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薪資還能供養(yǎng)理想嗎?熱情不該被被現(xiàn)實的面包磨滅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騰訊傳媒 姑婆那些事兒 3天前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 id="js_content" lang="=" e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verflow: hidden; font-size: 17px; word-wrap: break-word; text-align: justify; position: relative;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出身貴族的托爾斯泰承認:“沒有錢是悲哀的事。”

           

          從全球范圍來看,媒體人的“貧窮”成了一種普遍現(xiàn)象。掙得不如賣煎餅果子的,操的心卻是一籮筐。現(xiàn)實壓力之下,擺在媒體人面前的是更加糾結的選擇。一邊是買不了車、買不了房,甚至改善不了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工資,一邊是昔日的初心和榮光。抉擇很難,堅守更難。

           

          一同來看看媒體人的困惑之思。

          — 1 —

          理想和面包,怎么成了零和博弈

           

          穹頂之下,理想還沒有扎穩(wěn),粗糲的生活就呼嘯而來。

           

          @Jodie:“做新聞或許能讓我在精神上體面地活著,但是如果要滿足物質(zhì),就只能成為斜杠青年。” 擱置理想和應然,來看看媒體人都在怎樣生活。

           

          @想看電影的人:

          我還以為只有中國記者才這么窮,原來帝國主義媒體人也是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山白:

          媒體人新聞掌握著信息,卻并不能轉化成效益;

           

          @林泉居士:

          聽說過電視民工這個詞吧,現(xiàn)在連民工都不如了。操心、勞累、收視率壓力,如何費盡心思博眼球又得堅守底線…被網(wǎng)媒攻擊、被資本唱衰、既要立牌坊又得為收益做客戶的婊子…高薪資都是高濃度的血汗錢,低的不但月光還赤字…時不時地還聽到同行猝死;

           

          @はなび:

          傳媒大學畢業(yè),十年主流媒體經(jīng)驗然后出國從零開始,在異國他鄉(xiāng)很難進入主流媒體。剛開始根本看不上自媒體,后來持續(xù)更新,加上擴大社交圈,慢慢的找我寫東西的人越來越多,現(xiàn)在幫一家企業(yè)寫公眾號、開設了一個網(wǎng)絡專欄、還要更新四個不同品類的的社交媒體,為了有持續(xù)的內(nèi)容還要跑出去各種采風。說實話不比之前在主流媒體輕松,甚至更累,賺的錢也不多。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很焦慮。

           

          理想和面包竟成了非此即彼的互斥選擇。

          “當最寶貴的理想主義和青春熱情可以用微薄的薪水無限透支時,這是新聞業(yè)之殤,也將是整個社會的損失與悲哀。”

           

          — 2 —

          這圍城還有“榮光”,只是進來的人少了

           

          媒體行業(yè)也是一座“圍城”。高大的城墻和尖聳的角樓依然巍峨,帶著一種依然能讓人“蕩胸生層云”的氣魄,吸引你來“建功立業(yè)”。只是“城外”的人,透過古舊的大門,似乎已經(jīng)窺見了城中的蕭瑟。

           

          ▌@“太陽暖暖”:

          今后的傳媒學子的出路又是什么呢?

           

          ▌@吉&吉

          所以讀這個專業(yè)并且即將畢業(yè)的我糾結了四年究竟要不要干這行;

           

          @為國奮斗的周小琦:

          2011年畢業(yè)于某二流大學新聞系,全系只有1個班,54個人。如今7年過去,只有我一個人還堅守在新聞崗位上……

           

          @月:

          媒體人真難。一邊被要求鐵肩擔道義,一邊很難得到相應的回報。我是國內(nèi)某知名高校新聞院的研究生,近些年來新聞專業(yè)報考學生越來越少,我們這屆全年級180人,全新聞系才12個人,全去了傳播學,尤其是網(wǎng)絡傳播。畢業(yè)走向也主要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和房地產(chǎn),去媒體的少之又少。不少人其實也是懷抱新聞理想的,但是現(xiàn)實壓力實在不能不考慮。單靠“理想”二字支撐,而沒有相應保障,未免太縹緲。

           

          在“城內(nèi)”的人,打點起了行囊,等待隨時離開。

           

          有人“以眼還眼”,帶著這里的榮光離去然后生活得更好。用這種“叛變”實現(xiàn)某種意義的“報復”。

           

          @十三月:

          利用手上資源進行整合,打磨出自己的生意門道或跳到甲方,才是媒體人員的王道;有人因一種召喚而來,也因這種召喚而去。

           

          ▌@谷頡:

          “你不能為了車馬費而活著”,我對自己說。這是我當時離開媒體的一大原因。

           

          — 3—

          斜杠 本是更自由的生活方式

           

          婁燁曾說“如果一個人想成為演員,我建議她/他先去干點別的,木工、領班、掃垃圾、送報紙什么的都行。表演是一個職業(yè)演員的’第二職業(yè)’。”在媒體行業(yè),尤其對于記者這樣的職業(yè),多元化的身份角色本就并行不悖地行進著。

           

          @一路遠航:

          媒體天生自帶斜杠Buff,發(fā)揮好優(yōu)勢,養(yǎng)家糊口沒問題。

           

          @邊邊:

