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用了怎樣的套路 讓你一步步充錢當會員?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老卒不公開課

          【來源】老卒不公開課

          【編輯】善小倩

          視頻網站的會員制套路其實都離不開本文提到的這 7 個理論。

          首先得有部好劇誘導,比如《白夜追兇》之類的。然后你來到了充值頁面,想先看看會員價格,結果你就發現優酷 " 秀逗 " 了。如圖:

          第一個選項,一個月 19 元的連續包月,隨時可以取消,明顯優于第四選項的一個月 25 元;一個月 19 元,三個月是 57 元,又優于第三個選項的一季度 68 元。

          最后兩個套餐真的會有人辦嗎?如果沒人辦的話,三和四套餐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啊?這還得從對比效應說起。

          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丹 · 艾瑞里教授,曾在麻省理工做過一個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成兩組,來訂閱《經濟學人》雜志。

          結果 16 人選擇了第一項,84 人選擇了第二項,沒有人選第三項,因為和第二項相比,第三項看起來很傻 X。

          既然沒人選第三項,不如去掉這個選項——第二組會從兩種訂閱方式中進行選擇:

          結果第二組的選擇和第一組的差別非常大,選擇 59 美元電子版的人,從原先的 16 人增加到 68 人,選擇 125 美元印刷版 + 電子版的,從原來的 84 人下降到只有 32 人。

          為什么幾乎是同樣的兩種選擇,只不過少了一個根本沒人會選的 C,結果就發生了逆轉呢?因為一旦有了比較,人們總是會傾向于有優勢的那一個。也就是說,選項 C 的出現增加了選項 B 的吸引力。

          選項 C 就是營銷中常說的價格誘餌。而去掉了這個誘餌,我們則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理性選擇。這就是對比效應的威力——選項 B 是否受歡迎取決于有沒有選項 C 的比較。

          對比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比比皆是,比如你去健身房,健身顧問推薦了兩款會員卡:

          這時你會猶豫不決,選擇困難,心想要不謹慎一些,先辦個半年卡吧。健身顧問該如何做,說服你辦盈利更多的 2800 元卡呢?他最該做的是給出選項 C:價值 2750 元的一年卡(不含私教)。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選擇 2800 元的一年卡,很多原來打算辦半年卡的人,也轉向了含私教的一年卡。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總結對比效應的一個模型:當顧客對兩款產品 A 和 B 糾結時,只要增加一個明顯差一些的 B-,B 就具備了明顯的優勢,看起來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這就是優酷用的第一個小花招,價格誘餌。

          由于 C 和 D 的存在,讓選項 A 格外具備吸引力。大多數消費者會覺得優酷 " 秀逗 ",而自己則很精明的選擇了連續包月。

          等等,既然價格誘餌只需要一個 B-,優酷為什么要設置額外兩個選項?

          這是因為選擇增多,會讓消費者把精力放到 " 比較差異 " 上,而不是放到產品本身上。特別是數字本身就不太容易計算的情況下。

          在優酷的例子中,你需要計算兩次,比較三次。

          連續包月 VIP:19 元 / 月

          計算 1:19 元 × 12 月 =228 元 / 年

          比較 1:與第二選項 228 元 / 年相等,但第二選項可以抽德云社的門票——可又要一次性付款 228 元,糾結;

          計算 2:19 × 3=57 元 / 季

          比較 2:優于第三選項的 68 元 / 季;

          比較 3:19 元 / 月,優于第四選項 25 元 / 月。

          當你計算一圈并比較完,你已經忘記評估 19 元 / 月的優酷會員值不值得了……

          你陷在優酷的定價體系里思考:還是第一個選項 " 劃算 " 啊。

          當選項極少時,增加選項會有助于決策購買。因為消費者會把精力放到 " 比較差異 " 上,而忽略產品本身的 " 值與不值 "。

          當然,選擇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選擇會讓消費者陷入決策癱瘓。比如心理學上著名的" 果醬實驗 ":

          在每周六,Sheena Lyengar 讓兩位實驗人員打扮成促銷人員去超市擺臺,輪流促銷 6 種果醬和 24 種果醬,每小時輪換一次。顧客可以任意嘗試展示的果醬,如果想買果醬可以到貨架上自取之后到柜臺結賬。

          實驗結果:24 種果醬情況比 6 種果醬更能吸引顧客在展臺停留:60% vs 40%,兩種情況下品嘗種類差異不明顯:品嘗了 1.50 種 vs 1.38 種,而 6 種果醬的購買轉化是 30%,24 種果醬的轉化為 3%。

