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窮更可怕的是,又窮又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李栩然

          ?來源:運營小咖秀

          編輯:善小倩

           

          我很好的一個朋友,M同學去年從一家傳統IT公司跳槽到了一家很有名的互聯網公司。

           

          一下子站到了互聯網行業的風口浪尖上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工作量成倍增加,加班、出差、開會到半夜都成了常態。

           

          我和他在微信上的對話,一般是以天為單位來計算的——往往一兩天才回復幾條。

           

          昨天晚上,他回復我前一天給他的留言時,忍不住吐槽了一下現在的工作節奏。

           

          最后說道:明年必須得要調整了。沒有空閑,就沒有進步啊!

           

          讓我深有感觸。

           

          因為,這正是一個我一直在思考的東西。

           

          所以,我決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談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需要空閑的時間?

           

           

          1

          空閑時間

          可以用來沉淀和調整

           

           

          《三體》里說:百忙之中,下一步閑棋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現在可能都已經知道,在公眾號和知乎之外,其實我的本職工作非常忙。

           

          我曾經寫過一篇《如何在工作18個小時后寫一本書》的文章,文章的關鍵詞是我目前工作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平均每年有大概200天不在家,不是在公司睡就是出差住在酒店里。

           

          年底最忙的一個多月,平均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8個小時,過不了幾天就需要熬半個通宵(所以這段時間,更新文章頻率很低)。

           

          這幾年,我的時間被工作塞得越來越滿。

           

          公司里有太多的會需要開,太多的方案需要做,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協調,還有太多的人際關系需要去處理和維護。

           

          在這種情況下,哪里還有心思和精力,去作長線的思考和更多的積累?

           

          我雖然學會利用了碎片化時間,但碎片化時間里出來的一定是快餐式的東西。

           

          我工作的前幾年并不是這樣。

           

          那時候,因為沒有承擔太多的責任,每天都是上班干活、下班回家,所以業余里有不少可供支配的時間。

           

          我利用這些時間,有計劃地看了很多書、電影、紀錄片,有規律地去健身運動,上培訓班,學習新的技能。

           

          每年都會有幾次比較遠的旅行,登山、下海、徒步。

           

          思考很多問題,去深入地梳理、復盤過去的生活和感情,作很多長遠的規劃。

           

          所有的這一切,幫助我在工作兩三年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同樣,這些所有空閑時間里做的事情,也幫助我寫下了現在的很多文章。

           

          是的,你們現在所看到的我寫的大部分文章,幾乎都是工作前幾年的經歷、觀察、閱讀和思考的產物。

           

          而最近這幾年的東西,輸出的很少。因為既沒有整塊時間去閱讀和思考,也沒有時間去歸納和整理。

           

          空閑的時間,不僅僅意味著休息和娛樂,更意味著沉淀與調整。

           

          2

          比窮更可怕的

          是又窮又忙

           

           

          香港的電視臺曾經做過一檔叫做《窮富翁大作戰》的真人秀節目,邀請那些香港的富翁去體驗幾天底層的生活。

           

          一開始這些富翁們還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他們有那些窮人們不曾有過的學歷、經歷和“管理能力”。

           

          但在幾天的體驗之后,幾乎所有的富翁都感到了絕望。

           

          他們每天需要一早就出門,往往到了深夜才能回家,疲憊不堪地匆匆入睡,然后繼續第二天日復一日的生活。

           

          這個節目最讓我震撼的,不僅僅是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也不僅僅是底層生活的艱辛;而是這種差距根本無法跨越,即使是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富翁,一旦跌入底層,也很難翻身。

           

          因為活著本身成了生活中的一切。富翁們在節目中說道:

           

          “忙得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不要說坐著休息一會,連喝水的時間也沒有。”

           

          “完全沒有別的盼望,只想著如何能吃一頓好的。怎么會去計劃下個星期?最重要的是解決下一餐。”

           

          其中一位體育明星在節目的最后說“我這5日一共睡了7小時,但我知道歷程會完結,所以能用磨練來形容。但對真正生活在那環境的人,就像一枝鉛筆,不是愈刨愈尖,是愈刨愈短。”

