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類APP該如何推廣?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5年前

          姑婆說:前段時間一個叫快手的APP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令人不得不感嘆并不是“城會玩”,“農更會玩”!那從姑婆的視角來看的話,除了感覺比較奇葩,更想去探究的是農業APP的推廣之道,那此類農業APP究竟該如何推?看看今天這位作者怎么說~

           

          本文作者張建中,2005年步入農業行業至今,歷經飼料、農藥、農產品等多個企業,其中從2010年開始全面轉型農業+互聯網,先后運營過淘寶(蘋果)、天貓(紅棗)、QQ商城(山藥)、山藥門戶網站、城市生鮮網站、行業電商平臺(畜牧/農資),致力于農業+互聯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扯扯農業APP的定位,做個鋪墊:

           

          一、定位

           

          根據核心業務,可以將APP分為信息類、社交類和電商類,其中信息類包括了資訊類、問答類、論壇類和工具類,這四者都屬于信息類,只是側重點各不相同。

           

          其實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來判斷一個APP到底是信息類、還是社交類,亦或是電商類。有些APP相對純粹一些,例如農一網APP就是純粹的電商類APP,還有很多APP其實是兼有信息類、社交類和電商類三類中的兩者或三者,例如一畝田APP就兼有信息和電商,我會種則是以信息(問答)為主,兼有少量的社交成份,而我們最常用的微信則是以社交為主的、信息為輔、兼有交易的APP。

           

          每個APP都在不斷地發展,例如水果邦,就開始增加社交方面的功能,從純粹的信息類(論壇)逐步向信息+社交發展。所以我們的舉例都是以當前的APP版本進行瞎扯。

           

          相對而言,信息類APP的門檻較低,所以很多APP和網站一樣,在剛上線時都以信息類主,之后再逐步地增加社交或電商成份。社交類APP則往往更多地考慮目標人群的社交需求,例如紛享銷客,其實就是在社交APP的基礎上,結合了企業的內部管理而形成了專注于企業管理的APP產品。電商類APP既可以是純粹的電商應用,也可以融入信息和社交元素,例如淘寶APP上,也開有社交元素,即淘友。

           

          在當下和未來3-5年,互聯網最大的機會是行業+,根據行業人群的需求(信息、社交、網購)進行商業設計的話,就需要APP兼有信息、社交和電商,豬易通就是這樣的一款APP。它是基于豬e網(養豬行業門戶網站)而發展起來的,在資訊的基礎上,融入了社交和電商功能,成為三位一體的APP。

           

          二、農業類APP要注意的兩個行業特點

           

          老張從事農業十來年了,深刻地感受到農業行業的APP需求十分旺盛,幾年來也出現了大量的涉農類APP。老張認為既然是涉農,那么就要充分地考慮農業的特性——地區性和專一性。

           

          農業,即種植業,按大類可分為糧食類、油料類、蔬菜類、果品類等多個類別,再細分則是蘋果、香蕉、水稻、茶葉、煙草、土豆等更多的細分。再加之農業不斷地呈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種茶葉的、種土豆的、種花生的、種柑橘的,都是長年種植,不會輕易發生改變,因此這些人群對信息、社交、電商的需求都有著明顯的穩定性和專一性,也由此催生了諸如葡萄協作網、福達花生網等行業性的互聯網平臺。

           

          農業是有著極其強烈地區特性的行業,即使同樣是葡萄,不管在品類、種植水平、病蟲害發生等各個方面,秦皇島和漢中、和大理等不同地區的葡萄都有很大的差異,對信息、對相關商品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農業類APP,不管是信息類、還是電商類都要充分考慮到地區性來設計。

           

          農業的地區特性和行業專一性相結合,就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狀結合——既分地區又分小類。目前老張所知道的,田田圈的APP實現了不同作物方向的信息設計、農醫生做到了作物細分和地區并行的問答設計。

           

          一畝田是農產品大宗交易平臺,從伊始就十分重視農業細分類目的設計,在已經開始向社交方向發展的過程中,老張建議更多地融入地區性的設計策略。

           

