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注意力,正在被殺死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5年前

          最近有不少讀者問我:L先生,為什么你從來不寫熱點話題?是因為覺得跟熱點太 low 嗎?

           

          其實不是。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從來都不關注熱點,所以我根本就不知道,最近有什么熱點可以寫……

           

          我在 這套法則,治好你的信息焦慮 中提到過:我會把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按照「復雜性」和「興趣」分成四大類。其中,占比重很大的一類,就是低復雜度、不感興趣的新聞和資訊,我把它們統稱為「噪音」。

           

          怎么對待「噪音」呢?屏蔽掉,不看,不理,不讓它們進入我的思緒。

           

          這其中,當然就包括了各種「熱點」。

           

          簡單來說,我的手機沒有任何推送,沒有任何新聞客戶端,刷知乎只看關注的人,平時的生活就是看書、看論文、看我關注的網站,以及梳理筆記和知識網絡(喔,當然還有做寫作課)。

           

          甚至,除了家人和自己的團隊,我經常好幾天不跟任何人說話,包括微信溝通。

           

          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他們問:不看任何新聞真的沒問題嗎?會不會跟社會脫節?會不會跟別人無話可說?……

           

          這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人的注意力,在這個時代,實在是太稀缺太稀缺了。

           

          來自 GIIC(Global Information Industry Center)的一份報告顯示:2008年,美國人平均每天閑暇時間所接收到的信息,達到了 34 GB。

           

          與此同時,我們的注意力,每秒鐘能處理多大的信息量呢?

           

          按照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的估算,這個數字的極限,大約是 120 bit。

           

          做一個簡單的換算:8 bit 等于 1 個字節,34 GB 等于 340 億個字節。所以,后者大約是前者的 22.7 億分之一。

           

          假設你每天有 8 小時的閑暇時間,全部用來接收新信息。那么,你每天所接收到的 80000 份信息里面,只有 1 份能被你注意到,并進行加工和處理。

           

          這還不算加工處理所需的時間。

           

          所以,顯而易見:為了不被噪音所淹沒,為了能真正接收和處理有價值的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分母,不去理睬那些「噪音」。

           

          上面的計算,當然只是一個娛樂,不能代表真實情況。但現實生活,并不會比這個數據好多少。

           

           

          當然,我們之所以不會感到大腦爆炸,主要是因為:我們的信息過濾器,幫我們攔下了那「8萬分之79999」。

           

          我們對外界的信息處理,有兩套系統。一套叫做「自下而上」:我們的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無時無刻不在勤奮工作著,把外界的信息,轉化為電信號,傳遞給數以百萬計的神經元,共同構成了「分母」。

           

          但與此同時,另一套叫做「自上而下」的系統,把控著這些神經元開關的「閥門」。只有那些它認為重要的信息,能夠突破閥門,進入到我們的意識和神經中樞。

           

          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呢?我們熟悉的,關心的,對我們有切身影響的,以及放在隱性認知里面所思考的。

           

          所以,我們不會覺得失衡,不會大腦爆炸,都是因為有了這套「自上而下」的系統。

           

          但是,生活中,有大量的外界噪音,都在窺伺著這個「閥門」,想方設法繞過它,在你的意識里奪得一席之地。

           

          比如:

          各種琳瑯滿目的招牌、廣告;

          極富視覺沖擊力的視頻、聲音、光影;

          各種聳人聽聞、極盡夸張之能事的文章;

          充滿關鍵詞和熱點詞匯的資訊、消息;

          ……

           

          我接觸過一些營銷和文案的課程,它們都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呢?