           

          這還只是幾天的體驗。美國的一個暢銷書作家( 芭芭拉·艾倫瑞克)做法更極端,她用了一年的時間來體驗底層生活,然后寫了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

           

          在書里,她發現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1、錢不夠,得住在偏遠的地方來節省房租。住在偏遠地方,所以得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2、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用于提升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3、為了應付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得承擔更多的小時工作或者兼職。

           

          4、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她漸漸成為一個工作機器,無力去學習、去提升自己,每天只是重復做同樣的工作。

           

          5、然后,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循環。

           

          上面所有的真實經歷,都揭示了一個隱藏很深的真相:

           

          沒有錢,只能叫窮;

          沒有時間,才是真正陷入“困境”。

           

          當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只能被單調重復的生活和工作所填滿的時候,甚至連身心都會麻木。

           

          你能告訴我,你究竟是生活了這么多年;還是只是過了一年、然后重復了N遍?

           

          與之相反的,是我從歷史里讀到,那些歷史偉人在取得最終的驚天突破前,往往都經歷了一段長時間不為人知的蟄伏。

           

          比如,王陽明的龍場悟道。

           

          倘若王陽明的官場一路通達,估計他也會在日復一日的迎來送往、案牘勞累中磨掉了棱角和想法,成為大明帝國一名普普通通的官僚罷了;恰恰就是貶謫到龍場的日子里,遠離帝國政治中心,遠離人間的明爭暗斗,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去閱讀,去求尋人間的至理,最終領悟心學。

           

          第二個問題:是什么占據了我們的時間?

           

           

          3

          空虛和窮忙

          讓你越來越沒有時間

           

           

          我發現,不只是我自己,其實這些年大家都很忙。

           

          與朋友或者大學同學哪怕就是在同一座城市,哪怕居住的小區也就幾公里遠,一個不留神也有一兩年沒有見過面了。

           

          我至今仍記得,四年多前,我和畢業后留在北京的一個大學同學在簋街的燒烤店里喝酒聊天到半夜。

           

          那時候的他還沒有女朋友,加班也不多,晚上有大把的時間跟朋友去胡吃海喝玩游戲。

           

          那天晚上,喝到興起處,他曾經對我提到過他有一個想法,因為喜歡攝影,他想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時間把北京的胡同都走一遍,給每條胡同都留下一些照片。

           

          然后這些攝影可以搞個合集,名字叫《穿過城市的人間煙火》。

           

          我大聲叫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也很美的事情。

           

          到現在四年多過去了,很多胡同都拆了,我這個同學也沒有去完成他的這個想法——不是因為端著個相機跑胡同拍照有多難,而是因為沒有時間。

           

          前幾年里,他周末要玩游戲、要睡懶覺、要找同學玩、要參加聚會,沒有那么多整塊的時間;再后來,他有了女朋友,要陪女朋友,要準備看房,事變得更多;現在,他已經結婚,有了孩子,更不可能去做了。

           

          我也永遠不會在他面前提這件事了。

           

          有很多事情,說過之后的一段時間沒有去做,后面就更不可能去做了。

           

          一開始你覺得沒有時間,以后只會越來越沒有時間。

           

          事實上,現在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并不會像前面說的《窮富翁大作戰》或是《我在底層的生活》里那樣,是因為拼盡全力活著,所以沒有時間。

           

          在工作之外,真正讓我們沒有時間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1、空虛。

           

          因為害怕空虛,所以才會裝得很滿。上班路上、地鐵里、下班后、中午休息,每一段時間我們都恨不得用各種方式去把它填滿,甚至睡覺前還要看一段直播、玩一把游戲。因為,一旦閑下來,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為了幫助我們填滿空虛,所有的內容生產商也是拼盡全力,寫越來越噱頭的文章、制作越來越奇葩的綜藝、設計越來越讓人“爽”的游戲,牢牢霸占你的所有業余時間。

           

          2、失控。

           