          重視行業特性的結合,是為了讓行業用戶更加便捷地獲得信息和商品,用得越順手就越想繼續用,APP的卸載就會減少。要知道APP的安裝成本遠遠大于PC端的登陸,所以不斷地與行業特性結合,就能夠不斷地減少推廣成本。

           

          互聯網玩的是連接,一個+一個再+一個嘛,充分地結合行業特點才有可能整合到更多的資源,共同推動發展,說白了就是設計一個功能滿足一類人群的需求,然后這類人就會帶來更多的推動力,降低平臺自己的推廣投入。例如微信公眾號滿足了很多企業免費“群發短信”的需求,所以不少的企業都紛紛地要求員工多用微信——多轉發企業自己的廣告,要知道當年騰訊的大兒子QQ,可是被不少企業明令禁用的。

           

          三、農業類APP的激勵

           

          要提高用戶的活躍度,要靠名或利來刺激。利,廣義的利是指解決用戶的現實性需求,解決各種問題,獲得經濟收益等等。除了利之外,還有名,包括各種等級、稱號,例如QQ的星星、月亮、太陽和皇冠的級別,百度貼吧中的各種頭銜——貼吧允許吧主設置本吧的會員級別頭銜,當然還有各種虛榮心——在互聯網這個虛擬的環境中滿足一些人在現實中無法獲得的虛榮心——請參看各個網紅在直播平臺上的盈利模式。

           

          對于農業類APP的會員級別,要充分結合農業行業特點,例如針對農技師和農資商類會員,可設置全國級、省級、市級農技師(農資商)等大級別,每一級還可分AAAAA、AAAA、AAA、AA等小級別。對于農戶,則可以按作物進行細分,例如蘋果延安AAAAA種植戶、花生河南4星種植戶、番茄新疆金鉆種植戶等。

           

          這些級別對應著相應的積分,以及積分獲取規則,將會員的質量以一個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供關聯方選擇。

           

          對于平臺電商類農業APP、或打算將來涉足平臺交易的APP,更應該重視等級的設計。大家可以想想,淘寶有了店鋪的心、鉆、冠級別,是不是很方便買家判斷店鋪的質量了呢?

           

          對會員的名譽激勵除了會員等級之外,農業類APP還可以授權系統榮譽。例如邀請科研院校或知名企業的農業技術人員,擁有官方專家稱號,激勵這些外部人員主動與會員互動,提高平臺的技術力量。

           

          上文提到的地區性交流群群主身份,就相當成為了當地某類作物的帶頭人。或許原來某個會員就是當地的帶頭人,但是并沒有一個形式對他進行認定和表達,而諸如煙臺蘋果技術交流群群主成為了他的身份認定,這可是一個花錢買不到的榮譽呀。

           

          為什么要重視與行業的結合呢?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是為了提高用戶的體驗,其實也是為了降低推廣成本——用戶體驗好了,活躍度和粘性會提高,流失率自然會下降,就不用周而復始地去抓用戶了,要知道用戶可是很貴的,而做農業的往往都是窮鬼(即使不是窮鬼,省錢也是必須的)。這樣一說,大家是不是會更重視這一點了呢?

           

          四、農民社交

           

          社交是網民最主要的行為之一,實際上農民的互聯網社交潛在需求性更強,尤其是新型農民希望能夠結識到更多的農技人員獲得更多直接的農技支持,也希望結識更多的農產品銷售人員,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農產品銷售。老張在2012年用短短的十幾天將自家產的8000多斤溫縣山藥銷售一空,就是憑借大量的同學、同事的轉介紹完成的。

           

          我們的社交大多起始于地緣和血緣的先天關系,和同學同事的后天關系,其中后天關系的可變性最大。根據中國互聯網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社交用戶中,具備中等教育程度的群體規模最大,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社交網民占比分別為35.8%與31.3%,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占12.4%。學歷越高,同學、校友的數量自然越大,在工作中接觸到的同事和參加社會活動也更多。而我國農民大部分的學歷是初中、高中/中專/技校,所以說農民潛在的互聯網社交需求更大。

