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營銷過得去,產品必須帶點“綠”?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2年前

          一個冷知識,今天是“世界討厭香菜日”。一場關乎食物的探討登上了微博熱搜,話題中心也迅速向其他食品品類蔓延。

          喜歡香菜的網友表示,除了今天,其他364天都是“世界喜愛香菜日”;“反香菜”一族卻想讓香菜永遠從地球上消失;更有一部分網友期待設立“世界討厭蔥花日”。

          香菜是香還是臭?可樂要藍還是紅?粽子是甜還是咸?著名的互聯網三大辯題再次引發了用戶的激烈探討,而網友們提到最多的竟然是一個綠到發慌的奇葩冰激淋。

          2月21日,麥當勞推出了自己的全新產品——香香香菜新地。這個有點“結巴”的名字,就和它綠油油的顏色一樣,聽上去就讓人上頭。

          中國的飲食文化自成一派,博大精深,人們對于口味的要求和偏好分得很細致。不要辣、清淡點、少放油鹽……這些要求經常出現在外賣訂單的備注里,而出現最多的莫過于“不要香菜”。

          根據餓了嗎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外賣APP用戶中,有高達21%的人不吃香菜,這味提香的食材,在這部分用戶的嘴里有著絕對不能接受的味道。也有一大批的“香菜黨”,無論吃什么都要撒一把香菜進去,仿佛這就是他們的“下飯神器”。

          有差異就會有探討和流量,香菜冰淇淋的出現,仿佛是給網友們下達的挑戰,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一些吃了冰激淋的“香菜黨”表示,香菜是干的,沒有鮮香菜的口感,味道也很淡。一些網友覺得不夠濃郁,甚至自己切了點香菜放進去,這才覺得滿足。

          香菜冰激淋已經不是麥當勞第一次“整活”了,從最早與憤怒的小鳥聯名推出“搗蛋綠”漢堡,到2020年巧克力餅干和午餐肉搭配做食物,再到2021年推出油潑辣子+冰淇淋的魔幻組合,麥當勞一系列的獵奇單品與營銷,利用了人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用最小的成本帶來了最大的傳播效果。

          01  “以正勝,以奇合”

          作為一種能夠以小博大,迅速聚集關注與熱度的營銷手段,獵奇式營銷首先要選擇產品、制造噱頭、構建話題,再借助平臺和KOL進行發酵與傳播。

          產品本身就是最具有“獵奇”潛力的一環,能夠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尤其是在消費升級、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新奇又有趣的產品往往能夠成為一時的爆款,引發新的熱潮。

          *奇葩產品展示

          很多產品能夠熱賣,或許并不是因為品質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也有可能是因為有趣、討論度高,那些網紅產品大多數都是如此。

          隨著寵物經濟興起,商家們為了討好養寵一族,費盡心機做出了像舌頭一樣的梳毛刷,可以含在嘴里為家里的“主子們”梳毛;在特定的節日,為了滿足消費者在“口腹之欲”上的獵奇追求,一批如辣條粽、螺螄粉月餅、小龍蝦青團等新奇食品層出不窮。

          這些產品并不好用也并不好吃,但它們異于常規事物,能夠實現感知的“去習慣化”。正如潘多拉效應,你說它奇怪,消費者就要看看它有多奇怪。與其說這些獵奇的用品和食物是在販賣產品,不如說是在滿足用戶的好奇心。

          產品確定后,下一個環節就是尋找產品與用戶間的矛盾點,激發用戶參與話題討論。麥當勞的香菜冰激淋上市當天,#香菜新地#登上微博熱搜,全網針對“香菜好不好吃”進行了一場全民研討與辯論。

          在營銷的過程中,通過引發用戶之間的“矛盾”,打造有悖于常識的產品和話題,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再借助社交平臺讓人們參與其中,從而不斷提升話題的熱度。

          先讓一部分用戶接受,再讓一部分用戶不理解,由此創造出一個噱頭,通過話題提高大眾社交潛在的傳播力,以貨帶人,往往能夠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02  獵奇要有“度”

          獵奇不是萬能公式,并不適用于所有品牌,稍有不慎就可能過于激進,消耗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

          安慕希曾經推出過陳醋、麻醬口味的酸奶,引發了網友的反對與質疑。為了獵奇而獵奇的創意,與產品的適配度過低,作為乳制品,這些奇葩口味在產品價值與屬性上顯得非常尷尬。

          獵奇的元素只是為了添加一個有意思的噱頭,吸引大眾的注意,如果一味地刻意追求獵奇,罔顧與品牌產品的適配度、邏輯性,不在意大眾的接受程度,反而會對品牌帶來負面的影響。

          對于品牌和企業而言,通過獵奇出圈,獲得收益的同時,也要看產品傳達的價值觀是否正向、積極。選擇適當的、能夠引發討論的話題是一個需要仔細斟酌的環節,需要結合品牌與產品的性質、社會價值觀、以及話題本身的內涵。

          整體來看,麥當勞的香菜新地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話題性產品,雖然有人不愛,但也拿捏了一部分消費者的愛好,不會形成一邊倒的聲勢。香菜自帶的話題度和產品的限購屬性,讓全網用戶自發試吃與反饋,形成了用戶主導的營銷閉環。

          獵奇的產品與話題是針對人性心理的營銷方式,成功的獵奇式營銷能夠迅速聚集關注與熱度,低成本高效率,帶來病毒式的傳播效果。

          03  總結

          當下,年輕群體成為了消費主力軍,這種激發好奇心的方式符合他們的消費習慣,抓住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就抓住了非常可觀的消費市場。

          但是過分追求獵奇,沒有注重到產品與創新的適配度,忽略了大眾的接受能力,就會讓所謂的“創新”顯得十分尷尬,甚至被貼上“炒作”的標簽,反而會讓消費者產生反感。

          蹭上廣大網友熟知的黑暗料理,麥當勞似乎掌握了新的流量密碼,接下來,蒜泥麥旋風、韭菜巨無霸,或許已經在路上了。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