          斜杠青年才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啊,每個人組合起來多種技能,交叉重疊的可能性降低,讓自身不可替代,多好。

           

          @Aaron:

          我也是小編Aaron ,也是網(wǎng)易云音樂人「二愣」還是插畫師王一任,我的專業(yè)是工商管理和法律,人的生命有很多個維度,工作壓力能在音樂和畫畫中釋放;

           

          @大西安建輝:

          我的主業(yè)是廣播編輯,但是我對城市建設特別是軌道交通發(fā)展有著濃厚的興趣,也加了很多專業(yè)群。一有閑時間就會和群里的專業(yè)人士聊聊,我感覺這增長了我的見識,拓展了我得知識面,對我做好主業(yè)也很有幫助。

           

          斜杠青年的(slash youth)本來是指那些不再滿足于專一職業(yè),主動選擇擁有、享受多重職業(yè)身份的人群。在國外,斜杠青年意味著:“ enrich yourself and choose your way” 。但是相比于這種洋溢著浪漫主義色彩的主動選擇,國內(nèi)媒體人走上“斜杠之路”可能充滿了一種迫不得已的無奈。

           

          @oscar:

          眼下真實的寫照:新聞業(yè)更像是一個為年輕人或是家境優(yōu)渥的富人專門打造的行業(yè)。

           

          @wuhong :

          走上斜杠之路或許真的是因為薪酬待遇不足吧,我覺得就歐美國家來說,從事新聞傳媒工作的大多數(shù)家境較好不愁吃穿的,當然也有追尋新聞理想的,有時候覺得工作時間自由,其實細算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遠高于別的行業(yè),但是收入?yún)s沒有任何優(yōu)勢。

           

          ▌@公子伊伊:

          信息爆炸讓信息不再稀缺,記者也似乎成為盈余的職業(yè),做副業(yè)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邁出的一步。

           

          ▌@隨風而逝的:

          為什么有些記者會有錢權交易,也是有原因的,他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了,還談什么新聞理想?

           

          @咸叔說:“理想和藝術一樣,憑靠隨機概率生存。這,有點悲涼。

           

          — 4—

          以個體的確定性回應世界的不確定

           

          “真正的勇敢,是帶著恐懼前行。” 結構性的因素我們無力改變,但是作為個體,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李微敖:

          媒體的起薪并不低,至于實際工作時間和自由度,還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工作5年或者更長時間后,媒體的薪水多數(shù)已經(jīng)缺乏競爭力。 如何為自己和家人,創(chuàng)造更好一點的經(jīng)濟條件;如何合理、合法地,多賺點“額外的收入”,的確是個難題。我能想到的,還是不斷地努力學習,掌握乃至精通1門專門的技能——哪怕就是寫作本身,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朋友圈。

           

          @肖隆平:

          如果進入了一線媒體,稍微努力點剛畢業(yè)掙一萬也很正常。北京目前的平均工資是一萬,2000萬人也就意味著有大把的人拿不到一萬(要知道部長也就一萬左右),所以掙多掙少一是看你自己的能力本事。當然,如果從事金融保險,或者當下比較火爆的一些行業(yè)如芯片(中科院研究生畢業(yè)),年薪50萬很正常。從這個角度來說,記者能拿到的工資的確太少太少,可這不是你選擇的路嗎?從這個角度看,還是能力決定薪資,不要隨便去比多少,平添壓力。學會理財,掙得少的并不意味著就過得不好。

           

           

          @Dxlkslbccdtkslove:

          投身于新聞工作還是不錯的,只要自己足夠努力,還是能夠獲得一個滿意的收入的,當然比起那些高薪產(chǎn)業(yè),新聞工作者的收入的確不多,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重點是這是自己選擇的道路,在可以堅持的情況下我還是愿意堅持下去的。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總會有自己的舞臺。

           

          正如珠峰屹立千百萬年,理想的高地也不會輕易陷落。

           

           

          @余凡:

          即便是在當下艱難的情況下,選擇新聞專業(yè)行業(yè)的人依舊是滿懷理想滿懷熱情的,這份理想主義真的不應該被磨滅,為了生存或是興趣從事副業(yè)當然很好,可是這和全職記者終歸不一樣,能全身心的投入調(diào)查之中才是每個新聞人的夢想吧

           

           

          @李微敖:

          至于中國的媒體行業(yè),有沒有榮譽感?我的答案是,當然有。 我們有自己的堅持,自己的驕傲——即使在今天。

           

          在今天,在這個“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的世界,我們依然能以個體的確定性去倔強回應世界的不確定。懷抱理想,卻并不理想主義,在心中為自己藏一片理想高地。我們看到自己職業(yè)的偉大與榮耀,也接受它的平凡和蹉跎。

           

          今日討論

           

          媒體人薪資還能供養(yǎng)理想嗎?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小藝將對留言進行精選公布

           

          ———— / BEGIN / ————

          編輯:善小藝

          作者:騰訊傳媒

           

          我們是姑婆那些事兒,專注于APP推廣和運營干貨分享,添加小藝微信(ID:gpxms008)

          與各界新媒體人一同成長。

           

          本文已獲得原創(chuàng)轉載權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來源:全媒派(ID:quanmeipai)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fā)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