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干貨:普通人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信息分析能力?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5年前

           

          今天文章的緣起,是前不久的“權健事件”。

           

          我讀完了所有的報道,深深感到思維方式有時候真的能夠決定命運。因此我寫下這篇文章,想從信息分析的角度入手,幫助大家提升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再輕易上當受騙。

           

          我做咨詢的時候,面臨最多的工作就是去了解一個陌生的行業(yè)。這和我們去理解一個新概念,掌握一個新知識,研究一個新領域都是一樣的道理。而這其實就是信息分析。它通常有3個重要步驟:信息搜索,信息解讀和信息運用。

           

          下面我一一來介紹。全文3519字,閱讀需要6分鐘,絕對物超所值。

           

          1. 信息搜索:篩選和精簡

          做信息搜索,最頭疼的問題其實并不是去哪里找信息,而是哪里的信息最靠譜。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fā)達,如今沒有什么是網絡上找不到的。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么多信息渠道攤在你面前,要是一個個點進去看,花費的時間不亞于看一本《十萬個為什么》。

           

          比如去年區(qū)塊鏈概念火爆的時候,網絡上關于區(qū)塊鏈的討論就有上百萬條。普通人看到絕對是一臉懵逼,什么哈希算法,token,公鏈,每個概念都有不同的說法,光去判斷誰對誰錯就夠你煩的了,哪還談得上去深入分析。

           

          那么比較高效的做法是什么呢?這里分享一個方法,叫:

           

          搜索引擎找垂直渠道,垂直渠道找專業(yè)信息。

           

          搜索引擎很好理解,百度,搜狗,甚至谷歌,都是唾手可得的搜索引擎。垂直渠道解釋一下,就是專注在某一特定領域,只發(fā)布該領域相關信息的平臺。

           

          比如汽車之家,就是汽車類的信息平臺;

           

          丁香醫(yī)生,就是醫(yī)學類的問診咨詢平臺;

           

          寶寶樹,就是育兒類的交流平臺......

           

          相對于搜索引擎而言,垂直平臺的信息更專業(yè)和豐富。

           

          因為聚集在這些平臺上的,都是對某一類信息有一致需求的小范圍人群。這就導致該類平臺的運營思路,是提升自身的信息專業(yè)度。只有這樣才會獲得用戶的認可。

           

          這個很好理解,如果汽車之家上的編輯們本身就不懂車,那它不可能吸引想要買車的人群。

           

          但搜索引擎不是這樣。它的思路是“我什么都有”,而不是“我什么都懂”。

           

          搜索引擎服務的是最大范圍的網民,它關注的是信息基數,而不是信息質量。所以搜索引擎上面的信息經常良莠不齊,廣告橫飛,你很難判斷哪一個是有真材實料。

           

          但搜索引擎的好處在于,正是因為它“什么都有”,我們可以在搜索引擎上先找到專業(yè)的平臺,然后再去這些平臺上找靠譜的信息。這是一個不斷刪除篩選的過程。

           

          比如我想知道“癌癥的治療方法”。首先在百度上輸入關鍵字,然后大家請看首頁的第二條信息(如下圖):

           

           

          注意,第二條信息后面緊跟著發(fā)布這個信息的平臺名字:39健康網。

           

          這是垂直類平臺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即,平臺名字能讓人馬上聯想到這個平臺和什么有關。

           

          記住,這非常非常重要。

           

          緊接著,我們點進去看看這個39健康網的“長相”:

           

           

          不難發(fā)現,這是一個“癌癥腫瘤防治”的專題頁面。

           

          這上面有很多醫(yī)生對于癌癥防治的觀點和文章,包括癌癥是如何產生的,有哪些種類,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等等。我們只用在這上面繼續(xù)瀏覽搜索就夠了。無形中這就節(jié)約了許多時間。

           

          相反,我們回去看剛才百度搜索出來的第一條信息,它的來源網址如下:

           

           

          注意,這個網址的開頭是"baijiahao"。如果大家稍微了解一下百度的產品體系,就知道這是一個百家號的賬號。百家號是百度上的一個自媒體平臺系統,類似于微信公眾號。

           

          只要搜索一下百家號這個東西,就不難發(fā)現它是一個注重流量而非專業(yè)度的內容平臺。

           

           

          我們點進去看剛才這個百家號的文章,發(fā)現對于“癌癥的治療方法”,只有潦草的幾句話概述,既不完整,也不專業(yè):

           

           

           

          所以這個平臺,就是我們需要略過的信息渠道。

           

          以上就是對信息渠道的初篩。別看字寫這么多,實際上操作起來只要幾秒鐘。

           

          接下來按照這個方法,我們著重去篩選2-3個醫(yī)學類的垂直平臺,例如丁香醫(yī)生、春雨醫(yī)生甚至知乎上的癌癥專欄等,就能獲得關于癌癥治療方法的絕大部分信息。這都比搜索引擎上的信息質量要高,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判斷垂直類平臺靠不靠譜的時候,大家牢記下面兩點:

           

          a)看平臺名字:

          是否簡單粗暴,一看便知道它是干嘛的,它和什么話題相關?

           

          同時關注平臺的背景,通常在可信度上,政府官方>垂直機構>個人

           

           

          b)看平臺內容:

          是否及時更新?是否有數據支持?是否有資料引用來源?是否有權威論述觀點?觀點提出時的背景和條件是什么?有沒有局限性?

