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平均27歲升任經理」?你拖后腿了嗎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5年前

          L先生說:

          今天換換形式,跟大家聊聊天

          也讓諸位放松一下

          別把「閱讀推送」看得太過嚴肅

          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惑或心得

          又或是有什么想說的話

          歡迎在評論區一塊聊聊

           

           

          最近看到一個有點聳人聽聞的話題:

           

          領英發布報告:職場人平均升任經理(Manager)的年齡是27歲,你拖后腿了嗎?

           

          看到這個話題,我咯噔了一下,趕緊反省了一下自己:還好,沒拖后腿。

          但這個平均27歲……如果是說貨真價實「帶團隊」的經理,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我記得就在一年前,大家討論的還是「30歲還沒當上管理層,要緊嗎」,一下子就縮水了三歲?

           

          好奇翻了下,這倒確實是領英官方發的報告。原文是這樣:

           

          領英數據發現,27至35歲期間是職場人發生人生轉折的高峰期,其中,職場人升任manager/經理的平均年齡僅為27歲。這一數據是對領英中國超過4400萬注冊用戶的晉升時間進行統計,并對各職級晉升年齡進行計算分析得到的。統計樣本覆蓋18個核心行業,超過150個細分領域。

           

          從這個原文里面,你看出什么問題了嗎?

           

          經??次椅恼碌呐笥眩欢馨l現:這項數據的來源,是「對領英中國超過4400萬注冊用戶的晉升時間進行統計」。那么,問題就很清晰了: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職場人」看作一個整體,那么,這個整體里面,有多少人會用領英呢?只有很少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是不是無偏的呢?不是,他們必然會更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互聯網、高學歷、外企這些關鍵詞。

           

          這一部分領英用戶里面,有多少用戶會更愿意主動填寫信息呢?當然是履歷還算光鮮的用戶,也就是晉升比較快的那批人。

           

          接下去,這部分填寫信息的人里面,有人會刻意把自己的晉升時間往后延嗎?肯定不可能。要么如實填寫,要么適當「潤飾」,但無論如何潤飾,一定是傾向于寫得更早的。

           

          也就是說,這個報告的數據看似很龐大,4400萬人,但實際上,經過層層的篩選,它相當于從中篩出了最頂尖的那一小撥。

           

          這就是經典的「選擇觀察效應」—— 我們選擇一項樣本的過程本身,就隱含著大量的篩選條件。因此,我們選出來的樣本,是無法代表總體的。

           

          所以,如果你過了27歲,還沒當上管理層,不要著急,更大的可能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剛好在一個晉升比較慢的行業而已。

           

           

           

          很多自媒體喜歡用這種模式,不斷給你展示它們篩選出來的極端個例,來激發你的壓力和緊迫感 —— 也就是俗稱的「販賣焦慮」。

           

          比如:

          • 比你年輕的人,都已經年薪百萬了;

          • 95后都已經財務自由了,85后的你顫抖了嗎;

          • 27歲的她,已經在杭州買了三套房;

          ……

           

          這種做法有沒有用?確實有。但并不是一種好的方式。

           

          為什么呢?因為它是一種短視的反向激勵,只會把你的目光,集中在掙錢、升遷、買房,乃至財務自由……這些「手段」之上,讓你錯把它們當成「目的」。

           

          一旦你把生活的目的寄托在錢、車、房子這些東西上面,你就會活得非常累。哪怕達到了,隨之而來的也只是空虛 —— 因為你沒有目標了。

           

          生活的目的,只能是生活本身。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你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 我想通過掙錢、買房、財務自由,實現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這個方向必須是你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外界灌輸給你的。

           

          比如:

          如果我財務自由了,就可以無拘無束地寫喜歡的小說了;

          我想再買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住,過過大城市的生活;

          我希望積攢到足夠的資本,創立一家公司,去改變一個行業;

          ……

           

          甚至哪怕就是「我想財務自由,這樣就可以不上班,天天在家里打游戲,把所有游戲都玩一遍」也行 —— 只不過我覺得,真的這樣做了,你可能又會感到很無聊。

           

          這才是一種長期的、正確的、有效的正向激勵。

           

          Business Openers 咨詢公司把這種模式,稱為「What - by - How」模式。其實,不論對個人,還是對企業,都是一樣的。

           

          不妨試一試,現在就寫下你的「What - by - How」目標:

          你想通過什么,實現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也許,明天上班,你會有不一樣的心態。

           

           

           

          回到領英報告的話題。

           

          在知乎的相關話題下面,我看到不少討論,也包括許多反駁。怎么反駁的呢?基本都是這個模式:

           

          簡直胡扯。我自己/我身邊/我朋友/我見到的人……

           

          比如:

          按這種說法,博士都不用活了,因為博士畢業起碼都27歲了。

          我在傳統制造業,身邊哪怕是一個小組長,就沒有30歲以下的。

          ……

           

          這是一種最直觀的下意識反應。但很可惜,也是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反駁。

           

          它犯了什么錯誤呢?溝通金字塔的第四級,簡單立論。

           

          如果連領英4400萬用戶的報告都不靠譜,你又如何能夠認為,你自己/你身邊/你朋友/你見到的人,這么小的樣本,能推翻對方的結論?

