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流量,說幾句悄悄話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朱小磊

          【來源】非主流朱

          【編輯】善小布

           

          流量如氧,馬爸爸也吸氧困難!

          阿里巴巴2017財年凈利潤578.71億元(RMB),對于籌辦“雙11”,那是相當輕松呀!不過在引流這件事上,靠砸錢硬碰硬,是沒有好下場的,至少互聯網產品是這樣。我的上篇文章有提。

          于是,為了引爆用戶裂變,拖起這個無中生有的大車,馬爸爸豁出時間來,又錄歌、又演戲。

          馬云月收入近5億,可見他演戲錄歌的成本。

          不管產品壁壘,還是流量壁壘,你必須有一樣

          與今天不同,手機一開,行業消息數不勝數。以往我們談得最多的是,“做什么最掙錢?”“哪個行業更掙錢?”“XX產品超難生產”

          你說你做一款手機,主攻“技術”吧,好像大公司占滿了;主攻“性別形象”,已有朵唯妹妹和8848哥哥;

          主攻“發燒友”吧,小米做好幾年了;主攻“情懷”吧,一加、錘子在此;主攻“電能”吧,有OPPO,“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主攻“拍照”吧,索尼、vivo、美圖手機。

          那我非要做手機產品,沒辦法嗎?

          有,像清華學霸劉自鴻一樣,搞技術,比如他做了個1mm薄的柔性屏幕。

          否則,去想想怎么掙流量資源吧!一個普通商品,務必考慮怎么能“露臉”,哪里“露臉”。

          為了流量,大公司耍伎倆

          無緣無故地,在瀏覽器的個人收藏夾里,冒出個“天貓雙11”。前天,我在火狐瀏覽器上看到···

          或者,在下載某軟件的時候,附帶個URL快捷方式。

          再比如,中小學搜題app里,A和B 是這個領域里的龍頭,用戶抉擇的時候,要么在B,要么在A。而A就尋思手段了,往B的軟件里發黃圖。這個A就是“百度作業幫”。

          映入眼簾的,是一群人正在搶流量

          王健林轉型萬達,走向娛樂影視、體育。為此,他擔起了流量重任,做一名流量扛把子。

          公開獻唱、爆日程、接受各電視臺采訪(比同行的許家印高調很多)、“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恰好,王思聰也能擔流量。

          16年前,香奈兒邀請當紅歌手李玟,作為亞太區形象代言人。集顏值與實力一身,足夠配香奈兒。對品牌來說,代言人的第一責任是扛流量。

          好了,李玟肯定是扛得起流量的,但命中注定,遭到香港名媛們的集體抵制。她們認為,李玟是搔首弄姿的,污濁了香奈兒文化。不久,代言人替換。

          時至今日,是流量再次匱乏嗎? 小孩子的Angelababy、野路子的趙麗穎,宣布代言Dior。

          有好些奢侈品,很是尊重貴族文化。它們設計著深含匠心的產品,不削做廣告,他們認為,做廣告是玷污。

          9月25日,迪麗熱巴走秀杜嘉班納,意大利奢侈品牌。

          不僅是奢侈品彎腰,普通品牌同樣受著寒風。

          租金、營銷成本變高,導致快時尚品牌forever,在日本的首家旗艦店倒閉;

          New look 今年Q1營業利潤下降60%;Topshop 去年財年已下降16%的凈利潤;從2015年起,無印良品對中國250多種商品降價20%,以擴大消費者人群。

          一個流量洼地,在第三層文化中

          FOCVS:爆紅產品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中提到,內容文化同樣有“三層產業”

          第一產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24個字的直接體現,比如“人民如何站起來”、“誠實守信是中國的傳統美德”、“XX行為是否應該受到譴責”

