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羊毛黨作案大盤點(運營人的血淚史~)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4年前

           

          羊毛黨,是令各互聯網企業聞風喪膽的一群人。

           

          他們「勤儉持家」、他們「精打細算」,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無奇,實際卻是由黑客黨、黃牛黨、刷單黨、任務黨等成員組成的羊毛黨一族。

           

          在這個互聯網黑科技盛行的當下,他們靠著模擬器、分身工具等科技手段,大肆掠奪各平臺上的返利、優惠券,并逐漸衍生出一條完整的生產鏈,誓要做到「白嫖」的最高境界。

           

          他們還會時刻盯著各平臺、各商家所上傳的數據漏洞、優惠券漏洞,分發到各自的福利群上,并貼心送上教程,帶著各路人馬蜂擁而至,所到之處是寸草不生。

           

          單是今年,就發生了數起「薅羊毛」事件,上至字節跳動大企業,下至無名電商小網店,無一幸免。

           

          接下來,我們挑選幾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為大家盤點一下2019年的薅羊毛大事件。

           

           

          拼多多

           

          「事件經過」:一夜之間被薅200億

           

          1月20日凌晨,拼多多系統出現巨大bug——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消息不脛而走。

           

          緊接著,大批聞風而來的「羊毛黨」武力值拉滿,用「無門檻券」大肆購買商品、充值話費、Q幣。「4毛便可以充值100塊的話費」成為了那一夜的神話。

           

          為此,「羊毛黨」們一夜未眠。一覺醒來,你會發現身邊多了幾個「隱藏富豪」——手機卡里有十幾年都用不完的話費,賬上有著八九十萬的Q幣……不禁惋惜因早睡而錯過了這場200億「紅包雨」。

           

          拼多多當然不會坐以待「薅」。

           

          事發當天上午十點多,平臺上的bug才得以修復,修復后,拼多多采取了較強硬的止損手段——回收券、禁發貨。

           

          據網友稱,bug被修復后,賬戶內的「百元無門檻券」全被拼多多官方收回。

           

          此外,網上還流傳著疑似拼多多內部聊天截圖,圖中內容表示,拼多多讓所有店家,對于使用「百元無門檻券」的訂單,都不要發貨,即使已經發了貨,也要盡快追回包裹,降低損失。

           

          當天中午12點拼多多發表了一則關于「黑灰產通過平臺優惠券漏洞不正當牟利」的聲明,表示被盜取了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且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于設施黑灰產團伙予以打擊。

           

          隨后,拼多多的官微下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抗議聲:「315見」、「欺騙消費者」等。一時間,拼多多深陷輿論漩渦。

           

          「小結」

           

          針對拼多多這場bug事件,網上流傳這多種解讀,其中有兩種最為火熱:

           

          其一,拼多多突發bug,偶遇黑產羊毛黨。

           

          bug事件發生后不久,脈脈上一個ID為「程序員·鹿杖客」的網友爆料,他是拼多多的一名程序員,將原本是測試券用的100元無門檻券,設置成了自動上線,并在凌晨一點多上線。

           

          據相關人士稱,當日凌晨三點左右,許多網友聞風而至,其中也包括了專職「羊毛黨」并叫上朋友重復領取并使用。五點左右,各大平臺公開討論這場bug事件,拼多多內部也采取相關措施。

           

          爆料的程序員稱自己曾手動下線,但是八點左右又莫名重新上線。直到早上九點五十分,才成功解決了所有問題,挽回部分損失。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整個事件經過,不到12個小時,且發生在人流量較少的凌晨,從損失的金額和流出的信息來看,的確有很多反常之處。若沒有職業羊毛黨的參與,不大可能會產生如此之大金額損失。

           

          另一個則是,懷疑拼多多自導自演的一場營銷秀。

           

          有人認為,這根本就是拼多多自導自演的營銷秀,網上流傳的200億損失、上千億損失,都存在失真的成分。利用了bug優惠券,吸引新流量的加入,事后便聲稱是bug要求用戶吐出來,吃相難堪。

           

          總的來說,不管是平臺漏洞所帶來的優惠券損失,還是為了吸引流量而演的一出戲,這些都給拼多多帶來了不小的損失,獲利最大的莫過于那些一夜之間猛薅數十萬的羊毛黨。

           

           

          抖音

           

           

          「事件經過」:兩個月獲利上百萬

           

