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如何寫出一篇引起共鳴的文章?只需簡單這4步!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3年前

          坤龍:今天這篇文章跟大家聊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為什么有些文章會被瘋傳,而有些文章卻并沒有多少閱讀。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你要替讀者表達出他想要說的話,要替讀者去發聲。包括入江之鯨分享她的寫作經驗時也說,你要思考你代表了哪一個群體的聲音。但是好像從來都沒有人告訴過我們,到底要如何去做呢。這篇文章,就幫你破解這個謎題。

          身份是一個人最深處的心結

          首先來了解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身份認同。

          我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在看戰狼2的時候,有幾部分看的我特別感動。

          比如有一個鏡頭是:結束戰爭后眾人要撤離回國,結果在一段必經之路上非洲人激戰正酣,炮火連天。電光火石之間,吳京就用一只手臂高舉國旗,雙方紛紛丟下槍支,目送中國人和平通過交戰區。

          那一時刻真的是激發了我的強烈共鳴和國家自信,這就是激發了我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雖然知道是影視劇慣用套路,也禁不住眼眶濕潤。

          同樣的手法可以用在電影、生活、文案寫作當中,在厲害的人手中用好了可能就是幾十億的票房。為了更好的理解身份認同,我再給你舉幾個例子,強化一下。

          最近我們辦公室非常流行一個地域黑的段子,(接下來試著用各地方言來念):

          四川人為了挽留一個人,說過最卑微的話是什么?行行行,鴛鴦鍋就鴛鴦鍋。
          河南人為了挽留一個人,說過最卑微的話是什么?中中中,不偷井蓋就不偷井蓋。

          類似的還有什么“今天何炅老師和日本人打賭”“為什么要娶會畫畫的女孩”,還有前段時間刷屏的佛系。都是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身份標簽,可能是星座,可能是國籍,可能是地域,然后去激發了你對這個標簽所代表的群體的認同感。

          關于這個話題我研究了一上午,翻了很多書和文章,都沒有找到很滿意的內容。最后在一篇論文里的一個角落找到了關鍵。下面來看一下,我從專業論文中提煉出來的方法論吧。我敢擔保,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勤加練習,一定會大有所成的。

          身份認同的4個層次

          身份認同有四個層次,我分別歸納為:個人、關系、集體、社會。

          • 1、某些標志符號的客觀特征(身份證、護照等)
          • 2、顯而易見的行為模式、群體的共同性認知、有關身份帶來的情感體驗
          • 3、自己群體的共同性與其他群體的差異性
          • 4、社會賦予個體身份的意義、個體在社會中的貢獻

          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釋。

          ▌個人

          假如我想寫一篇讓軍人,或者軍人親屬轉發的文章。最直接的就是描寫一些軍人的符合標志特征。比如說他們的軍服,他們艱苦卓絕的訓練,不同于尋常人的衣食住行等等。再加一些感情色彩,贊美烘托一番。我相信你腦海里應該也有一些畫面在。

          ▌關系

          比一些標志符號更高一層次的是描寫“顯而易見的行為模式、群體的共同性認知、有關身份帶來的情感體驗”。

          行為模式

          比如微信小編,最常見的一個行為就是追熱點。很多人寫文章里就寫到什么啪啪啪到一半,停下來去追熱點;睡到半夜被老板叫起來,追熱點等等。

           

          別人女朋友下班真的是下班;你女朋友下班只是換個地方刷微博微信,因為熱點,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作家畢飛宇說:"塑造人物其實是容易的,它有一個前提,你必須有能力寫出與他(她)身份相匹配的勞動。"

          共同認知

          比如說強亞東老師,給一個廣告公司起名叫“你說的都對”,slogan叫”我們再想想“。這個就是切中了甲乙方之間的經常會發生的溝通矛盾,用這個名字去很討巧地化解。

          當時某互聯網公司負責市場的老大聽到這個名字時就笑了出來,立馬就說我想和這個公司聊聊,給點活讓他們試試。去一些大公司提案,別人每次念到,下面請“你說的都對”公司代表發言,大家都會哈哈一笑。 就是因為這個名字,一下子成了廣告界的網紅。

