公司倡導的理念在早期也可能不被歡迎

           

          一旦公司進入十億美元俱樂部,他們的基本理念和主張是顯而易見的,但在早期也許并不如此。

           

          我們的分析發現,許多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理念很容易不被贊同。有多少人真的在乘坐黑色轎車?想看視頻直播流的人有多少在玩電子游戲?為什么人們需要關心新的云備份或同步服務,除非他們的照片信息消失了?有多少人有興趣租住別人家的沙發?

           

          Airbnb的聯合創始人Brian Chesky曾經在公開場合討論過這種窘境:

           

          當我們來到硅谷時,沒有人想投資Airbnb。原因之一是他們認為這個想法是瘋狂的。人們認為我從來不想呆在一個陌生人的家里,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但后來我們發現,人們第一次聽說或看見好的想法,也許并不會有那么清晰的概念。要么因為這個想法看起來小、規定很高,甚至看起來基本假設是有缺陷的。但成功的企業往往從初始概念上就能執行地很好,這為他們后續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2、高度競爭的市場反而是十億美金俱樂部的催化器

           

          傳統的想法會認為,成功的初創企業需要一片藍海,并需要大膽的創新。然而,我們發現這并不是真的。大部分的十億美金公司出現在高度競爭的市場。

           

          以消息應用為例。在Snapchat或者WhatsApp之前,人們已經有非常多的聯系方式。但是這些創業公司,仍然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我們的分析中,社交領域其實有著極多的高估值公司。

           

          另外一個非常能說明我們觀點的例子是交易平臺,比如Uber、Airbnb、Eventbrite和Instacart。在這些公司出現之前,人們總是有辦法找到出租車、住宿、門票售賣或是送貨上門服務。但是這些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并且保持著高速發展的勢頭。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能看出,消費者總是愿意去擁抱更好的產品或者體驗。有一個事情是非常清楚的,即使在發展相當成熟的領域,科技也能使公司給用戶帶去新的服務方式。

           

          3、他們往往是在重塑體驗,而非顛覆市場

           

          我們發現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一般都在重塑現有行業,提供更為卓越的用戶體驗,而不是激進地為市場帶來更多顛覆。

           

          比如像Nextdoor、Square、Zulily,或者其他公司正在致力于改變消費行為:與鄰居交流、使用信用卡支付、或是在線購買兒童產品。每個公司的成功都源于對用戶的獨特觀察,催生出了一個更好的體驗。

           

          Dropbox較其他備份/存儲/同步提供了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并遠勝u盤。立足于社區內容的Tumblr,看上去不像是一件大事,但提供了真正差異化的產品。Nest建造了恒溫器連接到互聯網,在有效地節約能源的同時提供了更好的設計。Uber重塑了運輸方式,使得出行更加方便和愉快。

           

          4、沒見過“大世面”的創始人掌舵著大型企業,而非資深行業人士

           

          令人驚訝的是,在我們的研究里,沒有見過“大世面”的創始人比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更多地掌舵著大型且快速增長的公司。

           

          在前述我們提到的32家公司里,有3/4的人是首次經歷著這樣的事。他們并沒有非常資深的經驗,但對自己的產品充滿熱情,對于如何服務目標用戶也有著獨特的視角。全新的視角非常有幫助,有行業經驗的人反而容易被“這不可能”或者“這沒有用”的思維所限制。

           

          5、偉大的公司早期通常沒有盈利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十億美金俱樂部的公司處于A輪階段時,并沒有從用戶身上賺錢,比如Twitter、Pinterest、Houzz和Nextdoor。在這個階段,他們專注于建立一個用戶壁壘而不是盈利。這些初創公司更多是在關注用戶建議及用戶參與和獲取。直到建立起市場壁壘,實現規模效應后,他們才開始考慮收入。

           

          雖然大多數公司在早期沒有收入,但我們發現他們在A輪就呈現出快速增長,這源自他們強勁的產品、市場機會或者巨大的網絡影響。

           

          如果這個觀察能呈現出一個清晰的觀點的話,那就是在A輪很多偉大的想法并沒有表現出來。有很多公司開始看似走得慢一點,最后卻能用勝利震驚所有人。

           

          成功沒有定式,每一個成功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前所未有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模式值得關注。

           

          我們的分析清晰地揭示出了這個模式:

           

          偉大的公司總是瞄準巨大的市場,并為客戶提供變革性的、更佳的用戶體驗。競爭激烈的市場或是創始人的成功過去并非是勝利的阻礙或促進因素。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句話:哪家企業都有被人看不起或被嘲笑的“小時候”……等長大了就牛逼了……當初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 類類有話說 App推廣 運營經驗 線下推廣 活動推薦 微信營銷 姑婆專題 姑婆圈 ASO 校園推廣 地推 ASO100 渠道刷量 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