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為內容添加情緒?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琛姐

          【來源】草莓學堂

          【編輯】善小倩

           

          前段時間,看到《奇葩說》締造者牟頔的一篇分享,其中提到的一個觀點:內容的本質是情感的共鳴和情緒的共振。

          剛開始時,深以為然,但越想越不對勁。情感共鳴是一個很好的狀態,能讓人感覺被理解,從而加深品牌和用戶的情感。

          但情緒共振并不總是美好的,因為共振會顯著加強情緒,而有些情緒(比如恐懼、悲傷)我們并不想強化。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傷心過度的人找一個同病相憐的人聊天,結果越聊越傷心,最后一起自殺。

          這就是情緒共振導致的極端后果。

          相對情感而言,情緒是一種比較短的狀態,隨外部刺激變化而變化。

          比如看段子的時候,你會感到快樂,看恐怖片的時候,你會感到恐懼,但看完后一段時間,這些情緒都會比較快地消失。

          所以,相對而言,情緒比情感更容易被喚起,也更容易消逝

           

           

          品牌進行內容營銷時,在時長較短的廣告內容中,融入情緒是更好的選擇,在時長不受限制的自媒體內容中,可以更多地融入情感。

          既然追求情緒的共振不妥,那么,應該如何為內容添加情緒呢?

           

          一、為什么你的內容要有情緒?

           

          1.情緒能吸引注意力

          幾乎所有的情緒刺激都能把注意力吸引過去,至少能暫時地吸引過去。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屏幕中顯示一對數字,中間用詞組隔開,比如:

          5 表格 8

          被試者需要忽略中間的詞組,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數字的奇偶性,并按下相應按鈕(當 2 個數字都是偶數或奇數的時候,對應一個按鈕;當 2 個數字為 1 奇 1 偶的時候,對應另一個按鈕)。

          實驗的結果顯示,當數字中間的詞組是情緒詞時,比如,殺害,被試者很難將其忽略,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按鈕反應時間明顯延長。

          所以,許多媒體人為了吸引更多注意,往往會在標題中添加“可怕”、“震驚”、“氣憤”等情緒化詞語。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情緒性的圖片、影片等。比如,定位農村教育的公益組織“希望工程”,就選用了一位充滿求學渴望的女孩作為形象代言人。

          她眼神里流露出的對求學的渴望,感動了很多人,使得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希望工程”項目。

           

           

          2.情緒能加強記憶

          情緒的另一個顯著效應就是會加強記憶。甚至記憶的內容本身不是情緒性的,但是只要是發生在強烈的情緒條件下,強烈的情緒就會加強記憶。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忘記童年的大部分事情,但對于非常興奮(例如,考試得第1)、緊張(例如,第1次和異性表白)、悲痛(例如,親人去世)或恐懼(例如,被父母、老師打罵)的時刻,卻總是記憶猶新。

           

           

          3.情緒能誘發行為

          情緒是社交分享的一個巨大驅動力,無論是人們感受到愉悅,還是感受到恐懼和懷疑的時候,都會進行分享。情緒類廣告也能有效促進人們對品牌產品的購買。

          IPA databank 對 1400 個成功的廣告案例進行的研究表明,純感性類的廣告的有效性(31%),比純理性類廣告的有效性(16%)高出近一倍,同時略好于比兩者結合的廣告的有效性(26%)。

           

          二、你的內容應該融入什么樣的情緒?