          實驗結果表明,給予更多選擇雖然能吸引更多顧客,但是同時降低了顧客的購買欲望,24 種口味意味著 24 種選擇,過多的選擇讓顧客在比較的過程中陷入決策癱瘓,最終放棄購買。

          2007 年,Shah 和 Wolford 發現,實際購買行為和購買選擇增加的數量呈倒 U 型曲線相關:當購買選擇增加時,購買行為也會增加,而增加到一個峰值時,購買選擇越多,實際購買行為越少。(如圖)

          所以,在優酷的思考中,大概覺得 4 個價格選項最有利于消費者下單,所以列了 4 個(其中兩個是價格誘餌)。

          另外,之所以把連續包月定在 19 元,也是充分考慮了" 左位效應 "——人們更樂于購買標價以 9 和 99 結尾的商品,而不喜歡購買整數價位的商品,是被商家常常利用的一種消費心理。

          這個現象在生活中已經見慣不怪了。比如你買了一件 T 恤,朋友說還不錯啊多少錢買的?你順嘴答道:一百多。而 T 恤的真正價格是 199 元(嗯,差一塊錢 200)。

          去超市逛一圈,我們已經快看不到整數的定價了

          羅永浩曾多次嘲諷過 " 左位效應 " 的定價方式,他認為這很雞賊,不坦蕩。

          結果堅果手機上市,公布售價……

          (啪啪啪   啪啪啪)

          老羅對此的解釋是:

          在這個世界的真實規律面前,沒有人能——或者說沒有企業愿意,和客觀存在的、消費者的認知心理去對抗。

          好了,你終于被打動,決定辦個 19 元的連續包月。

          你心想:反正就買一個月,下個月扣費前我就取消。可是優酷知道,你根本不會取消,因為" 過度自信理論 "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過度自信理論,行為金融學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認為人們往往過高估計了自身的能力和信息的準確性。

          比如韓寒寫的《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提到他們幾個業余愛好者被小學五年級的專業足球隊吊打,業余司機總覺得自己比專業賽車手要厲害。

          比如有些人對著照片感嘆,我為什么不上相呢(那不就是你嗎!你只是認為自己理應長得更好看)。

          再比如當年在短信時代,營業員會告訴你,這個彩鈴套餐免費贈送一年(過后收費),一年后可以取消。結果很多人都辦了,由于過度自信,他們相信自己會在一年后取消該業務。然而事實是,大多數人早就忘了辦過這個業務,更談不上一年后去取消了。

          當然,優酷的續費是有短信提醒的。

          所以他們還準備了一個利器:利用負需求導致的適應性偏見(說起來拗口,但解釋起來非常簡單)。

          負需求,就是消費者對某個產品感到厭惡,甚至愿意花錢去回避它。科特勒在《營銷管理》的 8 類需求中,第一個談到的就是負需求。

          在視頻網站中,典型的負需求就是貼片廣告,消費者厭惡廣告,所以所有視頻網站的第一個會員服務都是:會員免廣告。

          適應性偏見,就是人們常常低估自己的適應能力,人們對好的(或者壞的)環境,最終一定適應的強大的行為心理。

          在優酷的設置中,你享受了一個月的 " 會員免廣告 ",已經開始適應這種服務了。當沒有續費后的第一條貼片廣告出現時,你的第一反應是:太煩了。再聯想到自己每次打開視頻都要看廣告,這是浪費了多少繩命啊!于是你又開始充錢了……

          和優酷一樣,眾多的視頻網站都有上述的思考,才有了最終的定價策略和服務策略。我們往往對日常見到的現象習以為常,忽略了背后的科學定理和商業上的狡猾。

          再彪悍的人生,也要符合營銷規律

          好吧,最后做個總結,本期講到的概念

          價格誘餌:當顧客對兩款產品 A 和 B 糾結時,只要增加一個明顯差一些的 B-,B 就具備了明顯的優勢,看起來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多選轉化:在選項極少的情況下,增加選項有助于消費者購買。

          決策癱瘓:選項過多,消費者會干脆什么都不選擇,放棄購買。

          左位效應:人們更樂于購買標價以 9 和 99 結尾的商品,而不喜歡購買整數價位的商品。

          過度自信:人們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信息的準確性。

          負需求:消費者對某個產品感到厭惡,甚至愿意花錢去回避它。

          適應性偏見:無論對于好的環境還是壞的環境,人們往往低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

          希望能有啟發,真的能幫到大家。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