          利用損失厭惡心理,講他們害怕的東西;

          多用故事而非數據,因為故事能給人造成一種「大腦按摩」;

          盡可能博出位,不用擔心被厭惡,因為情感無法長久持續,但對符號的記憶是深刻烙印的……

           

          這就導致了,我們所處的外部世界,十分喧囂和吵鬧。

           

          每一天,你的一整個生活軌跡,其實都是一場戰役 —— 你要不斷地跟外界干擾爭奪注意力。

           

          打開一個APP,看完一則內容,關掉?不,下面附了一堆相關鏈接。要么就是「大家都在看」,要么就是「猜你喜歡」。又或者,直接通過瀑布流的形式,刷出新的內容,挑逗你繼續往下拉……

           

          如果你點進去了,好的,它又獲得了你寶貴的幾分鐘時間。

           

          然后,進入下一次循環……

           

          你每天的時間,有多少,耗費在這些無意義的點擊和下滑里面?

           

           

          這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是超乎尋常的疲倦。

           

          為什么我們什么都沒做,也會感到疲勞?會感到厭倦、煩悶、什么事都不想干,連念頭也不想動?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的認知資源消耗殆盡了。

           

          具體來說,有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大腦的思考過程,實質上就是神經元的放電,這需要能量供給 —— 也就是 ATP 的不斷水解。

           

          而大量的新信息,會不斷地給大腦提供刺激,促使大腦活動,從而消耗 ATP,造成腺苷的積累,抑制多巴胺的生成,產生困倦和疲勞。

           

          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造成一個后果:我們需要不斷進行「切換」。而切換這個過程本身,也會消耗能量,制造代謝垃圾。

           

          每一次的「切換」,實際上發生了什么呢?

           

          首先,我們需要喚醒「警覺網絡」,注意到新信息,這時,閥門被打開;

          隨后,「定向網絡」啟動,向大腦的不同部位發出指令,激活新的神經元;

          接著,我們從「執行網絡」中脫離出來,定位到新的神經元,重新進入「執行網絡」。

           

          看上去是不是很繁瑣?但每一次你從專注中被打斷,或是走神,大腦都要經歷一遍這個過程。

           

          所以,為什么我們「切換」回來時,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重新進入狀態?就是因為需要走一遍這個流程。

           

          這兩方面的因素 —— 新鮮信息的刺激,以及不斷的切換過程,都在消耗著我們的認知資源,讓大腦運轉停滯下來。

           

          據美國 Basex 公司的測算:一名普通職員每天在工作中,平均會被打斷 70 次。這至少會造成 2.1 小時被浪費在「切換」的過程中。

           

          尤其對于內向者來說,這種模式,無異于一種折磨。

           

          為什么?因為內向者處理一個新信息所需的時間更長,所激活的腦區更多,消耗的能量更多,同樣,切換回原本狀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也會更多。

           

          內向者更擅長的是專注,是對一個問題的想象、思考和分析能力。但在這個社會中,卻無時無刻不在經受著挑戰。

           

          我們需要一個氣泡。把自己跟外界干擾隔絕開來的氣泡。

           

          像我寫作時,或者思考重要問題時,會隔絕所有干擾,不看微信,不接電話,不看任何信息,到咖啡館里面去,一連好幾個小時,讓自己得以全身心專注在任務上。

           

          這不僅僅是保護我們的注意力,更是保護我們的思考能力。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

           

          這幾十年以來,我們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了。

           

          過去,我們可能是以周、以天為單位,但現在,我們開始以小時為單位,甚至,以分鐘為單位。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很難再擁有不受干擾的整段時間。我們被催促著向前跑。一項工作,時間拖得越長,你就需要跟更多的干擾和外界信息做抵抗 —— 這會使你精疲力盡。

           

          因而,我們開始循著本能和路徑依賴作出決定,開始疲于奔命,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科技越發達,生產率越高,我們卻沒有閑下來,相反,變得越來越忙碌。

           

          但在我們的忙碌背后,究竟留下了什么?又創造了什么呢?

           

          我們真的奔跑在自己所認定的道路上嗎?