          過了點才吃飯,工作拖到周末才想起來要加班,深夜即使是對著無聊的電視換臺、刷微信、點開一段弱智到爆的網頁游戲試玩,也不愿意早睡,然后第二天睡到下午……

           

          比失控的生活更嚴重的是情緒的失控,一旦心情不好,原本決定的所有事項都可以不干,一個周末都能抱著平板電腦在“治愈”的由頭下,任由時間流逝。

           

          這種不規律的生活和情緒,會讓你失去對時間的敏感。

           

          你的生活很滿,但幾年后可能會發現,滿得毫無回憶。

           

          3、慣性。

           

          最典型的大概就是像我這樣,把工作帶回家庭的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忽然意識到,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完全分不開了,我從來不敢關閉手機、有一半的衣服放在公司,回家就像是探親。

           

          和前面兩種情形相比,這種往往隱藏很深,因為你沒有空虛也沒有失控,你只是習慣讓自己這么忙,好像只有這樣你才會保持你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被社會的進步拋在身后。

           

          說白了,不過是隨波逐流,用忙碌換取心安而已。

           

          或者就像雷軍說的: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第三個問題:怎么才能釋放自己的空閑時間?

           

           

          4

          時間是年輕人

          逆襲成長的唯一資本

           

           

          上面我所談到的所有沒有空閑時間的現象和原因,我后來總結了一下,就是兩個關鍵詞.

           

          一個是“太滿”。

           

          無論什么原因,總之,你現在的時間已經排得太滿了,除了忙碌什么也做不了;

           

          另一個是“太亂”。

           

          你有時間,但因為雜亂無章而變得無法好好利用,這些空閑時間就像薛定諤的貓,難以把握。

           

          所以,對應的,讓我們重新發現和釋放自己空閑時間的法則也是兩條:

           

          1、如果你的時間“太滿”,那就在時間增量上想辦法。

           

          比如,壓縮其他可以壓縮的時間,許多人可能都知道我有跑步、游泳和健身的愛好,但所有的這些愛好早在大概3年前已經基本放棄了,晚上睡覺的時間也壓縮到6小時,所有這些節約下來的碎片時間,我才能閱讀、思考和寫文章。

           

          但這種方法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真正能解決的方法就是給自己的工作生活“踩剎車”。

           

          所以,年底我已經向公司申請調崗,去一個相對邊緣的部門待幾年,我希望能用這種類似“自我放逐”的方式,讓自己能跳出原來的視角看自己,給自己一段新的充電的時間。雖然不一定能實現,但我也愿意試一試。

           

          2、如果你的時間“太亂”,那就在時間的存量上想辦法。

           

          比如,重建規律的生活。每次我一談到規律生活,很多人都覺得知易行難,習慣于對自己放縱不管后,突然有一天想要改變自己談何容易。

           

          所以,這里和大家分享一個獨門方法,叫“用意志力去啟動,讓習慣來保持”。

           

          拆解來說,就是用你自己全部的意志力,讓自己從某一天起下定決心改變之前混亂的生活。為了幫助自己下定決心,你可以設計一個很有儀式感的場景,或者通過某件事、某個人來觸動自己,最好的時機恰恰就是當你生活已經混亂到無可救藥,悔恨到生無可戀后,一場觸及靈魂的痛哭流涕。

           

          據我觀察,無論這個人之前有多無賴、有多痞、有多無所謂,這時候都是內心里最強大的時候,下定的決心才會是最有力的時候。

           

          但也同樣據我觀察,這樣的決心往往活不過三天。

           

          不要高估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種強力但不持久的東西,就像一團爆燃的火,能量極大轉瞬即逝。

           

          你可以用它來點燃自己“重生”的開端,但要持續下去還是需要依靠習慣。

           

          每天固定什么時間做什么,幾周或者幾月后,就可以在你的大腦里建立新的神經鏈接,成為日后不動腦筋就能去做的行為。

           

          而一旦你嘗試整理自己的生活,讓時間變得有序,你會發現,你其實擁有很多的“空閑”時間。

           

          相信我,對絕大部分年輕人而言,時間,就是逆襲成長的唯一資本。

           

          — end —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