          第二產業,是第一產業的間接體現,并多了一些趣味。

          第三產業,是支流不成熟的文化,比如喪文化、嘻哈文化、痞子文化等。

          沒有流量渠道的人,不可能帶火第一、二產業層文化。換句話說,這些主流文化已經坐席全滿。甚至工行都上小網站拉橫幅了。

          想在文化層面分一杯羹,走“第三產業”吧!這是絕對的洼地,超低成本高流量。雖然有點兒俗氣,甚至不美,但這是生活嘛。

          鳳姐、天佑、球球、王思聰、謝帝、各種XX門。

          此外,還有許多以第三層文化主導的產品,比如,bilibili、次元倉、神奇百貨、咚漫、快看、陌陌、遇見、友加。

          所以,為什么普通人家的網紅,總走“極端”?

          這是沒辦法的事,目前看來,唯一的低成本洼地就是第三層文化。

          機遇和熱點,有駁

          在朋友圈常??吹竭@樣的分享,我也感謝好友們的熱薦。

          而事實上,這樣的行業熱點,你我他,甚至一個中學生都能猜到。

          “它未來的潛力巨大,不管是市場規模,還是用戶量。”

          駁論來了,既然那么多人都知道了,還叫什么機遇呢?

          幾年前有個新聞,說派出所搗毀一犯罪團伙,搞短信詐騙、富婆求子詐騙的。

          就是我們平??吹降哪欠N,您在XXX欄目中獎、您的銀行賬戶異常、重金求子。這些騙術看起來真的傻,那時候,我琢磨“這么蠢的方法,還出來騙人???”

          后來聽團伙供述,這樣騙來的“客戶流”才是最精準的,財迷人傻,剔除了理智的人。

          創業公司:越互聯網,越有機會

          在互聯網上,口碑傳播得快,很方便橫向對比。一些可以數據化的大牌產品,慢慢地開始“低頭”。

          另外,一些不易客觀評價的大牌產品,同樣會“低頭”,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些奢侈品。

          原因有三。

          小商家端開始能容易地,統計到用戶的小眾需求,然后,逐漸細分掉大牌的部分市場;

          用戶群正在多樣化,他們有自己的“美感”,你說這是“貴族美”,但我更喜歡“卡哇伊”;

          還有就是,小群體粉絲對KOL有更高的粘度,他們照顧KOL家的店,就像下樓打醬油一樣常態化。比如那些網紅的淘寶店,游戲主播的零食和器材店。

          “越互聯網,越有機會。”這一點,在科爾尼咨詢公司的調研報告,《未來消費者:從“人以群分”到“千人前面”》中同樣有顯示。

          最后,用“雙11”結尾吧!

          今年雙十一營業額1682億元,同比增長39%,

          里面的巨大客流量,實則是缺乏粘性的。他們可能只是順路打一炮。你覺得呢?

          我們說,用戶的粘度和耐心是成正比的,假如A特別喜歡某品牌咖啡館,她甚至可以呆呆地坐下來,細數木桌年輪。

          這就像,你特別喜歡微博上的XXX,你會把她的動態翻完;而對無感卻偶爾有用的博主,“有事再登三寶殿”。

          這次“雙11”特別用心,玩法和規則都趣味了很多,但用戶是抱怨的,“太復雜”、“看不懂”。

          “3分鐘破100億”“近2000億元”、“增長39%”,這組數字的風情,并不能說明“雙11”厲害。

          2012年到2016年,我國的網購規模,年均增長41%,而作為國內數家平臺之一,淘寶天貓的“雙11”平臺,并沒有突破大趨勢。

          沒突破大趨勢,流量上同樣耗了重金,聘了范冰冰、李宇春、吳秀波等數十位一線明星。

          當然,比起京東、聚美優品、蘑菇街,淘寶天貓依然強勢,只是強勢歸強勢,引流同樣要重金。

          2009年,馬云:“你看國外都在搞購物節,要不我們也做個吧!”

          中東最大電商網站Souq 有“白色星期五”購物節;美國有“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日本有“樂天福袋 ”購物節。你說為啥,狂歡節都在年底?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