           

          不是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這么說話,當然可以,但是,這只能是「發表意見」,不是論證,也不是反駁,它本身并沒有說服力。

           

          更好的反駁方式是什么呢?有兩種。

           

          第一,是拿出更靠譜的數據,來論證原數據不可靠。

           

          比如:某某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職場薪酬調查」顯示,職場人平均薪酬漲幅最大的階段,是29-30歲。顯然這跟原報告的結論有所出入。(這是我隨手虛構的例子)

           

          第二,是從原報告的前提和推論過程出發,去論證它的不合理之處 —— 也就是我在前文做的事情。

           

          前者就是歸納法,后者就是演繹法,它們共同構成了溝通金字塔的第六級「針對性反駁」。

           

          之所以說這個,是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盡量科學、有效的思維和表達習慣。當你要反駁一個觀點時,不妨想一想,為什么?對方的論述過程有沒有任何漏洞?我有沒有更有力的證據能夠駁斥對方?

           

          而不是任由下意識的直覺去宣泄。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日常講話又不是寫論文,沒有必要過分講究。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維模式,其實就是在這樣潛移默化的一點一滴之中,慢慢塑造和固化的。

           

          要去規訓和重塑你的直覺,再把它內化,成為你的本能。

           

          這才是認知升級的方式。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那我們可以從什么渠道去獲取數據呢?

           

          其實主要就這么幾個渠道:

           

          宏觀經濟、政策、社會相關的,看國家統計局。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國內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敢說比統計局更權威。

           

          企業和其他組織發布的數據,通常會發布在自己的官網。這里推薦一個聚合平臺 useit 知識庫 , 可以查閱到國內外許多組織的報告,省了一個個手動去找的麻煩。而且是免費的。

           

          另一個渠道是學術研究。學術研究是對數據的解讀,可以幫你省下很多功夫。

           

          有一個取巧的方式,是去看國內論文的文獻綜述。一方面,只要你有知網賬號就能下,很方便;另一方面,通過文獻綜述,你可以大致了解國外哪些學者做過哪些相關的研究,再順藤摸瓜,去找他們的原文來鉆研。

           

          這是一個讓自己的知識庫時刻保持更新的方法。

           

          另一個方式,當然就是看通俗的期刊及其官網。像自然科學方面的 Scientific American,商業方面的《哈佛商業評論》……它們往往是對學術期刊的闡釋和解讀,會更接地氣,也更有實踐價值。

           

           

           

          說到信息渠道,順便聊聊讀書。

           

          之前發了第三季度的書單,很多讀者在問:

          • 這些書在哪里能買到?

          • L先生一般是看電子書還是實體書?

          • 主要用什么設備看書?

          諸如此類。

           

          在這里統一回答一下:如果一本書有電子版和實體版,我一定會首選電子版。因為很方便。不僅僅是方便攜帶,也方便檢索信息。

           

          但我不太建議用手機看,因為進入視野的信息太少,很容易把你的思維局限在某一個局部。同樣,Kindle 我用得很少,因為翻頁太慢,屏幕也略嫌小了些,更適合沉浸式和消遣式的閱讀。

           

          我自己常用的設備,是平板和電腦,同時用印象筆記做筆記。

           

          怎么看呢?很簡單,比如在亞馬遜買的電子書,在電腦上下一個 Kindle PC 端,再發送過去,就可以在電腦上打開了。平板也是。

           

          當然,很多書沒有電子版,那就只能買實體書。一般就是到京東和亞馬遜買。我列出來的所有書目,都可以買到。

           

          其實,現在在國內做出版行業,無論是圖書策劃,還是出版社,基本都是真的熱愛這個行業。因為隨便做哪一行,都比出版掙錢。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下出版行業。畢竟,買書真的是性價比最高的學習方式了。

           

          還有讀者問:每月買三四十本書,是怎么保證能讀完的?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我已經講過許多次了。讀書不一定非要「讀完」,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誤解。

           

          ———— / END / ————

          編輯:善小藝

          作者:L先生說

           

          我們是姑婆那些事兒,專注于APP推廣和運營干貨分享,添加小藝微信(ID:gpxms008)

          與各界新媒體人一同成長。

           

          本文已獲得原創轉載權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來源: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