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不再喜歡買你的產品,怎么辦?試試這三個策略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怪獸先森

          ?來源:品牌頭條

          編輯:善小倩

           

          如何防止產品老化,留在客戶:

          1、產品的極致化策略

          2、產品的加法策略

          2、產品的乘法策略

           

          經常會有讀者留言或私聊問我這些問題:

           

          “我是做衣服品牌的,曾經是淘寶銷量前列,但現在卻越來越少人買我們的衣服了”;

          “我們之前開發了一款游戲應用,原來一直很受歡迎,現在都沒多少人用了;”

          “我是做餐飲的,過去我們店一直是這個商業街的人氣王,現在門可羅雀,面臨倒閉轉讓……”

           

          上面這些問題,引出了 我們很多營銷人或做產品人常關注的“產品老化“問題——即,用戶雖然曾經喜歡過你產品,但是現在不再喜歡用你的產品了。就像曾經愛過你的人,現在不想再愛你了。

           

          圖片基于cco

           

          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分析問題的原因是什么——用戶為什么不再喜歡用你家的產品了呢?

           

          可能你會說“因為我的產品價格沒有別人的便宜”——這是我收到最多的答案,這個答案沒有對與不對。只是把產品老化了、賣不出去的原因都歸結為價格,實在是片面。我之前文章也說過,降價并不是解決產品營銷的唯一辦法。

           

          跟你簡單說個創業故事。怪獸先森之前認識一個人,創業做職業裝的,這家伙很有干勁。剛開始因為競爭小,加上他的行動力強,很快就成為該區域的知名服裝店。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后,用戶逐漸地“拋棄了”他產品,跑到其他店買衣服去了。

           

          后來他覺得不妥,于是大降價,天天降價,降到最后還是沒人光顧他的店。他甚至拉著客戶說“你快回來啊”,都無濟于事。

           

          (那時我年少無知,也不懂營銷,也沒能明白這是什么原因)

           

          現在想想,其實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做產品或搞品牌時,存在著這樣的認識誤區——“要讓用戶忠于自己的品牌”

           

          如果在過去的中國商業社會中,這是理所當然的觀念。因為過去中國的經濟發展剛剛起來時,被大家知道的品牌并不多,很多搶先進入某品類的企業很快就做成了知名品牌,搶占了用戶的心智。

           

          用戶在有限的選擇中,自然很快就愛上某個品牌,產生了我們經常說了“品牌忠誠度”。比如我們都熟知的諾基亞手機,柯達膠卷等。

           

          但是后來隨著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更好的品牌也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用戶的選擇也更多了(不再是過去僅有的那幾家品牌)。手機不再是諾基亞可以選擇,出現更好體驗的蘋果等智能手機;柯達也被數碼技術給代替了。

           

          這個時候,用戶的忠誠度哪里去了?曾經愛你愛得深沉的用戶,怎么拋棄了你?!

           

          因此,大部分用戶的需求與“忠誠”并不是恒定的。正好相反,現在做產品或品牌時,我們要去“忠誠”于用戶——根據用戶的需求變化和市場的消費趨勢,進行不斷的產品或營銷上的迭代(我知道,肯定還有部分用戶一直對某個品牌不離不棄的用戶,比如還是有些人懷念著諾基亞的5800塞班系統機)。

           

          “不要妄想消費者忠誠于我們的品牌”——這是華衫老師(華與華創始人之一)說的一句話,我個人非常受啟發。

           

          總之,產品老化或用戶不喜歡你的產品了,主要原因就是你的產品沒有持續迭代,很多人只是在價格上進行調來調去,治標不治本。

           

          所以要不斷想辦法去解決用戶的需求問題,他們自然會持續喜歡和“忠誠”于你的產品。

           

          好,用這么大篇幅解決了這個觀念上的認知問題,就可以說說問題的解決方案了。

           

          想要讓用戶重新喜歡用你的產品和忠誠于用戶,你的產品價格、推廣、渠道等方面都需要同時考慮。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先講產品,產品做好了,其他也就容易了。

           

          篇幅原因,所以下面就專門從產品的角度出發,分享幾個產品策略,看看到底如何讓用戶重新喜歡或者持續喜歡用你的產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下方法只能做為參考。)

           

           

          產品的極致化策略

           

          極致化的產品策略就是指你的產品在某個方面做得非常好,超越了大部分的同行,很多用戶可能就被你的產品中極致化的那點吸引住了。

           

          比如服務上——海底撈的服務在業界被稱為“變態”服務,因為海底撈把服務這塊做得非常極致化。光是這一點,已經吸引了很多用戶的喜歡。

           

          比如性價比上——提到這個性價比,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雷布斯的小米品牌。其實還有一個在性價比上更極致化的產品,叫做“必要”。這是C2M(消費者-工廠)的網購平臺。該產品宣稱要讓消費者直接和工廠進行聯系溝通,砍掉所有的流通加價環節,按需求生產,而且都是知名品牌進行合作。有訂單就生產,沒有就停工——這讓性價比達到了極致化的效果,引來不少用戶的喜歡。

           

          比如還有產品設計、包裝等方面,都可以思考一下。像江小白這款白酒類的口味和做工被很多專業喝酒的人吐槽不好喝,但是江小白在包裝和傳播上做到了極致化,加上差異化的定位,受到大批年輕用戶的喜愛。

