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助你甩掉文案的“硬傷”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烏瑪小曼

          【來源】wumaxiaoman

          【編輯】善小倩

          這些文案的硬傷

          不知道你有沒有

          有則快改無則加勉

          才能早日變身文案大(老)師(司機(jī))

           

           

          一流的作家們都怎樣對待自己的文字?

           

          海明威把《永別了,武器》的結(jié)尾改了39次,只為了找到準(zhǔn)確的詞。

           

          村上春樹一般花六個月寫完小說的第一稿,再花七八個月進(jìn)行修改。

           

          雷蒙德·卡佛的小說初稿如果有四十頁,當(dāng)他修改完后通常只剩下二十頁。

          福樓拜告訴莫泊桑:你所表達(dá)的,只有一個詞是最貼切的,不可能有第二個,一定要找到它。

           

           

          這是一流的寫作者對待文字的態(tài)度,偏執(zhí),強(qiáng)硬,像數(shù)學(xué)一樣精密,在不斷的自我推翻中練就上乘的手藝與直覺。

           

          清醒的寫作者們都明白,靈感的閃現(xiàn)聽上去浪漫,但將它恰如其分地表達(dá)出來則需要浩大的工程。對商業(yè)文案而言,扎實的文字功力更是和靈感、洞察同樣重要。

           

          如果你的文案經(jīng)常被評價為“含糊”、“抓不住重點”、“俗”,那么對你而言,比起“怎樣讓文案變得更棒”,你首先需要確保文案沒有硬傷。

           

          1、拒絕含混,文案要有透明的體質(zhì)

           

          文字本質(zhì)上是一種傳遞信息的介質(zhì),表意清晰是對它的基本要求。優(yōu)秀的文案必須把信息排列整潔后再呈現(xiàn)給用戶,而不是用文字制造一座使他們困惑的迷宮。

           

          一篇充斥著抽象詞匯(形容詞、副詞)的文案是不及格的,這樣的詞匯很難讓用戶輕松理解到背后的核心信息。

           

          有一個技巧可以讓你的文案表意更清晰:當(dāng)你描述一件產(chǎn)品或者某種情緒時,要盡可能讓你的文字“多走一步”,也就是說,在你自認(rèn)為已足夠清晰的文案后面,試著用更具象的詞匯再“翻譯”一遍。

           

          比如,如果讓你去描寫一款汽車車廂“空間利用率高”這一特點,你會怎么撰寫這段文案?

           

          A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奧斯汀比其他美國家用車小,但當(dāng)你打開車門進(jìn)去后,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車廂如此寬大舒適。

           

          B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奧斯汀比其他美國家用車小,但當(dāng)你打開車門進(jìn)去后,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車廂如此寬大舒適。里面沒有多余的空間,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

           

          C文案

          第一眼看上去奧斯汀比其他美國家用車小,但當(dāng)你打開車門進(jìn)去后,你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車廂如此寬大舒適。里面沒有多余的空間,每一英寸都可以利用,大得足以讓4個身高6英尺的人舒服的坐在里面。

           

          大部分文案在描寫車內(nèi)空間“寬大舒適”這一特點時,最可能會寫出的文字就止步于A文案了,用戶能讀出“寬大”這一概念,卻不知道到底有多寬敞。稍好一些的,會止步于B文案之前,讓用戶知道“寬大”來源于“每一寸空間都不被浪費”。

           

          然而一流的文案會想方設(shè)法讓文字信息足夠明晰。比起A文案和B文案,C文案顯然更勝一籌,這是奧美創(chuàng)始人大衛(wèi)·奧格威為奧斯汀汽車撰寫的文案。寬敞到可以坐下4個身高6英尺(約1.82米)的大個子,一個具象的“參照物”,讓“ 寬大”這個抽象概念一下子明晰起來。

           

          如果想表達(dá)勞斯萊斯座位墊面的奢華闊氣,應(yīng)該怎么寫?這是大衛(wèi)·奧格威的文案:

           

          座位墊面是由八頭英國牛皮所制——足夠制作128雙軟皮鞋。

           

          每一個詞匯都具象,耗費“八頭英國牛皮”、“128雙皮鞋”用量的皮料,才足以制作成萊斯萊斯的座位墊面。文案寫到這個地步,才可以真正稱之為不含糊。

           

          2、拒絕啰嗦,心中裝一把“剪刀”

           

          這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寶潔公司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數(shù)字媒體廣告的平均觀看時間僅有1.7秒,幾乎就是一眨眼的時間。只有20%的廣告被觀看超過2秒。

           

          2秒鐘的時間,普通人只能讀完6-10個字。講到這里,你應(yīng)該已經(jīng)意識到“簡潔”對文案的重要性了。

           

