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我們為什么這么容易被刷屏?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6年前

          【作者】McFly

          【來源】運營拍檔

          【編輯】善小布

          在朋友圈看著“泡著枸杞的保溫杯”、讀著“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慨嘆無法“支付800w的學區房”,而今還要思考為何“巨嬰深夜炒蛋”......不禁想問,這跟我們有個屁關系呢?
           
           
          無數刷屏文章,不停地消費愛心、憤怒和情懷,真的夠了!
           
           
          真的……夠了么?
           
          每每讀到一篇刷屏文章,都要默默地問自己:這樣的文章真的值得刷屏么?我們真的還對文章內容飽含期待么?刷屏文章背后所折射出來關于人性、情感的博弈,真的是我們所能承受的么?
           

           
          二十歲的無知懵懂,三十歲的焦慮迷茫,四十歲的油膩惆悵……每個年齡段爆發一次集體情緒,都能催生出N篇10w+和幾篇刷屏文。
           
          此外,“負面消極”的生活、心理狀態覆蓋的年齡范圍越來越夸張,第一批90后已經成為社交媒體爆文里離婚、養娃、禿頂等系列“危機”的“遇難者”。
           

           
          運營君覺得,做內容,是要追求影響力的,但在追求影響力的道路上,新媒體人還是有選擇的:
           
          其一,把你做的內容當作一種思考、表達和輸出,同時也鼓勵讀者們一起進行思考和交流,通過自己真實的思考和觀察來提供價值,并通過持續的價值輸出來換得影響力;
           
          其二,把內容當作某一種手段和技巧,來影響、調動甚至操控讀者們的情緒、狀態,甚至心智,以此獲得影響力。
           
          所以甭管是“中年危機”、“少年危機”亦或“婦女危機”,很遺憾地通知你,你已成為新媒體博取閱讀量的犧牲品
           
          現在,讓我們重新看待刷屏這件事。所謂刷屏的故事/文章/新聞不外乎在說以下三件事:
           
          1、 一個殘酷的現實
          2、 一個重要的問題
          3、 一個傳播的規律
           
           
          一個殘酷的現實
          刷屏的背后是情緒
           
          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有這樣的共性——操控讀者的情緒和思想。
           
          所謂“操控情緒”,實際上就是公眾號如何管理或者引導公眾情緒。為什么像“1元錢賣畫”、“羅一笑”這樣的事件能激發“公眾情緒”,當每個人被這個病毒般的情緒感染的時候,就會形成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
           

           
          以“油膩的中年人”為例,它所激發的是中年群體的焦慮。中年危機年年有,但在中國這種快速濃縮的財富增長、城市化進程下,壓力重重,使得這個時代的中年危機特別強。所以這樣的文章成為了互聯網時代下,中年人群很好的情緒宣泄點。
           
           
          “這種人(中年人)是最容易被清洗出去的。你的性價比是下降的。”戴爾亞太區前銷售總監張思宏對36氪回憶,在他離開戴爾前一年,IT行業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整體開始不景氣,本土電腦品牌崛起,分割了老牌外企的蛋糕。雙重夾擊下,戴爾公司在中國開始走下坡路。為了控制成本,他們組織了一次裁員。
           
          被裁掉的大部分是中年人。帶領著一個規模不等的團隊。他們的精力、學習能力已經不如年輕人,卻是公司最昂貴的人事資產。
           
           ——摘自36氪《人到中年,職場半坡》
           
           
          即便你尚未到達中年,即便你此前一切順利,但隱隱的,你不感到焦慮嗎?
           
          一旦文章激發讀者思考,文章與讀者就建立起了“共情效應”。這個共情怎么理解?就是讓讀者覺得這個故事和我自身的命運,自身的情感發生了關聯。然后,就成事了。
           
           
          一個重要的問題
          制造矛盾
           
          所有刷屏文章都在人為地制造矛盾,這一點毋庸置疑。文章自帶矛盾屬性,才是最終推動刷屏的動力。
           
          從前寫文章,恨不得找出100個論據來佐證論點,現在,巴不得通篇都是啪啪啪(打臉,別想歪了),來刺激輿論,引發討論。
           
          刷屏的“番茄炒蛋”,就是如此。不看轉化,不看與招商銀行的關聯度,新媒體端投放廣告,一定要先引起關注和討論,這是首要任務,也是刷屏的基礎,至于刷屏了之后,一切與此相關的評論、探討如果對品牌沒有帶來直接的負面傷害,運營君都認為是成功的。
           

           

           

           

          播放

           

           

          00:00

          /

          00:00

          全屏

          6.9M

           

           

          招商銀行廣告

           
          制造矛盾更通俗的說法是:制造槽點。比如前幾天的“麥當勞改名金拱門”也刷屏了,吐槽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再說回“番茄炒蛋”,除了一部分人是因為感動轉發,更多的網友都在吐槽這個劇情不真實,不符合留學生的生活,進而再深入討論到一個社會現象——媽寶(即特別依賴母親的男孩,缺乏獨立性)
           
          所謂“無爭議不傳播”,這里的“爭議”就是吐槽,這也是互聯網文化的基因,類似現在十分火的彈幕和吐槽大會,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就有可能促成再次甚至多次傳播。
           
          一個傳播的規律
          普世價值觀
           
          下面兩篇文章: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
          《如何避免在運營中犯這些低級錯誤》
           
          你能判斷出來哪個更容易刷屏么?
          如果你不瞎,一定可以的。
           
           
          第一,不要成為一個胖子。如果從小不是個胖子,就要竭盡全力不要在中年成為一個胖子。中年男的油膩感首先來自體重。
           
          第二,不要停止學習。我做實習醫生的時候,聽一個心內科副教授和我們談人生,他大聲說:“三十不學藝,真老爺們兒,四十歲之后不必讀書。”在我的少年時代,這是第一次有個男人讓我體會到了濃重的中年油膩感。
           
          第三,不要呆著不動。陷在沙發上看新聞,陷在酒桌上談世界大歷史和中國復興,陷在床上翻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不能讓我們遠離“三高”,不能讓我們真正偉大。
           
          第四,不要當眾談性(除非你是色情書作家)。
           
          ——摘自馮唐《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
           
           
          刷屏文章都在努力與這個時代中更多的人建立聯系。環境、生存、情感......這是大部分讀者都關心的內容,而運營、手賬、皮劃艇卻不是。因此,刷屏文章取巧的點就在于“不說小行業,說社會大風潮,和背后更深的東西。”
           
           
          咪蒙文章
           
          運營拍檔之前也對具有“傳播屬性”和“內容屬性”的文章進行過探討,顯而易見的是,普世性的、大眾化的強傳播屬性文章,更易刷屏。這也就是為什么運營君會在摘要中寫道:生而為人,易被操控。我們凡人關心的、關注的太多了,被刷屏,也就好理解了。
           
          所以,仔細想想自己為什么會被刷屏的盯上。
          希望有一天,你也可以刷次屏。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