          順便說一句,這個公司在此之前面臨著非常窘迫的境遇,快經營不下去了。因為一個洞察而改變了公司命運。我之前也順著同樣的思路,幫一個設計公司起過類似的名字,因為還沒注冊商標就不方便透露了。

          之前大火的”我們是誰“切的也是這個點。

          有關身份帶來的情感體驗

          之前有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叫做《如何假裝成一個好媽媽》,櫻桃畫報一下子漲粉37萬。這篇文章就是講的是成為媽媽這個身份之后,經歷的一些情感體驗。非常的戲劇性和有意思。

          媽媽和老公的關系:

          媽媽和孩子的關系:

          媽媽和自己的關系:

          還有視覺志的《謝謝你愛我》,為什么能引起那么多人轉發,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描寫了非常多的情感角度(總共17個片段),17道連環掌下來,再強的心防也給你卸下來。而且很多情感都是大部分人共同經歷過的,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鳴。

          比如兄弟間的:

          看到自己的弟弟在旁邊哭,

          沒有手臂的小男孩,

          努力地用嘴叼著奶嘴遞給弟弟。

          比如師生間的:

          女孩家境貧困,生活節儉,

          看到老師為自己認真補鞋的樣子,

          最終沒忍住,背過身去拭淚。

          比如說寵物間的:

          自己的同伴遭遇車禍,躺在馬路上,

          狗狗舍命相救,想把伙伴拖到路邊。

          ▌集體

          要激發認同感,集體這一點尤為強大。這里面的兩個關鍵詞就是”我們“、”他們“。要有一個對立面出來,通過描寫”我們“的共同點,和”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對立越強烈,每個群體內的集體認同感也就越強烈。

          咪蒙老師尤其擅長這一招,她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挑逗一群人,去diss另外一群人。比如她昨晚的這篇《“有錢人很任性?”“屁,窮人才任性”》:

          我們總是說,有錢人很任性,其實我們錯了。窮人才任性,有錢人超有自制力好么。
          我采訪過所有年薪百萬的人,一個比一個有自制力,比如有的人為了讓自己有效率,每天晚上9點睡覺,早上4點起床;比如有的人為了減肥,生日的時候允許自己買一個草莓蛋糕,看一看,然后繼續去吃減肥餐。
          媽蛋,感覺和他們不是同一個人種。

          看到沒,描寫有錢人間的共同點,窮人和有錢人之間的差異性,然后挑逗一撥人群,當然咪蒙老師現在已經收斂很多了。

          前段時間的爆文《北京有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也是這一層次,把北京人和外地人強烈對立了起來。

          老北京人的這點生活氣息是從基因里傳下來的,也是從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騰起來的。當西城的金融白領沉浸在年終獎的亢奮中時,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海淀的碼農們敲完一串代碼,看著奶茶的照片,幻想自己成為下一個劉強東的時候,南城的北京土豪會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當朝陽的傳媒精英簽完一個大單,站在CBD落地窗前展望人生時,依舊會聽到南城土豪氣定神閑地說,我有五套房。

          地圖炮、民族主義、階級革命等等都是這樣。今年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標題叫《她們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在等待她們死去》,這個標題簡直太牛了,就像村上春樹形容的——砸向高墻的雞蛋。

          他們是那么強大,一個冷冰冰的強權政府;我們是這么弱小,一個被無辜殘害的慰安婦群體;我們訴求是這么卑微,僅僅是一聲道歉;而他們卻是那么的心狠,想要我們死去。

          雖然我們不是慰安婦,沒辦法切身體會到她們的痛苦,但是這樣的群體塑造手法,確實很容易會激起我們的情感認同和身份認同——“ 若要在堅硬的高墻與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會永遠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

          ▌社會

          最后一層就是社會,就是描寫這個身份在社會的貢獻、社會賦予的意義。2015年有一篇文章叫做《新媒體運營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就是在這一層次,不過是反著來的。