           

          據老張的了解,目前還沒有一款以農民社交為主要應用的APP出現,這恰恰是一個巨大的空間。而像一畝田、農管家、農醫生、我會種等APP已經開始逐步加大社交功能的設計,希望他們能夠在社交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好。

           

          為什么要設計社交功能?其實還是為了降低推廣成本。因為社交是一種本能需求,數據也顯示社交類APP的粘性僅次于新聞類,遠大于電商類。信息和商品往往是在有需要的了才會去尋找,而有了社交功能之后,用戶就多了一個打開和登陸APP的理由,APP上的信息和商品就多了展示的機會,而這些展示成本則可以忽略,所以社交功能將大大降低信息和商品的推廣成本。微信之所以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最大流量入口,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對于農業類APP而言,哪怕是為了節省推廣費用,也應該重視社交類元素的設計。

           

          微信上有很多的地區農業交流群,如**省瓜類交流群,那么農業APP在設計社交時增加群組功能(目前農管家已經實現了)。在群組設計時,老張建議由系統生成各個地區的主流農產品交易群,例如設立河南溫縣山藥交流群,由當地的農資商或代辦或農技師來競聘群主,既提供了當地的行業交流,又幫助了農資商/代辦/農技師整合當地種植資源,并逐步培養出當地的合伙人。

           

          五、斗地主在農業APP中的重要性

           

          斗地主在農業APP中的重要性是不是也是能降低推廣成本,能省錢?

           

          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用戶,然后賺更多的錢!不能耍流氓嘛。

           

          先看看互聯網中心的報告。

           

          網絡游戲是城鄉網民使用率差距最小的互聯網應用。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網絡游戲用戶規模為9637萬,較去年底大幅提升了16.8個百分點【所有互聯網應用中增幅次最大】。農村網民網絡游戲使用率為54%,較去年增加了7.3個百分點,僅低于城鎮網民使用率3.3個百分點。

           

          農民以前不是不愛玩網游,而是條件不具備。2015年的數據還沒有發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增長幅度還會增加,因為農村的娛樂環境相對城市來說,差太多了!這也是為什么非誠勿擾這類趣味性十足的電視節目在四五線城市和農村的收視率遠遠大于一二三線城市。

           

          在農業類APP中設計游戲時,老張建議只有一個斗地主就可以了。原因有四:

           

          一呢咱不是專門做網游的,主要目的是吸引用戶、增加粘性。而斗地主是應用最廣泛的游戲之一,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會玩,根本不用學,打開手機就會,不像什么消除呀、連連看呀,雖然也簡單,但是農民還得學。

           

          二來斗地主是需要參與人數最少、趣味性又較高的小群體游戲,不像那些大型對戰類游戲需要找很多人才能玩。

           

          三是斗地主對參與者的操作要求低,像那些碰撞躲避類游戲,對操作的敏感度要求高,而農民年齡相對較大,用觸摸屏不像年輕人小鮮肉那么熟練,再者手機屏畢竟小,游戲界面不亦過大,所以斗地主最合適。

           

          四呢,因為老張在所有的網游中只會玩斗地主,哈哈!

           

          與其他游戲不同,在農業類APP上設計游戲(斗地主)時,要考慮到農業的地區性和專一性,才能進一步節省更多的推廣成本。

           

          斗贏熟人所帶來的成就感遠大于陌生人,所以必須要設計地區性,而且要深入縣、鄉、村,距離越近成就感越強。

           

          融入農業專一性的設計,完全是出于社交的需要。農民在很多時候的主動性是不夠的,雖然他們也清楚自己很需要多認識一些同行,但是一來沒有機會,二來沒有勇氣。而在斗地主的設計上增加專一性,種蘋果的加一個蘋果標簽、種蔬菜的帶一個蔬菜的標志,這樣就方便農民去“勾搭”同行,以斗地主為契機,讓他們產生一次互動。

           

          人都是有惰性的,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發現需要某些方面的知識,農民也一樣。所以游戲的設計就是讓農民在還不需要資訊的時候、不需要采購農資的時候,就安裝了我們的APP,通過玩游戲,強化對我們APP的印象,這樣當他們需要資訊和農資的時候,自然就第一個想到了我們的APP。

           

          再加上斗地主對社交的促進,就更能增強農民對我們APP的粘性。這樣是不是就能夠大幅降低推廣成本了呢?

