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蘭蘭事件:如何在信息中尋找真相?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狂傲學神

          【來源】新生大學

          【編輯】善小倩

           

          一篇名為《尋找湯蘭蘭:少女稱遭親友性侵,11人入獄多年其人“失聯”》的文章讓這起10年前的案件重回大眾視野并引發熱議。

           

          2008年,14歲女孩湯蘭蘭(化名)報案稱其“多次遭到十余名親屬和村民強奸,涉案人員包括其父親、爺爺等直系親屬,也有老師、鄉鄰和村干部。2010年10月,包括其父母在內的11人獲刑,罪涉強奸罪、嫖宿幼女罪,其父母還被判強迫賣淫罪。

           

          如果不是新京報、澎湃新聞等媒體的報道,這起案件或許根本不會被人記起,而這次站在輿論中心的不僅是湯蘭蘭案件本身,更是媒體。

           

          其中,備受爭議的不僅是媒體在質疑這起案件的真實性,同時在報道中曝光了湯蘭蘭的個人信息,隨后,報道的作者遭到網友謾罵和人肉搜索,幾家媒體也遭受到了強烈的信任危機。

           

          其實,湯蘭蘭案件,本就是一件極其復雜的案件,其涉及到法律、人性、道德等眾多方面。就如很多評論所言,天平的一端是《狩獵》,另一端是《素媛》,無論哪個是真的,都是悲劇。

           

          和很多熱門的事件一樣,湯蘭蘭事件引發了輿論的撕裂,而這次站在風口浪尖的不是自媒體,而是主流媒體。這是個看似信息十分充足的時代,人們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得信息,從而會讓我們認為自己很了解外面的世界。

           

           

          但是,正如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中所言:媒介即是訊息,因為對人的組合與行動的尺度和形態,媒介正是發揮著塑造和控制的作用。的確,大多數獲得信息的方式是通過媒體,但是媒體所給予人們的信息真的是那樣真實可信的嗎?

           

          在去年的江歌案中,自媒體就曾被人們質疑為帶節奏、煽動情緒,而這一次主流媒體同樣展現出了明顯的漏洞。暫且不去討論媒體質疑湯蘭蘭案的合法性,畢竟作為媒體確實有責任去質疑,但是,這種質疑必須要建立在客觀和中立的基礎上。

           

          而在湯蘭蘭事件的文章中,媒體顯現出了明顯的偏向性,比如文中所寫以還原真相的名義,別讓湯蘭蘭失聯等。

           

          同時,記者雖然對湯蘭蘭母親進行了采訪,并將之作為一手素材加以運用,但一篇客觀的新聞報道不能只呈現一方的觀點,而是應將雙方的觀點客觀地展現出來,而不是先有觀點,然后再將符合猜想的采訪作為論據呈現出來。

           

          對于媒體的種種舉動,其實并不難理解。無論是自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它們都是需要生存的,所以自然會用各種方式來獲取流量、熱度以及所謂的“10萬+”。

           

          而且完全獨立和客觀的媒體也是不存在的,每家媒體都會有其設定的立場。那么,作為讀者,面對如此紛亂的信息,人們應該如何選擇?是否意味著我們根本沒有選擇,要么被媒體所控制,要么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游客般不知所措?

           

          其實,這個問題并非無解,它需要的是人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好像已經沒有邊界,你可以在網上找到任何信息。

           

          但是,隨著網絡化程度的細化,你會發現你獲取信息的渠道卻好像在變得狹窄,尤其是類似于今日頭條這類資訊媒體的出現,它們會揣摩你的趣味,將符合你的觀點和興趣的信息放到你的面前。

           

          這樣看起來好像更加高效和便利,但是它的一個弊端是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所認同的觀點。而媒體為了鞏固讀者,自然也會強化某些觀點,這就是為何類似于咪蒙這類有極端言論的自媒體依舊能夠獲得高關注度的原因,他們就是要保持這種風格來取悅讀者。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繭房”,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學者凱斯·桑斯坦提出的。“信息繭房”是以“我的日報”的形式呈現的: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信息的劇增,人們可隨意選擇關注的話題,依據自己的喜好量身打造一份“我的日報”。

           

          伴隨著信息繭房,還有類似“小團隊思維”、“信息極化”諸如此類的名詞。大致意思類似:在一個封閉的信息環境里,團隊成員互相強化已有的觀點。

           

           

          這也是為何在公共事件中的討論越來越兩極分化,湯蘭蘭事件也是如此,而且以一種更為諷刺的形式展現出來,媒體想要將人們往冤案的方向引導,但最后讓人們站隊的卻是對媒體的態度,甚至出現了人肉搜索記者的現象。

           

          如果你看了一篇大罵媒體的文章,你就不自覺地會去看更多此類型的文章,看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強化觀點的過程,反之亦然。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如果你相信“人應該每天要喝八杯水”,你就會發現很多能夠證明這種觀點的科學依據。但是,這個時候如果你再花些時間搜索,你同樣會發現也有很多科學依據也同樣可以證明 “人應該每天要喝八杯水”只是個謬論,這些都是相當微妙卻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思維漏洞。

           

          人們需要正視媒體的弊端,但并非意味著媒體是完全不可信的。這其中有個前提,那就是任何人都會受到其個人經驗和立場的限制,即便再客觀的記者也無法避免。

           

          而且,評論類文章本身側重的就是觀點的表達,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作為讀者,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盡可能地拓寬自己的邊界,跳出舒適圈。當一件事件發生之后,先不要做判斷,而是找不同角度的信息,然后再將之拼湊在一起。

           

          同時,人們所需要的不是一次次的觀點強化,而是對于這個觀點的分析和推論。因為得出一個觀點是簡單的,但更有意義的是你為何會得出這個觀點。

           

          就像很多人會評價某些作者“三觀正”,而僅有這點是不夠的,甚至很可能會淪為“政治正確”的奴隸,值得人們去關注的反而是那個論證“為什么”的過程,這才是可以思維的地方。

           

          互聯網時代,媒體是作為人們的眼睛而存在的,它讓我們無限蔓延,好像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人們得以掌握全世界。

           

          當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展現在你眼前的時候,或許更需要的是個人的判斷力,想要不被信息所限制住,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輕易地對任何事情下結論。否則,過多的信息對你而言只是一筆筆昂貴的智商稅。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