          說微博和微信的誕生解決了數以百萬計嗷嗷待哺的畢業生和IT民工的就業問題毫不夸張,大學本科期間不好好修專業課,長期在微博豆瓣朋友圈里發育成長,見天就知道臥槽哈哈哈233333,美其名曰外向孤獨癥,看誰都是一張煎餅果子臉,埋下頭在手機里就是比特世界的騎士。沒有找到對口專業工作的自信,新媒體運營就成了優先選擇。

          怎么說呢,孩子專業知識跟不上說起愛好就是互聯網傳播,多半是廢了。這種病,傳染性廣,還沒對癥的國藥準字號藥方。IT互聯網的泡沫上掛著一層新媒體運營人員,看起來就像印度國慶大閱兵。

          最后一句話寫的特別狠,直接剝奪了新媒體運營的社會意義,當時把很多人寫痛了,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印度閱兵

          那如果正面去寫,要怎么去寫呢。剛好我前段時間廣州線下課的一篇招生文案歪打正著,有點這一層的意思,給你看一下我開頭是怎么寫的。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誕生一個現象級的大號,就是莫名其妙地蹦出來一個人,做了一個公眾號,漲粉很快,賺錢很多。

          但我們沒有看到的是:每一個大號背后,隱藏著一個普通人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

          新榜有一次采訪中,問到:“沒有微信公眾號,你的生活會有什么不同?”

          @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估計會在其他領域創業,方向可能會不太一樣,不會像現在走得這么順利。很幸運地撞進了這個風口里,擁有了一群跟我一起造夢的小伙伴。
          @視覺志創始人沙小皮:我會過完全另一種人生。吃著火鍋上著班,老婆孩子熱炕頭。
          @毒舌電影創始人小卷,可能說出了更多人的心聲:假如沒有公眾號,我可能要多奮斗十年吧……

          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張,沙小皮原來在青島一家國企上班月薪¥5000,因為很喜歡收集美圖和收集各類時事,業余時間就和老婆開了一個公眾號分享收集到的美圖,剛開始只在朋友圈傳播,慢慢積累了第一粉絲,之后參加了很多公眾號互推,幾個月下來,粉絲就過百萬了。

          一次抄襲被舉報之后痛定思痛,決心發力做原創內容,最近一篇文章“謝謝你愛我”,單篇閱讀5000萬,漲粉65萬,目前累計公眾號矩陣早已經超過2000萬粉絲。

           

          這篇文章發出去之后,很多新媒體的朋友自動幫我轉發,就是因為激發了新媒體人的身份認同。

          到這里,身份認同的4個層次就給你講完了。

          如何用身份認同團結一個國家?

          最后我想分享一篇偉大的演講稿給你,看看在這篇短短一千多字的演講,演講者是如何激發大家的認同感,如何在一個非常悲傷的時刻去團結全國人民的。

          這篇演講叫《真正的英雄》。演講者是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這是一篇關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悲劇的演講。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時39分,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發射升空72.34秒后爆炸,機上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美國陷入一片悲哀中。這是美國56次載人航天飛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是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在飛行中死亡。“挑戰者號”爆炸后,美國舉國哀悼。

          這篇演講的任務非常重大,你想一下,如果你是里根總統,面對這樣一個悲劇,你應該說些什么呢?我覺得你至少完成這3個任務:

          第一個是如何追念這7位英雄人物?

          第二個是如何去安撫他們家人?

          第三個是如何重新鼓舞大家對宇航事業的信心?

