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是如何毀掉你的職業生涯?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 套路編輯部

          【來源】運營研究社

          【編輯】善小藝

           

           

          現在是北京時間 23 點 04 分,辦公室里,有兩個人正在加班。一個是我的老板賢哥,一個是我。賢哥不走是因為舍不得走,他正為了運營社的精品課程忙得不亦樂乎;我不走是因為走不了,我正為了明天(對你來說是今天)的文章發愁。

           

          我們的工位是互相背對著的,我時不時回過頭去,望著那個忙碌的背影,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個男人眼里,我加班的行為意味著什么?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我到百度一查,這“加班”的頁面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升職加薪”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屏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我也是人,加班要吃掉我了!

           

          這不是對萬惡的資本主義的血淚控訴,而是對自我的深刻反省。如果經常加班,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自我感動,而應該是警醒和捫心自問:你真的知道加班意味著什么嗎?

           

          某大 V 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年輕人,你憑什么不加班》,至今被罵得狗血噴頭狗。但是文章里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有啟發:

           

          有兩種人可以不加班,第一種人是已經有家庭小孩,可以選擇性不加班,而你們現在都不是;第二種人是做事效率極高,不需要加班了,不好意思,你們都沒牛逼到這種程度。

           

          這段話反過來理解就是,有兩種人是經常加班的:第一種是除了工作,人生沒啥意義的生活上的 loser;第二種是能力太差,下班前干不完活兒的工作上的 loser。

           

          第一種不在我們公眾號的話題范圍內,我們著重談談第二種。

           

          我曾經是個高中老師,教書那會兒我就不是特別欣賞那種看起來非常努力但是成績不進步的學生,總懷疑他們有自欺欺人的嫌疑。現在進了互聯網公司當編輯天天催稿,我更加確認了這個規律:拖到最后熬夜趕出來的準沒好活兒,寫著有感覺的文章拖不到這個時候。

           

          知乎網友@沈曉剛介紹,在蘋果公司,加班的人會被領導約談。因為領導認為,加班無非兩方面問題:如果是工作效率問題,說明工作能力不行,要想辦法提升;如果是工作強度問題,說明任務負擔太沉重,應該再招一個人分擔。

           

          同時,知乎上一些前騰訊員工對騰訊的加班文化深惡痛絕,指出加班是源于失敗的管理,領導大量無意義的會議占用了太多工作時間,導致員工集體加班。

           

           

          一般來說,我們既無法改善公司的管理,也不能招人幫自己干活,因此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且,經常加班的人,自己的工作效率有沒有問題,心里應該都是有點 B 數的。

           

          由于效率低下導致經常加班,疲憊和回不了家只是我們遭受的連環損失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環而已,真正慘重的損失至少還有 3 點:

           

          1)觀念扭曲

           

          知乎網友 @Ted X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每天下午 6 點,強制公司的程序員關機。到點以后,不管程序員們手頭上有多重要和緊急的任務,都必須關機,不關的就幫他們關。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陣痛后,@Ted X發現,原來總是要加班到 7、8 點的程序員們,全都能在 6 點之前完成工作。

           

          緊接著,@Ted X問了程序員們兩個問題:

           

          明明 8 小時能干完的活兒,為什么要拖到 10 小時才干完?

          答:怕領導覺得他們不賣力。

           

          現在 8 小時把活兒干完了,還加班嗎?

          答:活兒是干完了,班也要加。

           

          這反映了一種心理上的恐慌和不安全感——總覺得自己的小命捏在領導手里,因此總是看領導的臉色行事,哪怕行的是沒有意義的事。

           

           

          為什么我說這種觀念是扭曲的?因為在市場上,你對領導的核心價值并不是小心翼翼地討他歡心,而是有能力為他辦事。

           

          2)降低市場競爭力

           

          也許有人會說,我既給領導把事辦了,也討了他的歡心,不是更好嗎?問題在于,你的時間總共就是這么多,別人 8 小時完成了你 10 小時的工作,剩下的兩小時就可以用來拉開和你的差距。另一方面,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同樣的工作量,別人 8 小時能做完而你需要 10 小時,誰的競爭力更強呢?

           

          3)加劇階層固化

           

          最早盛行加班文化的不是中國的互聯網圈,而是美國的硅谷。而如今,加班文化在硅谷已經成為了明日黃花。36氪的一篇文章介紹道,Google 的早晚餐時間分別是 8:00 和 18:00,亞馬遜一位勤奮的員工 8:00 上班 18:00 下班,Twitter 的一名員工則是從 10:30 工作到 17:00,周末從不加班。

           

          對此現象,領英創始人里德·霍夫曼分析道,在硅谷,如果一位工程師在早上更新了自己的 LinkedIn 個人資料(簡歷),到午餐的時候他就能夠拿到 5 份工作邀約。越是搶手的人才,越是容易在市面上找到新機會——這意味著,如果強制加班,公司率先失去的會是最優秀的人才。

           

           

          換句話說,當你和公司都認為你的加班是理所當然時,你們雙方都認同了一點:你是一個沒本事跳槽的草包。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你和不需要加班的高端人才,就形成了牢固的階層分化。

           

          以上三點,可以用六個字概括:越忙,越傻,越窮。

           

          然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年,國外互聯網公司往往在與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競爭中慘敗,從當年的 Google 輸給百度,到近年的 Uber 輸給滴滴,莫不如是。歸因總是很難的,但是中國公司的“玩兒命”恐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在36氪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有這么 2 條耐人尋味的結論:

           

          ① 工作時長越長的人,越認為自己“得到了非常多的額外訓練”。

           

           

          ② 高層管理者、高薪酬者,跟從加班中的收獲是正相關關系:創始人在加班中大有成長者,比例是基層員工的近 8 倍;百萬年薪者在加班中大有成長者,比例是較低收入者的近 7 倍。

           

          可見,有些公司通過加班獲得了競爭優勢,有些人通過加班獲得了更多的成長。

           

          同是加班,結果卻大相徑庭,個中區別應該不難分辨:一種是把短時間的任務拖延得很久,一種是扎扎實實地投入到高強度的長時間勞作中。二者結局如何,可想而知矣。

           

          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講中,俞敏洪給“油膩”下了這么 4 個定義:貪,俗,懶,裝。低效率的加班者,都該對照這四個字好好反思一下。

           

          需要反思的不僅是工作,更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存狀況。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運營人的生存現狀,我們向全世界號召不甘平凡的運營人,參與 2017 運營人生存現狀調查工作。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