           

          六、視頻在農業APP中的重要性

           

          “啥?農業APP上要掛視頻?那多費流量呀,農民舍得嗎?”,有圖有真相:

          首先,感謝愛奇藝為我們提供了視頻在手機和PC端的播放數據,其他視頻平臺都沒有此項功能。

           

          這些手機端的播放會不會都是用WIFI看的呢?對此,老張不反駁,只說兩點,一呢要知道農村的WIFI肯定要少于城市,至少沒有什么公共WIFI;二呢家里裝有WIFI的肯定裝有寬帶,而裝有寬帶的肯定有電腦,那么有電腦還用手機看視頻,通常不大合乎邏輯吧?農民在自己家里肯定不需要像我們偷摸地用手機連上單位的WIFI看韓劇吧?所以老張大膽地猜測,絕大多數農民是在用自己的手機流量看視頻!

           

          為什么農民愿意花錢看視頻?我不知道有沒有農民愿意花手機流量看韓劇,但是至少數據說明了對于農業技術類視頻,他們是舍得的。

           

          分析原因有四:

           

          一是這些農民太匱乏農業技術了,很多農民都是初中高中畢業,甚至是小學文化水平,你讓他們去看農業書籍,可能看不懂,有些字可能都不認識。

           

          二是農民除了參加農資商搞的推廣會之外,還有哪些途徑能學到實用的農業技術呢?好像沒有。

           

          三是視頻展示的效果更好,通過網絡、報紙、書籍、推廣會確實能學到一些農業技術,但是都不如視頻形象。

           

          四是農民能拿著手機在田里進行比照。

           

          再看看互聯網中心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為1.09億,年增長率為12%。與城鎮網民網絡視頻使用率下降不同,農村網民網絡視頻使用率比去年提高了5.9個百分點。

           

          來一個真實的例子吧。看看農管家視頻截圖。

           

          【對于這些數據,大家可以質疑,但不是否定,即使有刷數據的可能】

           

          這些都說明了農業類APP上的視頻需求是完全存在的,而且會呈逐步增加趨勢。搭建視頻平臺要耗費大量的銀子,所以可以與第三方視頻平臺合作,即使第三方視頻平臺會在視頻中加廣告也沒啥,農民不差那幾十秒時間,而且如果咱的APP裝機量足夠大,就可以跟視頻平臺談廣告分成,又多了一筆收益,嘿嘿。

           

          融入了視頻功能之后,農民將能夠獲得更加優質的信息,這個用戶的留存率就更高了,能繼續節省推廣費用了。

           

          視頻的價值還可以繼續延伸!農民需要優質的農技視頻,咱們就多找一些,或者自己錄制。在自己錄制的時候插入一些合作企業的廣告,收點贊助費,慢慢搞成網農TV。

           

          如果不愿意自己錄,那就鼓勵農資商將各種推廣會、產品技術會錄下來,上傳!只是這樣的視頻質量就不好保證了,關鍵是也收不到企業的贊助費。更可怕的是,如果你的視頻質量不好,農民不喜歡,可就要流失掉了呀!要知道農民可是花手機流量來看視頻的呀!給農民省點錢吧,搞點質量好一些的視頻,自己也能賺點企業贊助費,最關鍵的是這樣還能為電商做鋪墊……。

           

          七、商品交易在農業APP中的設計

           

          咱費了半天勁,圖的是賺錢,可是只賺廣告費、增值服務總有點少呀!所以還是要考慮賺交易的錢。農民的剛性需求是農資,所以先要考慮如何讓農民在咱的APP上購買農資。

           