           

          心理學家羅伯特·普拉奇克(Robert Plutchik)在 1980 年創造了一種情緒分類方法“情感之輪”,提出了 8 個主要的兩極情緒:

          快樂(joy)與悲傷(sadness);氣憤(anger)與恐懼(fear);信任(trust)與厭惡(disgust);驚奇(surprise)與預期(anticipation)。

           

           

          | 每種顏色代表一類情緒,顏色越深,情緒越強

          “情感之輪”還展示了不同的情緒是如何融合并創造新的情感,比如,“害怕”和“信任”融合,產生了“順從”;“快樂”和“信任”融合,產生了“愛”。

          可以從 2 個維度進一步理解情緒:愉快程度(也就是常說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和喚醒程度(高喚醒情緒和低喚醒情緒)。

          1.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用積極和消極對情緒進行分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方法。比如,我們經常會鼓勵別人說“你要積極一點,不能這么消極”。

          一般來說,快樂和信任屬于積極情緒,悲傷、氣憤、恐懼、厭惡屬于消極情緒,驚奇和預期屬于中性情緒。

          所有的情緒都是功能性的,只有正(積極)負(消極)之分,沒有好壞之分。快樂和信任的作用很明顯,能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人際關系更和諧。

          不過,恐懼、氣憤等消極情緒也有特定的作用。比如,對疾病的恐懼促使我們積極鍛煉,獲得健康,對敵人的氣憤促使我們變得強大,得以保護自己和家人。

          不管是哪種情緒,都不能太過極端,老話就有“樂極生悲”之說。最舒適的狀態是各種情緒達到正負平衡狀態,類似于道家所提倡的“陰陽平衡”。

           

           

          但大部分情況下,因為外界的種種干擾,人們的情緒是不平衡的,而這也是人們消費內容的核心目的——讓自己的情緒重新平衡。

          即使是閱讀純干貨內容,大部分人也只是為了平衡自己的焦慮情緒(擔心落后等),而不是出于真正的興趣,如果干貨內容不能在短期內平衡這種焦慮,就會很快被舍棄。

          這也是戰術型內容比戰略型內容(比如《推薦幾本好書》就屬于戰術型內容,而《我們為什么要看書》屬于戰略型內容)更受歡迎的原因。

          因為戰術型內容可以在短期見效,迅速緩解你的焦慮,而戰略型內容雖然意義更深遠,但見效時間卻要長得多。

          所以,想要知道你的用戶需要什么情緒的內容,就要先了解他們當下的情緒狀態,然后,創造對立情緒的內容。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憂慮、煩惱等消極情緒比較重,所以,快樂、信任等積極內容逐漸成為主流消費內容。可以看到,熱門的節目、電影、廣告等等,大都以快樂為主旋律。

           

           

          笑容是表達歡樂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大量的廣告,大到房地產、汽車,小到日用品、零食,都充斥著(雖然不明所以,但有感染力的)笑容。

          國內電影票房排名前 20 的電影中,就有 6 部是純喜劇電影,其它 13 部電影(除了《芳華》)也都大量融入了喜劇元素。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千篇一律,可預期程度高,所以,對于奇異情緒的內容也有較大需求。

          上面的榜單中,奇幻、科幻類電影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與之相對的例子是,科技落后的時代,人類對很多自然現象無法理解,對很多現象感到“驚奇”。

          為了平衡這種情緒,創造了迷信、神話等內容,使得這些現象合理化,提高“預期”情緒。

          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一件矛盾的事情:既然大家都追逐快樂,為什么大多數的新聞報道卻是負面的呢?

          這和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有關。信息的獲取方式有主動(搜索)和被動(被告知)兩種。

          對于新聞信息,用戶一般是被動獲取,登陸習慣的新聞平臺,根據平臺的推薦瀏覽,并根據標題決定是否點開。

          這種情況下,哪種情緒的標題最容易吸引人呢?答案是恐懼。

           

           

          因為恐懼和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是人類首先會注意的情緒。

          在進化進程中,恐懼的作用是幫助動物注意到捕食者,并幫助他們逃脫,滿足了動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所以,雖然人們不喜歡恐懼,但適當的恐懼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生存。

          現代社會,沒有捕食者的威脅,但恐懼依然存在,對疾病的恐懼、對暴力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等等,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出于對更好生存的渴望,我們會對含有恐懼情緒的內容分外留意。