           

          產品的加法策略

           

          產品的加法策略是什么?這是哈佛商學院教授 揚米·穆恩提出的策略。就是產品增加了更多的相關性需求,讓用戶覺得舒心,爽、周到。

           

          比如很多公立的幼兒園沒有托管的服務,孩子上下學需要父母來接送。但是很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經常不能準時來接送孩子,這種情況就會擔心孩子放學的安全問題(怕被別人拐走)。

           

          于是很多私立的幼兒園就開始增加孩子托管這個服務,幫不能及時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照看他們孩子,甚至提供晚飯和陪孩子玩耍的服務,直到家長下班來接送。這樣的幼兒園,把教學和托管的服務需求進行了結合,受到很多家長的喜愛。

           

          再說一個書店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很多書店只是提供賣書這個服務,但是很多人買了書要看書啊,這就出現了“看書”的相關需求。有些書店就把買書和看書這兩相關需求進行了結合讓你買了書,也提供一個看書的環境給你,促使你完成看書這個環節。像我在廣州的時候,經常喜歡去一家叫1200bookstore的書店,打造一個很好的看書環境——買完就看或看完再買,受到很多人的喜歡。

           

           

          產品的乘法策略

           

          這個產品策略,比前面介紹兩種策略的操作性要難點,但若把握好,產品營銷效果更佳。所以這個策略的介紹寫得有點長。

           

          學過數學的人都明白乘法的因果跨度很大,并不像加法一樣。比如九加九等于十八,但九乘九就一下子變成81——同樣的數字基礎,但是結果卻從18變到81,幾倍的跨度。

           

           

          而這個數學乘法上的跨度,照樣存在于我們常見的產品上。

           

          本來水是用來解渴的,最多是提供補充能量的功能,比如脈動飲料。但是突然有款水產品說,還可以成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飲料,具有一定的“治病”功能。這就把這款水從止渴功能一下子實現了藥物治療上的跨度。

           

          如果你能把這兩個乘法跨度的作用進行結合,也是解決產品老化的辦法之一。

           

          如,一家糕點店的產品不但可以滿足“美味、好吃”的功能需求,還能提供社交性需求——比如在生日蛋糕上加上獨特走心的設計,而且并不會增加多少成本。但能給用戶增加了拍照轉發、產生感動等的社交需求,用戶自然會更喜歡你的產品。

           

           

          (來自劉潤老師在得到分享的案例)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我們怎么知道哪些方面是可以結合的啊,總不能隨便把兩個方面進行結合吧?

           

          是的,隨便的結合,就等于我們常說的自嗨產品,就像自嗨文案一樣——你覺得不錯,但用戶卻沒有什么感覺。

           

          這里推薦一個思路:發現了這個產品在市場上一直存在的不合理之處,解決了用戶現實和理想的沖突問題,你才能持續獲得用戶的喜歡。

           

          舉個葉茂中老師在《沖突》一書提到的例子。健身的朋友都知道,想要真正獲得8塊腹肌的效果,你必須要在健身房里揮汗苦練,而且這是非常枯燥和痛苦的過程。最多在發朋友圈或者被別人摸摸你的腹肌說聲“你好壯啊”時,心里才能獲得短暫的愉悅反饋。最后能堅持到看到效果的人少之又少,就是因為這過程過于枯燥與痛苦。

           

          我們人性是喜歡偷懶、喜歡享受舒適的。但是又想獲得好的身材,好的身材來自乏味痛苦的鍛煉,這和人的“喜歡舒適”特點形成沖突,這就是目前健身存在的一個不合理地方。

           

          美國紐約一家叫Asphalt Green的運動及娛樂中心就解決了這個不不合理的沖突問題。他們怎么做的呢?

           

          就是把健身運動和讓人很愉悅的游戲進行結合,獲得了很多用戶非常大的歡迎——在健身房內設計成一個游戲場一樣的場景,周圍有各種燈光與數字;人們根據亮起的燈光開始深蹲、舉鐵和單臂劃船等健身動作,每次做對一個動作,就像升級打怪一樣,通過光和聲音告訴你“通關”;然后各種及時反饋與獎勵讓刺激你越戰越勇,用游戲化的方式來淡化過去健身的各種痛苦感覺

           

          健身還有什么不合理地方、沖突的問題呢?

           

          比如說健身時間和辦年卡方面。有些人辦了年卡,一年不去幾次,感覺虧大了。所以后來又涌現了大量的按次收費的健身房。上下班時間不固定,想深夜去健身卻發現健身房關門,所以也出現了24小時健身房,讓你隨時都能健身。

           

           

          反正,你產品可能會出現不合理的沖突問題,如果你能提前發現并解決,就會增加用戶對你產品的喜愛。

           

          也許你會說,我沒有那么厲害啊,不能做到提前發現怎么辦?

           

          至少出現之后,你及時跟進總可以吧?就像海爾的產品,他們雖然是個老企業,但是一直不斷發現不合理的地方。就算不是第一個發現不合理的人,但也會及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我相信寫到這里,看了還是會有很多人有各種問題。因為一篇文章不能解決一個品牌或產品的所有問題,只能給你一點啟發。畢竟,產品賣得好,除開這個產品本身,簡單點還有渠道、推廣和定價等等的影響,復雜點的還有產品定位的問題。

           

           

          — end —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