          根據互聯網中心的報告,農民對網絡的信任度遠遠低于城市網民,這跟學歷、收入沒關系,主要是用得少!老張2004年在淘寶上買二手手機,沒收到貨的時候也是忐忑不安。

           

          如果大家也有大把的銀子,那就投入大量的宣傳費用,直接培養農民對APP的信任,學花錢買時間——農一網2015年燒了5000多萬的主要原因,在短時間內培養起農民的信任。

           

          如果你不想燒這么多錢(也可能是沒這么多錢),那就只能多花點時間、多花點心思,通過之前的信息呀、社交呀,慢慢地就培養起農民對咱APP的信任,讓農民敢于下單。

           

          農藥是特殊的商品,需要物-技結合,所以要考慮到技術的支持,說白了,得讓農民知道自己需要買什么藥、知道怎么用才不會有問題,所以要結合信息和社交進行設計……鑒于篇幅,在此就說細節了。

           

          任何一家電商網站,不管是平臺式還是自營式,對流量的渴求永遠都是欲壑難填!而通過上述的設計,將能大幅降低流量成本,要知道流量支出一直都是京東最大的支出之一。

           

          八、農業類APP的推廣活動

           

          1、目的

           

          老張認為互聯網類的推廣活動的目的無非是四個:拉新(增加會員注冊量)、增活(增加活躍用戶數量)、促銷、推新(推廣新產品或新業務),沒有傳統的宣傳推廣活動總是強調的知名度,因為知名度是無法考量的。

           

          在考量這4個指標的時候,要注意均衡度,即盡可能緩和28原則。例如,搞了一個活動,帶來了10萬個新會員,其中10%的會員下單了,即1萬個有效會員,共產生了100萬的交易額,但是支付金額最高的5個會員占了60%的比例,那么這個活動整體上就不能算好,很簡單,客大欺店。各類產品的交易數據也要注意28原則的緩和。

           

          2、活動

           

          各種燒錢手段就不扯了,咱們今天主要是講如何省錢,所以要多說說軟性方法,搞活動!

           

          一場好的營銷活動,往往能夠同時實現拉新、增活和促銷或推新。例如2015年在全國植保會期間,農一網搞的第二屆農資電商光棍節,在活動期間,不僅會員注冊量增幅超過了100%,而且轉化率也超過了40%,再加上老會員積極下單,使得在短短48小時內,就實現了1347萬元的銷售,幾個新品也取得了數十萬元的交易。

           

          案例展示。在農資中,建示范田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推廣手段,通過組織觀摩會、田間插標牌等,都是案例宣傳的方法。借助互聯網,除了進行廣泛的傳播外,還可以搞比賽,讓案例展示更加有趣。

           

          鼓勵會員在商品交易完成后進行評價,也是一種“現身說法”的宣傳辦法,尤其是對于新產品,意義更大。有些網店主,在上了新品后,往往會找一些朋友、或老客戶來“刷”幾個真單、真評價,為的就是幫助新品打開銷量。

           

          基于上文的社交和游戲,可以搞一個斗地主大賽,看誰是最牛地主和最牛農民,先是村里初賽、然后是鄉里復賽、再是縣里、市里、省里復賽和全國決賽,一桿子搞上半年!通過活動的趣味性和物質(精神)激勵,在短時間內吸引更多的人下載APP、注冊會員。通過多輪次的比賽,讓會員在短時間內習慣APP的操作,并引導會員使用更多其他的功能。

           

          諸如一些評選呀、比賽呀、投票呀、征集呀都是很常見的推廣活動。咱們農業類APP可以搞蘋果王大賽、最牛農人比賽、最好農資商評選等等,總之一句話,能吸引農民的主題都可以搞,線下搞活動,線上廣泛宣傳。

           

          3、傳播

           

          不管是信息,還是社交功能、還是商品、還是活動,都需要傳播,才能有更多的人知道、看到、用到,所以傳播是推廣的核心。

           

          隨著各種傳播途徑的不斷發展,可供選擇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難,所謂去中心化嘛。

           

          A.媒體

           