           

          更多關于高效搜索信息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我的一篇高贊文章:

           

          超實用干貨:別再用百度找資料了!高薪人士都是這么做的

           

           

           

          2. 信息解讀:分層和補完

          這是今天文章的重難點,我詳細來講。


          從咨詢顧問的角度來說,信息解讀才是最體現自我價值的地方。二手的信息誰都能找到,篩選信息渠道這個技巧,多練習幾次馬上就能掌握。

           

          但信息解讀不同,它相當于對信息的一次“加工再創(chuàng)作”。我們要根據目的,用結構化的思維將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提煉出最有用,最精煉的信息要點。

           

          具體如何去做呢?分為兩個步驟:分層和補完。

           

          還是以上面的癌癥治療方法來做說明:

           

          a)信息分層

          分層的好處,是將混雜在一起的信息分門別類整理好,讓人一目了然。

           

          打個比方,沒有經過分層的信息,和經歷過分層的信息,它們的差別就如下圖一樣:

           

           

           

          最常用的信息分層方法有兩種:表格化分層和線性化分層。

           

          表格化分層,是先將重點信息按照不同的屬性進行歸類,然后填入對應的表格中,進行歸納整理。

           

          例如下面這張表格,就是按照治療方法、適用情況、治療優(yōu)勢、治療風險四個屬性來將癌癥治療的信息進行歸類總結:

           

          結合我們前文篩選渠道得到的信息,先提煉出關鍵字句,再把它們填入這個表格里(如下圖):

           

          (以上信息基于網絡搜索。這里只介紹方法,尚未進行可靠性判定。)

           

          按照這個思路來整理,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第二種信息分層方法,叫線性化分層。即,按照事物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來對現有信息進行線形總結。

           

          最普遍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有時間規(guī)律(時間先后順序)和因果規(guī)律(起因,發(fā)展,結果順序)。我們可以用“魚骨圖”的形式將它們分別畫出來:

           

          接下來將搜索到的信息按上圖指示,依次填入即可。

           

          比如我們來整理癌癥病發(fā)的不同階段,以幫助我們更好去了解這個病情,就可以使用線性化信息分層(如下圖):

           

          完成了這些,我們就可以進入到下一步。

           

           

          b)信息補完

          這一階段的目的,是對已有的信息進行補缺和考證,從而提升信息的完整度與可靠性。

           

          信息補完的工作量,取決于我們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據目的再去查漏補缺。假如現在的目的是“深入了解不同的癌癥治療方法”,那么就要對每一種方法進行再挖掘。

           

          比如前面找到的幾個癌癥治療方法中,我們對“化療是否是最佳方案?”這一點尚存疑問。接下來就需要對這個信息點進行補完工作。

           

          按照下面這張圖的思路,去搜集關于化療的多方觀點,然后分別填入“正方”、“反方”、“中立”三個區(qū)域(如下圖):

          在填寫觀點的時候,記住要將每一個觀點的來源都標注清楚(比如來自某個專家,某個醫(yī)學文獻,某份研究報告等等),這些在未來可能會用到。

           

          完成了這些,還僅僅是信息補完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考證。這時就不要依賴于網絡,而是到現實中尋找真實的聲音。

           

          比如去醫(yī)院找相關方面的專家掛號咨詢,或者在一些醫(yī)療咨詢平臺上進行付費一對一咨詢,甚至有條件的話可以去詢問有相關經歷的患者等等。

           

          盡可能拓展自己的信息來源,這樣才能保證客觀公正。

           

           

           

          3. 信息運用:判斷和決策

          如果說前面的信息“搜索”和“解讀”,是對信息的結構化處理,更多依賴外界的信息渠道,那么最后這一步信息“運用”,就需要依靠我們自身的經驗認知來做出判斷和決策。

           

          到了這里,就沒有百試百靈的方法,告訴我們哪一個決策才是對的。因為每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當下所面臨的情景都不相同,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一位癌癥患者,可以通過前面的方法歸納整理出癌癥的相關信息,但是自己屬于哪種情況,接下來應該采取什么行動,這就因人而異了。適用于A患者的方法,未必就對B患者有用。

           

          雖然做決策的技巧難以統一和總結,但有一些提醒還是值得大家注意,最后分享三個:

           

          a)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

          我們在尋求解決方案時,最常見的錯誤,就是看到在別人身上有用的方法,覺得在自己身上也能起作用。

           

          這是一種片面的邏輯謬誤,它忽略了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你親戚家的朋友吃了什么藥治好了什么病,放在你身上卻不見得有效。

           

          切忌病急亂投醫(yī)。

           

          別人的案例只能做參考,不能代替做決定。多花時間研究自身所處的情景,有哪些共性,有哪些特殊性,有哪些限制條件,再去結合案例做判斷。

           

          b)所有決策都有風險

          物理中有個能量守恒定律,現實生活中也一樣。

           

          任何決策一旦讓你在某一方面受益,必將讓你在另一方面受損。這種零和場景廣泛存在于我們身邊。所謂最優(yōu)的決策,其實是風險最小的決策。

           

          所以哪怕你想出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也別忘了提醒自己想想它有什么風險,以及,你該如何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越是重大的決策,越需要謹慎。我自己的經驗,是在頭天晚上想到的東西,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再重新想。親測有效。

           

           

          c)養(yǎng)成科學思維

          什么是科學思維?用大白話說,就是所有結論都要經過嚴密的論證。

           

          養(yǎng)成這種思維習慣,你就不會被大忽悠騙到。遇到任何事,先不要看觀點,而是看得出觀點的過程是否嚴謹,是否以偏概全,是否有反例,是否只在特殊條件下才成立。

           

          做決策同樣如此,不要憑直覺,盡量用科學。千萬千萬,不要迷信那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的幸運案例。所有的概率在個體面前都毫無意義。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寫得有點多,為了方便大家回顧,最后畫一張總結圖: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用。

          -END-

          作者:張良計

          編輯:善小闌

           

          我們是姑婆那些事兒,專注于APP推廣和運營干貨分享。

          添加小闌微信(ID:gpxms018),

          免費獲取更多運營課程及沙龍資訊哦~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fā)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