          媒體利用這一心理,為了博得更多關注,會刻意更多地報道負面新聞,比如,戰爭,謀殺,盜竊,貪婪,自殺,暴力,強奸等等。

          恐懼營銷也是一樣的道理,通過喚起人們的恐懼情緒,獲得更大的關注。

          而靠搜索主動被用戶發現的內容,更多是“解決辦法”這類能幫助用戶擺脫恐懼的內容。

          除了快樂、恐懼的情緒,人們也會偶爾消費其它情緒的內容,比如,毒雞湯、喪文化、厭惡等。

          除了調節情緒平衡外,這些情緒引起關注的主要原因是“驚奇”,因為“快樂”的內容看得多了,偶爾看點不一樣的,就會覺得“驚奇”(這種驚奇不一定是驚喜,也可能是驚嚇)。

          比如,通過喚起“厭惡”情緒來吸引注意的芙蓉姐姐,鳳姐等網紅,主打“喪文化”的喪茶等。

           

           

          但消極情緒一定要慎重添加,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用戶的“情緒共振”,導致不愉快的結果。

          比如,網易云音樂自以為機靈的文案“你這么愛聽歌,一定獲得很難過吧”,就引發了不少用戶的不滿,并以卸載 APP 表示抗議。

           

           

          總之,在當下壓力過大的大環境下,快樂仍然會是主流的內容情緒。

          毒雞湯、喪文化等非主流情緒的內容會在短期內引起大眾注意,但長期維系品牌和用戶關系的內容還是應該以積極情緒為主。

           

          2.高喚醒情緒和低喚醒情緒

           

          喚醒度越高的情緒越能誘發行為,理論上來說,每種情緒,只要強度足夠,都可以誘發行為。

          “情感之輪”中,顏色越深的情緒,喚醒度越高。比如,無聊、沉思、煩惱、寧靜等屬于低喚醒情緒,厭惡、悲痛、憤怒、興奮則屬于高喚醒情緒。

           

           

          上方為高喚醒情緒,下方為低喚醒情緒。左邊為消極情緒,右邊為積極情緒。

          好的內容,應該具有較高的喚醒度,從而誘發用戶點贊、評論、轉發、推薦、購買等一系列行為。

           

          3.如何強化內容中的情緒呢?

           

          除了善用情緒化詞語外,還可以多使用重復和視覺化兩種手段。

          重復是強化情緒的最佳手段,拿破侖曾經說過“重復才是真正重要的修辭”,不管是何種情緒的內容,經過重復后,都能明顯加強情緒效果。

          當然,這種重復包括同樣內容的重復,但更多地是指同種情緒內容的重復。

          比如,過多接收暴力、犯罪等負面內容的人,會更容易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天生邪惡和卑鄙的世界,從而積累更多的恐懼情緒,變得過度自我保護。

          著名傳播學教授喬治·格伯納(George Gerbner)將這種癥狀稱為“平均世界綜合征(mean world syndrome)”。而改善這種癥狀的方法就是多看積極、有趣的內容。

          許多大號都采用重復的手段寫推文。比如,咪蒙、視覺志等知名公眾號中,大量推文都是由多個同類型小故事組合的。

          刷爆朋友圈的推文《謝謝你愛我》中整理了 17 個關于愛的小故事,有效強化了感動情緒,獲得了 5000W+的閱讀量。

          廣告中這種重復的應用就更多了,廣告商一方面在多個渠道重復循環播放,一方面在廣告中融入多個同類型片段。

          比如,可口可樂在其最新營銷活動“Taste the Feeling”中,為了強化歡樂的情緒,在全球各地抓拍了 150 多張人們暢飲可口可樂的畫面。

           

           

          通常情況下,圖片比文字更形象、生動、有感染力,所以,在文字內容中適當添加圖片能有效加強情緒,gif 動圖效果更佳,當然,最好能拍成視頻。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