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家評價、買家秀,到底是如何影響用戶的購買決定的?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咪咪咚

          【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善小倩

           

          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是“買家評價”,對于電商商家來說,他有個專業名詞叫“買家秀”。

           

          相信對你來說這個詞并不陌生,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并沒有很仔細的研究過這背后的人性邏輯,今天我將從以下5個維度為你解開這個秘訣。

           

          通常作為淘寶的商家,幾乎都會做買家秀:

           

          新品上架前,發些產品給美女,拍一些圖片,然后曬單到評論里,目的是影響后來的真實消費者,提升轉化的可能性。

           

          但如果你不理解人性對“評價”相信背后的驅動力,那你也可能花錢做了無用功。

           

           

          一、人們都喜歡尋找歸宿,得到社會認同

           

           

          你有沒有去過你不熟悉的教室,或者參加過你不熟悉的聚會活動,由于你對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你會很不由自主的模仿著周邊人的行為:

           

          可能他們突然笑了,即使你不知道他們為什么笑,但是你也會跟著笑;如果每個人都站起來把紙袋套在頭上轉三圈,也許你也會找自己的紙袋在哪里。

           

          為什么別人的行為會激發我們去做同樣的事情?

           

          為什么我們會關注并模仿別人?

           

          這就是“社會認同”。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是獨立思考者,也就是說他們喜歡認為自己是獨特的人——這不并奇怪。

           

          例如拿我自己來說:

           

          我從很小的時候,由于性格內向,內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你是與眾不同的,然后影響我總是學習那些少數人學習的東西;但其實終還是因為我希望得到“社會認同”——當然那個時候可能是希望得到家人或者周邊朋友的認同。

           

          其實適應和歸屬的需求在我們的腦中和生物學天性中根深蒂固,不斷的尋求認同和存在感。

           

          廢話不多說,我們來看2個心理實驗。

           

           

          二、人們喜歡觀察他人決定自己的行為

           

           

          國外有兩名心理學家Latane和Darley,他們一起做了很多測試,我給你分享兩個實驗,方便你了解人們心理的思考模式:

           

           

          實驗一

           

          他們讓人假裝在城市的街道上癲癇發作,看是否會有人前來幫忙。實驗設計不同數量的旁觀者。

           

          當僅有一名旁觀者時,85%的人會幫忙;當有5名旁觀者的時候,僅有31%的概率有人會幫忙。

           

          這個研究支持了以下理論:當特定環境中有其他人時,多數個體會傾向與觀察他人以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時經常沒有人采取行動,他們只是站著等待別人行動。

           

           

          實驗二

           

          另一項實驗,被試者坐在房間中填寫問卷。

           

          當他們完成問卷后,煙會從一個通風口進入房間。實驗條件有以下三個:

           

          第一種實驗條件:僅有一名被試者在房間中,該被試者不了解實驗內容。

          第二種實驗條件:三名被試者在房間中,但其中兩名了解實驗內容。當煙進入房間時,這兩名被試者假裝沒有意識到并繼續填寫問卷。

          第三種實驗條件:有三名被試者在房間中,他們都不了解實驗內容。

           

          那么,你猜猜他們會做什么?

           

          會離開房間并報告有煙的問題嗎?

           

          在第一種實驗條件下,75%的被試者會離開房間并報告有煙。

          在第二種實驗條件下,僅有10%的被試者會離開房間并報告有煙。

          在第三種實驗條件下,38%的被試者會離開房間并報告有煙。

           

          這個研究支持了“我們會根據他人決定自己行為的理論”,尤其是在我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時候,我們總想依賴別人給予答案。

           

           

          三、你為什么會聽從完全陌生人的建議

           

           

          我們在網絡上買東西,大多數時都會看評價,而這些評論會影響我們是否購買,購買什么,何時購買。

           

          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并不知道是誰在評論這些商品、他們來自哪里、他們的喜好、他們是否和我們相似,但是我們卻相信他們。

           

          你可能會說,我很理智,不會影響我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例如:你看到一個產品沒有人買,你會下手嗎?如果你看到一個產品下面的評分是2.5分時,你會買嗎?如果評論中有很多差評,你有勇氣拍下嗎?

           

          答案顯然是“NO、NO、NO!”

           

          不錯,你誤以為自己是理智,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產品評論都比較好;你不會感覺很奇怪,就像我上次講的“人們總以為外面的和里面的一樣”,當你數以千次的打開易拉罐,喝各種飲料——你并不可能感覺這有什么值得關注的,但是當你拉開易拉罐,喝到嘴里的是大米時,你才感覺不對。

           

          不知道你聽懂沒有,呵呵!不管那么多,我們來看看是什么讓我們感覺自己是理智的呢?

           

           

          四、我才不會聽別人的,我很理智的

           

           

          在我們無意識時,評分和評論激發了我們對社會認同的需求。但在我們無意識的做了決定后,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理智。

           

          為什么我們總感覺我們是理性的?

           

          數據、表格、圖形、統計等等因素讓我們感覺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

           

          例如:

           

          統計和柱狀圖讓我們覺得自己做了理智的決定,盡管我們的決定來自于不理智的過程。

           

          所以在詳情頁內設計論證和買家數據有關的東西,可以盡量用餅圖、曲線圖、柱狀圖等表現元素,這些設計元素更能讓用戶認為自己是理智的判斷。

           

           

          五、買家秀的影響力

           

          我通過整理研究發現:強有力的買家秀,對轉化率提升有幫助的一定要具備敘述和講故事,然后要具體化評論人的身份、年齡、性別、職業、姓名,這些人物角色和場景與敘述故事聯合在一起,讓評論變的更加有力量。

           

          只要用戶知道評論人的具體信息更多,那評論的可信度就會越強,可信度越強,轉化自然會更好的提升。

           

          通常我們會更加相信我們認識并信任的人的評論,如果我們不認識對方,我們會試圖判斷這個人是否像自己,也就是我一直分享的情感共鳴點。

           

          把這些都考慮在內的話,那么什么樣的評分和評論能影響我們呢?

           

          我總結了,排序大概如下:

           

          1. 我們認識的人的故事能影響我們,他們的簡單推薦就能影響我們的行動,但是不太可能在網上看到我們認識的人的評論,所以請看第2條。

          2. 當我們不認識對方時,對我們的影響會變小。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對方的職業、年齡、性別、姓名、故事、圖片來想象對方,那對方的評論同樣有用。

          3. 影響再小一點的情況是我們不認識對方,并且無法想象,不過有故事可以閱讀,這點有點像普通的文字評論。

          4. 影響小的情況,就是我們不認識對方,而且只能看到評分。這個類似于你點開評價,看到的只是“好評”兩個字,影響小。

           

          通過上面4種影響的排序,我們就來考慮下:如何在詳情內,或者評論中如何把買家秀的影響大化?

           

          不難看出:第一種“我們認識的人的故事”對我們影響大——雖然在網絡上很難剛好遇到生活中的朋友的評論建議,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你跟我都有可能認識的人“明星”,對,就是他們。

           

          如果用明星來講一些故事和評論,那么這個影響轉化一定是巨大的——所以你知道。為什么明星代言的品牌為什么轉化那么高了吧?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