          今年2月,字節跳動公司報案,稱自己旗下App抖音千萬級外部賬號遭到惡意撞庫攻擊,其中幾百萬賬號密碼與外部泄露密碼吻合。最后于今年五月底,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成功抓獲。

           

          撞庫,是黑客圈的術語,即:網絡黑客將互聯網上已泄露的賬號密碼,拿到其他網站批量登錄,從而“撞出”其他網站的賬號密碼。

           

          據當事人交代,其通過編寫大量撞庫代碼,對目前較熱門的社交平臺進行撞庫攻擊,從而獲取大量賬戶信息。再用這些賬戶,承接點贊刷單發布廣告等工作,短短兩個月獲利上百萬。

           

          為了防止再次收到撞庫攻擊行為,字節跳動通過安全系統,對疑似被盜賬戶設置了短信二次登陸驗證,以確保賬戶安全。

           

          「小結」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各平臺上的個人賬號,成為了黑客們挖掘互聯網金礦的工具。

           

          為此,近幾年,黑客們對「撞庫攻擊」的玩法尤其著迷,這是一種類似于靠著「碰運氣」來牟取暴利的方式。撞庫得來的賬號大多是「清白」賬號,這些賬號都具有較高的利潤空間。

           

          在「流量為王」的當下,這些「清白」賬戶無疑是最能夠收買人心的良藥。因此,黑客們們除了通過暗網賣掉手上的賬戶外,自己也會利用賬戶流量,承接刷單點贊等灰產活動。

           

           

          做號集團再現風口

           

          「事件經過」:一篇稿子凈賺上萬

           

          今年三月,圈內一知名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表了名為《河南女孩露露給我上了一堂七萬的課》的文章,文章中講述了自己企鵝號被盜的經歷。

           

          一個網名為露露的河南人將其賬號中的主要信息都做了更改,并用其賬號,平均每天至少發五篇娛樂八卦的文章,經統計六十天收益高達7.5萬。

           

          「小結」

           

          近年來,自媒體盛行,各內容平臺為了留住流量,斥巨額補貼,以此來激勵各內容創作者的積極性。但是事與愿違,很多自媒體表示,自己好像沒有沾到半點福利。其實,巨額補貼很多都流入了做號集團的手中。

           

          平臺補貼大多是根據內容瀏覽量來進行計算的,即瀏覽量越高,收益也就越高。在這個獎勵機制下,讓很多做號集團有了牟取暴利的機會。

           

          這些做號集團大多先購買獲取大量被泄露的個人信息,然后通過「撞庫」竊取個人的郵箱賬戶,以此開始了洗稿寫作生涯。

           

          他們通常會雇傭兼職寫手來進行洗稿,以在校生、全職媽媽或是想要賺取外快的上班族。兼職寫手大多是在群里領取相關任務,價格通常在千字十元左右。

           

          為了賺取更高的流量,洗稿的內容大多集中在娛樂八卦、豪門秘史等方向,利用明星效應、讀者的窺私欲,再加上讓人血脈僨張的標題和似是而非的內容,獲取不菲的瀏覽量。

           

           

          有業內人士曾大膽猜測,「做號集團」與內容平臺是一種合謀共生的關系。

           

          對于一個寫作嚴謹的自媒體人來說,一天五篇的更新速度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做號集團可以。他們通過洗稿等無腦方式,迅速出稿,幫助天天快報、看點等內容平臺實現「每時每刻都有新內容更新」的可能,為平臺實現了導流。

           

          此外,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做號集團」除了「撞庫」外,還會與內容平臺共同「養號」,這其中還滋生出更多的腐敗現象,在這里就不加贅述了。

           

          總的來說,「做號集團」薅的可能并不是平臺,而是眾多潛心碼字媒體人的羊毛。

           

           

          羊毛黨與羊,傻傻分不清楚

           

           

           

          「事件經過」:戲劇化反轉

           

          今年雙十一來臨之際,一個看似普通的天貓商家被送上微博熱搜。

           

          11月7日,天貓平臺上的一家名為果小云旗艦店的水果網店,錯將臍橙價格寫成「26元4500斤」。在一時間,B站UP主路人A-的帶領下,一群被聞風而來的羊毛黨們,瞬間薅出了700多萬的訂單。

           

          事發后,店家第一時間貼出公告,懇求買家取消訂單,不要投訴,放自己一條生路。

           

          但這些羊毛黨真正想要的并非是那4500斤的橙子,而是「白嫖」店家發不出貨后的「賠償金」。為了讓所有人都能成功的「白嫖」,群主、管理員等羊毛干部,還會發在群中發送各種薅毛的步驟教程。

           

          最后,果農被薅羊毛的事件上了熱搜,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得以善終——店鋪重新開張,許多網友前來購買支持。

           

          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沒想到卻出現了一個反轉:有業內人士向媒體爆料,自己的店內信息遭到果小云旗艦店的抄襲,且其背后的運營人與一家專營「無貨源店群」的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剎那間,果小云的「漏洞式營銷」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質疑,誰是羊?誰是羊毛黨?