          其實我覺得第三個問題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在這樣一個悲痛的時刻,你如何去重新鼓舞人們對航天事業的信心。

          因為你要知道,在美國國內一直存在著對探索太空的爭議,很多人都在質問美國還有這么多小孩子上不起學,國家為什么要花納稅人的錢,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前總統肯尼迪也發表過一篇偉大演講《我們為什么去月球》來回應這個問題。

          可以預見到這一災難發生之后,國內質疑的聲音又將此起彼伏的出現,因此在這一時刻團結全國人民,重新鼓舞起大家對宇航事業的信心就非常重要。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里根總統是如何做的吧。

          女士們先生們,
          我本來打算今晚向你們宣讀國情咨文,但今天早些時候發生的事件讓我改變了計劃。
          今天是哀悼和懷念的日子。南希和我為“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悲劇感到至為痛心。
          我們知道全體國人人同此心。這真正是全國人的損失。
          十九年前,幾乎就在今天,在一次可怕的地面事故中,我們喪失了三名宇航員。
          然而我們從未在飛行中喪失過宇航員。我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災難。
          也許我們已經忘記,航天飛機機組人員需要多么大的勇氣。
          但是挑戰者的七位宇航員深知其中的危險,他們堅忍不拔地克服了困難并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我們悼念這七位英雄:邁克爾·史密斯、迪克·斯科比、朱迪恩·倫斯尼克、羅納德·賣克奈爾、埃利森·奧尼祖卡、格雷戈里·賈維斯、克麗斯塔·麥考利夫。
          我們舉國哀悼失去的英雄。
          對于這七位英雄的家人,我們不能百分之百地像你們那樣的感受這場災難的打擊。
          但是我們感受到了損失,我們認為你們一定也是這樣。
          你們的親人勇敢無畏,他們的特殊姿態和特殊精神告訴我們:“把挑戰給我,我要滿懷喜悅的去迎。"
          他們渴望探索宇宙,渴望揭開宇宙的奧秘。他們希望盡職,他們做到了。他們為我們所有人盡了職。

          這個世紀,我們對奇跡已習以為常。
          很難有什么會使我們贊嘆不已。但是美國航天計劃二十五年來做的正是如此。
          我們對太空計劃已經習以為常,也許已經忘了我們不過剛剛起步。
          我們仍然是開拓者。
          他們——挑戰者號全體機組人員是開拓者。
          我要對觀看航天飛機發射直播的美國學童說幾句話。
          我知道后者難以理解,但有時像這樣令人痛苦的事確實會發生。
          這些都是探索和發現過程的一部分。
          這些都是承擔風險、拓展人類世界范圍的一部分。
          未來不屬于弱者,未來屬于強者。

          挑戰者號全體人員把我們推向未來,我們將繼續追隨他們。
          我一直對我們的航天計劃充滿信心,并懷抱敬意。
          今天發生的悲劇決不會削弱它。我們不會就此停止我們的航天計劃。
          我們沒有保密和隱瞞。我們堂堂正正地公開實施它。
          這正是自由的方式,我們一分鐘也不會改變它。
          我們將繼續探索太空。
          我們將有更多次航天飛行,有更多宇航員,更多志愿,,更多平民,更多教師進入太空。
          一切都不會到此為止;我們的希望和我們的旅程不會停步。

          我還想說,我希望能和為國家航空航天局,或者為完成此次使命而工作的每一個人談話,告訴他們:
          “幾十年來,你們的奉獻和敬業精神令我們感動,讓我們銘記在心。我們了解你們的痛苦。并且我們感同身受。”
          今天還有一個巧合。
          三百九十年前的今天,偉大的探險家佛朗西斯·德雷克勛爵在巴拿馬附近海面的一條船上死去。在他生活的時代,最大的疆界就是海洋,后來一位歷史學家說:
          “他生在海邊,死在海上,葬在海里。”今天我們同樣可以對挑戰者號乘員說:像德雷克一樣,他們的奉獻是毫無保留的。

          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乘員的生命歷程給我們帶來榮耀。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也不會忘記今天早上最后一次見到他們,那時他們正準備上路,揮手告別,“掙脫大地粗暴的束縛,去觸摸上帝的臉。”
          謝謝各位。

          這篇演講稿我就不多做分析啦,我只說一個細節:幾乎每一行都有“我們”出現。

          最后說兩句

          了解這四個層次有什么用呢?它就像一個檢查的清單,一個評估的模型。當下次別人說你的文章沒有感染力,或者沒有傳播的時候,你就可以從這四個方向去想想,該如何加強某一方面的內容。

          來源:楊坤龍

          (小夢)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