          如果你想要文案被人記住并被人傳播,那就必須順應(yīng)人類天生的懶惰傾向,給他們盡可能短、盡可能簡單的文字。

           

          這種短和簡單是相對意義上而非絕對意義上的。在寫作時,你最好在心里裝上一把“剪刀”,在寫作過程中對文字進(jìn)行進(jìn)行裁剪,摒棄冗雜無用的部分。

           

          在初稿完成之后,不要留情,請遵循“50%”原則對你的文字進(jìn)行大刀闊斧的裁剪:300字的文案所蘊含的信息量,試著用100個字將它表達(dá)出來,2000字的稿件,在確保信息不丟失的情況下,試著將它裁剪到1000字。

           

          3、拒絕混亂,用邏輯串聯(lián)每個句子

           

          我們很容易聽到這樣的抱怨:我腦子里已經(jīng)想清楚了,但不知道如何清楚地寫出來。

           

          這樣的抱怨只是一個托辭,如果一個人的思維真正清晰,那么他筆下的文字一定是清晰流暢的。文字的邏輯與文采是兩碼事。你的文字是你思維的一面鏡子,如果你寫出來的文字混亂不明、缺乏邏輯,那只能說明你腦中還是一團(tuán)漿糊。

           

          缺乏邏輯是文案的一大硬傷,它會讓文案的說服力大打折扣。有素養(yǎng)的寫作者再寫下每一個句子時,都會考慮它和前一個句子、后一個句子之間分別應(yīng)該存在怎樣的邏輯聯(lián)系,并會讓它們像齒輪一樣緊密咬合在一起。

           

          在寫作中使用 “金字塔原理”可以幫助寫作者創(chuàng)作出更有邏輯性的文字:在行文中先拋出核心信息(位于金字塔頂端),隨后用幾個論點支撐核心觀點,(如有需要)每個論點下面再用幾個論據(jù)進(jìn)行闡釋,讓信息形成一個脈絡(luò)清晰的金字塔形狀。

           

          比如,在闡述“瑪麗不應(yīng)該嫁給凱文”這個核心觀點的金字塔圖里,“凱文不夠成熟”和“凱文可能不喜歡女孩”就是兩個分論點,而“凱文剛滿21歲”和“凱文每天花5個小時玩游戲”、“有人在gay吧見過凱文”和“凱文衣著時尚”則是分別支撐2個分論點的論據(jù)。

           

           

          4、 別偷懶,別耍廉價的花招

           

          如果想試探一個文案的水平,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剔除掉文章中的網(wǎng)絡(luò)熱詞和段子之后就一無所剩,如果離開網(wǎng)絡(luò)流行詞和“諧音”之外就無從下手,那這個人和優(yōu)秀文案中間一定還隔著1000個普通文案。

           

          頻繁地在文案中使用網(wǎng)絡(luò)流行詞或段子,本質(zhì)上是一種偷懶和不自信的表現(xiàn),并且會讓你的文字透露出一種速食感和廉價感。

           

          不信你去看看,就連公認(rèn)的將社交媒體玩得很溜的支付寶公號、海爾官方微博文案中,都很少出現(xiàn)網(wǎng)絡(luò)流行詞匯,而是通過文案悉心經(jīng)營出某種屬于自己的“腔調(diào)”。

           

          除了網(wǎng)絡(luò)流行詞,在文案中頻繁使用“諧音”也堪稱一大硬傷。雖然“諧音”看上去似乎有某種機(jī)巧,但沒有用戶會被“皮膚今夜不加斑”,“我型,我速”這樣的文案所打動,它頂多算是一種廉價的花招。這類“諧音”文案出現(xiàn)在促銷文案中尚可原諒,但作為Slogan或主標(biāo)題就顯得過于敷衍了。

           

          當(dāng)然,化用一些熱門的“梗”或者以熱點為切入點,去策劃與品牌內(nèi)容關(guān)聯(lián)度較高的選題則另當(dāng)別論。

           

          要點就在于,你需要在這些“梗”中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不是偷懶地直接使用它們。GQ在近日一篇刷屏的《那一夜,老板終于忍不住了》中,就將杠精、邀功精、甩鍋精等一組流行“人設(shè)”,用四格漫畫的形式做出了新的演繹,既讓用戶具有代入感,又不乏新鮮。

           

           

          結(jié)語

           

          許多人下意識地認(rèn)為文案是個低門檻的工種,很少探討它的專業(yè)性和技術(shù)性。然而諸多硬傷的存在,會讓你的作品功虧一簣,瞬間掉落到及格線以下。你需要有意識地避開寫作中的禁忌,讓你的文字與低級錯誤絕緣。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fā)表評論
          登錄 進(jìn)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