          大部分媒體對農民而言,影響力十分有限。因為發行的問題,幾乎所有的紙媒都無法對農村產生足夠的影響力;電視媒體因為電視載體的獨占性、瞬間性、單一性對農民無法產生更多有深度的影響,更多是知名度的提升;廣播在目前主要覆蓋到老年人,車載廣播對農民的影響也很有限。

           

          一句話,目前沒有哪一個媒體能夠做到很好地對農傳播,而且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的第一角色已經不是信息傳播者,而是信息發布源!商業網站流量巨大,但是都沒有新聞采編權,所以只能轉發媒體的信息,再加之媒體相對而言,其公信力較強,所以在互聯網時代的媒體推廣更多是媒體+互聯網的組合。

           

          企業完全可以在后面推動媒體信息在網站的轉發,例如農一網與農林衛視合作了《農一網農》這一兼具公益和商業的欄目,就將每一期節目的視頻上傳到騰訊視頻上,通過微信、QQ進行廣泛傳播,甚至有幾期還被騰訊視頻收錄入精品視頻庫,獲得了更多的免費流量。

           

          B.網絡傳播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為傳播帶來了更多的方式。常見的網絡傳播就不浪費太多的口舌,不過強調一點,手機端,尤其是WAP網站(手機網站)的重要性。

           

          智能手機是農村重要的上網工具,而且也是APP的安裝載體,所以在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一個APP都有一個對應的WAP網站。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更加快捷地從搜索引擎和各種推廣中獲得更多的流量。

           

          WAP網站可以直接被手機打開,其便捷性遠遠大于APP,因此WAP網站應該成為APP的一個體驗、一個預演、一個緩沖。用戶先看到WAP網站,知道了網站的價值之后,再安裝APP就成了水到渠成。也可以采取WAP+微信公眾號進一步獲得穩定的流量,同時降低APP的直接安裝成本。

           

          對于信息類農業APP,WAP網站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這類網站因為暫時沒有更多的收益來源,或者就是在100%的燒錢中,節省推廣成本更顯得重要。再加上信息類網站上的大量內容更是搜索引擎的最愛,有了WAP手機網站之后,只是做好SEO,就能獲得比社交和電商類WAP站更多的免費流量。

           

          實際上對于淺交互的農業類網站,WAP網站完全可以滿足業務需要,從而成為主要的互聯網載體。例如農一網從上線伊始就十分注重移動互聯網,先后上線了安卓APP、蘋果APP,更上線了行業首個觸屏版H5平臺(即WAP手機網站),與此對應的是,手機端的交易量占比不斷攀升,而WAP在所有的手機端(WAP+安卓+IOS)中占據了超過7成的比例。

           

          C.個人傳播

           

          現在特別火的網紅,就是個人匯聚了大量的關注者,成為一個新的流量源和傳播者。其實我們每個人因為社交都有或多或少的流量,互聯網對這種流量進行了更好地組織和利用,例如朋友圈已經成為公眾號消息的閱讀第一來源,擁有千萬粉絲的大V發一條消息都會有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的閱讀。

           

          個人傳播的另一點,在于線下,人們在聚會、交往中都會不經意間傳播大量的信息,而這一點對于農業APP而言意義尤為重大。

           

          上文我們提到了,沒有哪個媒體能夠更好地覆蓋到農村,而互聯網在農村的滲透又不足,因此個人傳播就成了雖然緩慢但更持久的方式了。

           

          農村是熟人社會,農民往往受周圍人的影響巨大,所以農業類APP對社交更應該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個人傳播。在面向農民的個人傳播一定要選擇好種子農民,村干部、種植能手、商店老板、村里的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等都是最佳的種子農民,要想辦法抓取他們。

           

          還有一類人群不可被忽視,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這些人對互聯網的接受度很好,而且也好抓取,讓他們將咱的APP傳遞到農村也是一個好辦法。當然,面對這類人群的策劃要找好切入點,否則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D.產品傳播

           