           

          「小結」

           

          很多商家為了沖銷量,常采用薄利多銷的方式增加銷量。久而久之,這種常規方式,不再能引起大批網友的注意,于是「漏洞式營銷」便誕生了。

           

          他們打著「漏洞」的幌子,利用網友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做促銷,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發放消息,引來羊毛黨的注意。其實很多「漏洞券」、「無門檻優惠券」都是商家為了銷量,自己放出的消息,致使很多「不太聰明」的羊毛黨成了真韭菜。

           

           

          騙保高端醫療險

           

          「事件經過」:與醫生、保險代理人一起騙保

           

          隨著國內高端醫療險的普及,這類產品也遭到了羊毛大軍的侵襲。

           

          高端醫療險一年的保費大概在1萬到3萬之間,有些甚至高達10萬。有保險從業者表示,按照現有的條例,對于受益人來說,若保費一兩萬,要用到一兩萬才算是撈回本;三四萬才算賺了。于是在此特殊機制下,滋生出了許多羊毛黨。

           

          為了薅羊毛,許多人稍有不適就去醫院,「一年五十次」的高頻,不得不讓人起疑。有業內人士稱,為了牟利,醫生、保險代理人等相關人員沆瀣一氣,協助病人一起騙保。

           

          有些保險條例甚至包含了眼鏡等項目,有資料顯示,有的用戶會去配一副數萬元的昂貴眼鏡,然后找保險公司報銷。

           

          此外,還有消費者特定的時間點,如0到3歲是嬰兒的疾病高發期,許多家長會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投高端醫療險,但是過了年齡之后就不在續投,致使保險公司很難從中謀取利益。

           

          「小結」

           

          醫院往往會站在病患的角度,選擇與保險公司站在對立面;保險從業人員則是為了獲取高端客戶的信任、分紅,紛倒戈協助用戶騙保。由此看來,保險公司儼然成為了弱勢全體。

           

          面對漲勢兇猛的羊毛黨,保險公司首先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調整保險條款,整改漏洞:為了避免天價眼鏡等產品,保險公司設置不同品類的價格上限;為了避免消費者對于特定時間點投保,保險公司要求給孩子投保必須捆綁一個大人等防范措施。其次,對于有明顯詐保行為的消費者,實行必要的監管制度——不予續保、只賠一半等調理。

           

          但是,這些「堵住漏洞」的強硬措施,也必然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高端醫療險的銷量。畢竟,在國人眼中,保險依舊只是一個理財方式,而不是應對風險的必要手段。

           

          總結

           

           

          上述的這些「薅羊毛事件」,還只是國內黑灰產的冰山一角。但是,也不難看出一個規律:大多是由于「個人隱私數據泄露」而引發的事件。

           

          因此,在這個幾乎沒有「個人隱私可言」的當下,網絡黑產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企業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那么在科技發達的當下,如何避免被羊毛黨圍攻,成為了各企業舉辦慶典、促銷等活動時,不得衡量的重要問題。

           

          其一,抬高活動門檻,完善活動流程、規則。

           

          達到某級別后方可參加互動,降低消費者白嫖后「卸載」的可能;活動中盡量減少現金、產品等作為獎勵,并控制每日活動預算上限。減少黑客黨們大肆掠奪現象的出現,從而減少損失。

           

          其次,增加審核算法,減少操作錯誤。

           

          活動時上線的優惠券等環節,盡量多反復檢查。設置較為合理的算法機制,經過多方審核后,減少價格、技術等方面的漏洞。

           

          最后,過硬的技術手段。

           

          如今,許多企業都有專門的技術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檢測,從而確保用戶信息的可靠性,一次避免「潛在羊毛黨」的混入。

           

          但是利益當前,有些安全用戶還是會屈服于誘惑,演變成「路人」式羊毛黨。因此,各平臺的活動內容是否合理,是毫無疑問的重中之重。

           

          畢竟,「橘子滾到腳邊,你撿還是不撿?」沒有標準答案。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