           

          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樣的問題。

           

          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也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讓別人幫忙作出決定,讓別人告訴我們結論。

           

          鋪天蓋地的拆書、濃縮和導讀;

          大量「21天」「半個月」「1小時」教你速成的技能課程;

          各種精心制作和包裝的視音頻內容;

          各行各業幫你提煉信息、輸出結論、指導生活的意見領袖;

          ……

           

          不是說這些不好,但它們,正在不知不覺之間,弱化你的思考能力,讓你變得茫然無措。

           

          一方面,高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無瑕「安靜」和「專注」,轉而尋求快速獲取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尋求一種安心感。

           

          另一方面,通過種種方式,我們節省出了時間,卻不知道怎么利用它,而是虛擲在各種娛樂和休閑之中,補充著即將枯竭的多巴胺。

           

          很多人會這樣想:我拼命工作,干完活,擠出了時間,就是用來休息、用來玩的,為什么還要動腦?

           

          實際上:你一整天的時間,除去工作,除去被外界打斷,除去需要應對、反饋、響應的部分,剩下來的那部分,也就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整段時間,才是你真正能夠利用起來的,是真正屬于你的,也是真正有價值的。

           

          但你卻把它們用在娛樂上?

           

          我們應該是「擠壓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舍棄為別人而做的事情」,把省下來寶貴的時間和注意力,做一些為自己而做的事。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思考」和「創造」。而不是消費。

           

          不要依賴別人灌輸給你的想法和觀念,試一試自己去思考、學習、反芻。

           

          不要遵循習慣和本能去行動,試一試多進行反思和規劃。

           

          也不要通過消費和娛樂來攫取多巴胺,試一試去創造點什么東西,跟世界建立一種聯系,嘗試著讓身邊的人、或者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 這能夠給予你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會遠高于消費。

           

          拿我自己來說吧。我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學習,寫作,做產品,做品牌,做一些改變行業的事情,幫助更多的人。

           

          因此,大多數娛樂,消遣,打發時間,以及應對外界的信息和人際交往,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浪費。

           

          我會盡力壓縮后者的精力,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前者。

           

          我也希望,你能夠用這種視角,去看待自己現在的生活。

           

           

          最后,聊一聊:什么才是我覺得理想的生活模式。

           

          人的大腦,有兩種工作模式。一種叫做「默認模式」,也就是俗稱的「發呆」和「放空」。

           

          在這種狀態下,你會什么也不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此時,整個大腦的激活方式,是彌散、低度的。你的思緒在各種節點之間漫游,各種各樣的畫面和記憶滑過你的眼前。

           

          這也是我們的「休息狀態」。這時,大腦會合成 ATP,重新儲存能量。

           

          另一種模式,則是專注狀態,也叫做「執行模式」。

           

          這種狀態下,你的前額葉被高度激活,大腦各部位各司其職,注意力被充分調動起來,專注在眼前的某個對象上。

           

          當執行模式被高度調動,你的大腦被高度喚醒,全神貫注在當下的任務上 —— 這就是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所說的「心流」。

           

          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心流」和「放空」的交替。

           

          工作時,摒棄其他干擾,集中在眼前的任務上,利用目標分解、設置挑戰、聚焦問題等方式,讓大腦保持高速運轉狀態,不斷產生「成就感」。

           

          休息時,也不是毫無目的地放空,更不是無意識地刷手機、看新聞,而是接觸一些新的東西,比如新場景、新經驗、新活動,激活不同的腦區,讓眼前的新刺激和腦海中的概念組合、重構,產生出新的火花和想法,不斷產生「愉悅感」。

           

          你會發現,這兩者都需要什么作為支撐呢?注意力。

           

          有意識地控制注意力,自己掌控大腦,決定專注和放松,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而不是沉溺于信息的轟炸中,讓注意力消耗殆盡,帶著疲憊的大腦上班、下班、回家、睡覺。

           

          這樣,看似每天都很充實,但實際上,你并沒有真正擁有過時間。

          你只是經歷了它們。

           

          不要讓你的注意力被殺死。

           

          因為,這正在慢慢殺死你。

           

          ———— / END / ————

          編輯:善小藝

          作者:Lachel

           

          我們是姑婆那些事兒,專注于APP推廣和運營干貨分享,添加小藝微信(ID:gpxms008)

          與各界新媒體人一同成長。

           

          本文已獲得原創轉載權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來源: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