          在老張的眼里,產品是最好的廣告,產品也是最好的宣傳和連接,所以對于農業APP而言,完全可以考慮如何借助農資產品實現更快更好的傳播。選擇一些通用性廣、貨值不高的農資產品,在包裝上印上APP的宣傳內容,以較低的價格銷售、甚至免費在農村發放(會員限量領取)。

           

          至于農資產品如何低價銷售或免費發放,則可以考慮尋找合作方,或直接雇人(對發放進行監管)。說到這里的時候,假如合作方或雇的人將農資產品據為已有,加價銷售怎么辦?老張說,只要他能加價賣掉也行,總之只要產品最終到農民手里了,這個宣傳也就達到了,再者水至清則無魚,總有幾個漏網之魚。

           

          E.自辦報紙

           

          我們必須承認,紙質閱讀物比電視和廣播持久更性、比網絡更便利、比戶外廣告信息量更大、比現場活動更具有擴散性。所以在廣播、電視、網絡出現之后,報紙和書籍依然存在。

           

          而報紙之所以沒有在農村形成強大的影響力,主要是發行和價格問題。而目前的物流已經完全可以覆蓋到縣,只要打通了縣到鄉村的傳遞,免費的報紙就完全可以擊穿農村,從而成為農業APP最好的推廣工具。

           

          發行如何解決?其實借助農資流通渠道完全有可能實現這一目的,當然前提是這份免費報紙必須有一定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免費報紙+農業APP極有可能成為最完美的組合——免費報紙在農村開路,農業APP在后面收割流量,通過運作讓流量價值最大化。

           

          九、線下支撐

           

          不管是信息類APP、還是社交和電商類,不管從推廣意義還是運營需要,都要重視線下的建設,農業必須線上線下兩條路走路。但是老張不建議自建線下支撐體系,倒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所謂大家一起干,大家一起賺。

           

          對于農資電商類APP,尤其是農藥,商品本身是標準化產品,但是使用時卻又是差異化產品,與衣服是完全相反——衣服是商品本身是差異化產品,但是使用時卻是標準化的,都是穿!所以農資類商品在理論上完全可以自營(像農一網和京東種子),但是如果沒有線下的支持,那么這個產品將無法得到很好地使用,繼而就會壓制農民的自主選購的欲望。

           

          在設計線上線下的模式時,可以這樣考慮:你有什么你缺什么,然后選擇目標合作方,再考慮這些目標合作方有什么,又需要什么,如果目標合作方需要的恰恰是你能滿足的,那就OK!在這里切忌,意淫出一些需求,或者是被一些偽需求、表層需求所迷惑和指引,那就有可能從根上偏離了方向。

           

          這個線下支撐點,既是商品的中轉庫,又是售后服務的供應商,還是信息的收集+發布人、承擔+分流者,更要是當地農民“主心骨”。說白了成為地區性農業綜合服務商,而互聯網就是要更快地催生出這樣的服務商、并服務好這些服務商,一起服務好千千萬萬個農民。

           

          農業APP也好,農業+互聯網也好,都是企業各個單位密切配合的一件事。策劃好方案,找到合適的產品,IT進行完善的實現,倉儲物流等支撐體系把流程執行到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到預期,中間有任何一個環節掉鏈子,整個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扯了半天,其實全部圍繞著一個問題——如何讓更多的農民知道、用到咱的APP,對于信息和社交類APP這就夠了,但是對于電商類就只是開始。用戶是否能夠很方便地找到想要的產品、并且相信這個產品,價格又合理,在下單過程中不卡殼,下單后能較快地得到商品,而且還會用,用了之后效果還不錯,這些都與推廣沒有關系,但是卻直接決定了推廣的結果——交易額。

           

          互聯網能夠對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匹配,讓資源的價值發揮到最大,所以互聯網對我國落后的農業而言,意義更大!這中間也有巨大的商機,很多企業和個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和摸索。

           

          農業+互聯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以更大開放地胸懷、與更多的人和單位合作、調動各個環節的內在積極性,才有可能做好一個農業+互聯網項目!

           

          有興趣交流的請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