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優秀廣告人的「天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千尋

          【來源】廣告Girl

          【編輯】善小倩

           

          這是一篇需要耐心讀的長文,全篇甚至沒有一張圖片,但相信它會對你有幫助。

           

          兩年前

          我是不相信天賦這個說辭的

          那時候覺得只要認真努力,一生只醉心于一件事

          怎么可能做不出成績呢?

           

          所謂天賦

          或許是敢說、敢拼、敢不要臉的勇氣

          也或許是虛無縹緲的同理心

          更可能是老一輩廣告人用來嚇唬廣告菜鳥的一種手段罷了

           

          可后來發現

          優秀的廣告人真的是有天賦的

          那就是一顆永遠好奇、永遠皮、永遠充滿熱情的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能作」

           

          聽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因為只有有此天賦的人才不會覺得累,否則會覺得身心俱疲。

           

          我聽到很多人說,自己性格很內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善于冒險,除了上班和回家,基本沒有什么其他活動,一直停留在自己認為的安全區,這種性格會限制人的見識,是成為優秀廣告人的大忌。

           

                          

          人類無法想象出自己沒見過的東西 

          好創意源自廣博的見識 

           

          創意本質上是拼的是兩種能力——價值觀的輸出,以及跨界組合的能力。

           

          所謂價值觀的輸出,是高階廣告創意,只有高級別的廣告人才會遇到這個問題,這就要求不能固守一種理念,要把自己抽離成上帝視角,同時研究并接受可能相反的理念,比如,要接受“穩穩的幸福感”,也要接受“不作不成活”,要接受“孤單的人是可恥的”,也要接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愛情觀”……甚至,不只是“接受”這么簡單,還要“創造”,只有創意人能明白“創造”出一種流行并被認可的價值觀,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所謂跨界組合的能力,大家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讓人記憶深刻的廣告幾乎都是巧妙的把其他領域的東西融進來,比如用太空表現廚電、用小黃人表現小黃車、用快閃集市表現網店風格、用酒店表現沒有實體產品的網絡品牌概念、把運動搬進真空來說明天氣的重要……

           

          我們看到好的廣告,經常會發出這樣一聲感嘆:為什么我想不出來呢?基本是因為大腦儲存信息不夠,無材可取。

           

          做廣告,不是只了解本行業內的消息就夠了。假如你不了解足球,就不知道皇馬和巴薩的恩恩怨怨;假如你不了解古樂器,就不知道古箏和古琴還有悅人悅己之爭;假如你不了解中外飲食對心理的影響,就不明白一個習慣了面包和牛肉的外國人,走在中國飲食一條街上看到雞鴨和蝎子全尸時的可怖和震驚……

           

          印度天才導演Tarsem Singh的一句名言,放在這里很合適:你付出了一個價錢,不是只買我的導演能力和來替你工作的這段時間,而是買到我過去所有生活精華的結晶——我喝過的每一口酒,品過的每一杯咖啡,吃過的每一餐美食,看過的每一本書,坐過的每一把椅子,談過的的每一場戀愛,眼里見到過的美麗女子和風景,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你買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華,最終呈現為一個30秒的廣告。

           

          很多人把這句話用在需要給自己“漲身價”的時候,實際上它的重點在于,你生命的全部精華,究竟有多少質量?

           

          如果一個廣告人,沒有任何興趣愛好,每天不是去上班就是宅在家,思維早晚一天會枯竭。反過來說,一個廣告人,如果對周圍的一切反應遲鈍,對新事物天然缺乏敏感,甚至沒有一個讓他不為名不為錢,僅僅是為了開心而去做的愛好,毫不客氣的說,他就沒有成為一名優秀廣告人的天賦。

           

                          

          相比于身體的勤勞 

          思維的勤勞更加重要 

           

          我知道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他們每天都表現的非常熱愛工作,從不遲到從不早退,改一百遍也沒脾氣,為了表示自己的勤勞,還會專門在半夜或者休息日跟上級確認稿件。可這種情況往往并不能代表他對工作很有熱情很有創作力,那是他沒有經過深度思考的機械運動而已,再加一些小把戲,希望增加一些同情分。一個廣告人,不是靠專業,而是靠同情過稿,是一件多么可恥的事啊。

           

          勤奮分為這么兩種,一種是身體的勤勞,一種是思維的勤勞。

           

          廣告業絕不是一個機械勞動的行業,在廣告行業想要有所成績,身體和思維都很勤勞是最好的,或者是身體不太勤勞,但思維很勤勞,也是可以說得過去,可一但思惰的,就接受現實子做個小透明吧。

           

          思維的勤勞,比身體的勤勞更累,因為需要在同一件事情,看出別人看不到的角度和維度,這個過程是極其困難的,只有不停地逼迫自己,才能達成。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看起來每天都很精致,很輕松,卻能搞定各種麻煩的原因,看起來毫不費力,實際上早就想好了對策。

           

          在廣告圈內,經常聽到“抄襲”之說,最常見的就是抄襲國外的某某案例。其實在我看來,廣告業玩的就是大眾心理學,歸根到底的廣告策略也就那么幾樣,比如、正說、反說、對比、降維、饑餓、利誘、3B等等,策略上的創新可能性不大。而被人diss抄襲的案例,幾乎都是“形似”,一看就是不懂自己產品的具體情況,僅僅看別人這樣做眼紅而已,然后說一句“我看某某品牌做了什么,挺好的,我們也玩一下吧”這句話本身,就反映了懶惰和無知。真正高明的學習,是“神似而形非”,僅僅學到形似,就是一種思維的懶惰。

           

          廣告人入門大概需要3-5年,過了這個階段,一切能力就跟年紀沒有太大關系了,尤其在如今這個廣告時代,廣告的形式多元化,變幻莫測,迭代極快,經驗有時候反而成為一種束縛。基本功是可以學的,但思維卻學不來,思維的勤勞,是一種天賦。

           

                          

          健康和美 

          是天賦的催化劑 

           

          關于健康,如果經常生病,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和思維能力,肯定是不好的,如果為了經常生病而請假,就會錯過更多參與案子的過程,不僅會給同項目組的人員帶來麻煩,更是不職業的表現。

           

          關于美,我們從小被教導“不能以貌取人”,其實在廣告業,以貌取人在某種程度上講是科學的: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理性感性寄予言談,真誠虛偽映在瞳孔,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可見自我認知,表情里有近來的心境,眉宇間是過往的歲月,衣著反映審美,發型表現個性……

           

          健康和美,盡管不屬于天賦,卻是天賦的催化劑。

           

          如何檢測是否有對廣告的天賦呢?

          要么是做這件事情比別人容易

          要么是做這件事情比別人開心

           

          最后,真的有“天賦”之說嗎?

          我仍然相信,時間花在哪里,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可時間花在哪里,花費的質量如何,從不是別人能看到的,只有自己最清楚。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