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便利店剛融資1億就“關門”了,阿里的夢還能實現(xiàn)嗎?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 | 快刀三俠】

          【作者 | 快刀三俠】

          【編輯 | 第十七】

           

          盛夏,資本市場的升溫速度令人咋舌。

           

          7月1日,F(xiàn)5未來商店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7月3日,繽果盒子完成超1億元A輪融資;短短一周,融資便超過1.3億元。

           

          緊接著,7月8日,阿里巴巴無人超市“淘咖啡”正式亮相杭州。

           

          資本不斷加碼,創(chuàng)業(yè)者躍躍欲試,無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一個“爆炸性”風口。

           

          然而,融資余溫尚未過去,繽果盒子便傳來首家門店暫停運營的消息。它似乎給狂熱的市場打了一針鎮(zhèn)定劑——被資本追捧的無人店,究竟是風口還是虛火?

           

          又一個新的風口到來?

           

          每一個行業(yè)和領域從來都不缺企業(yè)明星。無人店也是如此,沃爾瑪、亞馬遜、阿里巴巴、娃哈哈、京東……陣容不可謂不豪華。

           

          早在2012年,沃爾瑪就開始嘗試無人收銀,研發(fā)并推出了“Scan&Go”,后來,又在北京實施掃描儀方案。

           

          亞馬遜的無人超市Amazon go

           

           

          2016年12月初,亞馬遜在西雅圖開張了一家具有革命意義的實體便利店——Amazon Go。它描繪了一個完全自助購物的場景:從進店到購物再到結賬,都是自助完成。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淘咖啡”,一開業(yè)便轟動杭州城。毫無疑問,“淘咖啡”是馬云對“新零售”給出的實體定義之一。

           

          除此之外,娃哈哈、京東也紛紛入局,前者與深藍科技合作,簽訂了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 Go無人店的協(xié)議,后者宣布要在全國大量開設京東無人超市。

           

          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歷來是風向標,無人店正在掀起一陣新的創(chuàng)業(yè)浪潮。

           

          2016年底,主打無人值守自助購物的小e微店,入駐宏碁、海爾、智聯(lián)、51job和小米等百余家公司,在全國的企業(yè)和寫字樓呈風靡之勢擴張。

           

           

           

           

           

          緊跟著,2017年2月,莊辰超重倉投資可自助購物的新型便利店“便利蜂”,揚言投資30億元資金,未來要開1萬家店。在此之前,便利蜂已獲得3億美元融資,并在中關村5店齊開。

           

          便利蜂之后,無人店暴漲的時段集中在今年的6、7月,尤其是繽果盒子和F5未來商店的融資消息,更是為創(chuàng)業(yè)者們注入了一針興奮劑。 

           

          大風正在過境,無人店會成為繼共享單車之后的又一個風口嗎?

           

          無人店是零售趨勢?

           

          一石激起千層浪。阿里無人超市開業(yè)后,零售業(yè)出現(xiàn)了一個聲音:“2017年7月,將是重要的轉折點。一場‘消滅收銀員、消滅導購員、消滅服務員’的革命,浩浩蕩蕩開始了。”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三四年便會經(jīng)過一輪大洗牌。

           

          2008年,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剛剛萌芽,所有人都開始為PC互聯(lián)網(wǎng)注入移動因素,漸漸拋棄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的思維,去尋找能真正扎根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機會和土壤。

           

          到了2012年左右,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開始加速,O2O模式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逐漸確立,服務由線下逐漸轉移到線上,大眾點評和美團網(wǎng)是當年的典型案例。

           

          而隨著線上增長放緩、獲客成本漸高,加上用戶重新重視線下體驗及商品、生活品質,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在2016年又展現(xiàn)了一個新趨勢:線下流量開始重回視野,線上陸續(xù)向線下靠攏,“線下”成了下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用戶的必爭之地。共享單車、無人店便是最好的證明。

           

          線下成了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用戶的必爭之地,共享單車便是典型的案例

           

          此外,從目前無人店運營的情況來看,的確有優(yōu)于傳統(tǒng)零售店之處。

           

          第一,占地面積小。以繽果盒子為例,分為中號和大號便利店,占地面積各約12㎡和15㎡,但是其售賣的商品SKU與40m²便利店相當。

           

          第二,節(jié)省人力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據(jù)繽果盒子負責人介紹,無人便利店以機器取代人工運營,其成本比普通便利店要少80%以上。

           

          第三,價格更便宜。由于節(jié)省了人力、造價與運營成本,無人便利店售賣的商品比傳統(tǒng)便利店便宜20%-30%。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更便利。無人店無需排隊,結賬全自助,極大地節(jié)省了時間。有體驗過的顧客介紹,在店內購買了一瓶礦泉水,整個購買流程用時不到10秒。

           

          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

           

          從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洗牌特點和無人店的優(yōu)勢來看,無人店似乎很有可能會成為零售發(fā)展的一個新趨勢。

           

          風口之上的質疑

           

          我們探討無人店是否會取代傳統(tǒng)零售店,其根本是探討它是否解決了目前零售業(yè)存在的問題

           

          透過炙熱的資本市場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的表象,深入分析無人店,不難發(fā)現(xiàn),作為只適合于特定場景,滿足特殊需求的零售形式的無人店,無非是零售形式的一種

           

          從目前無人店的運營情況來看,其最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降低了人工和運營成本,但仔細剖析,無人店的顯性成本和傳統(tǒng)零售店相比是一個偽命題。

           

          盡管無人店減少了線下的人力成本,但后期運營和維護成本并沒有因此減少,其對商品管理和后臺維護的成本甚至更高

           

          無人便利店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如何運營。運營的核心包括獲客、選址、商品選擇、日常補貨、上貨及貨架維護、商品損耗管理、防損、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問題等,這一系列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對顧客而言,他們更關心的是購物過程中,智能機器發(fā)生故障,誰能及時處理;購買的商品質量出現(xiàn)問題,該找誰。繽果盒子首家門店因未解決高溫問題而暫停營業(yè),反映出來的就是其中一個問題。

           

          此外,在消費環(huán)境、產(chǎn)品和需求都在發(fā)生變化的當下,“消費升級”、“體驗升級”成為備受關注的熱詞。當越來越多的線上零售轉移到線下,都在探尋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和消費體驗時,無人店盡管提供了無需排隊、手機支付的便利,但其服務體驗是否能夠真正做好,還需要畫上一個問號。

           

          技術方面,無人店仍處于技術探索早期,做到真正的無人值守為時尚早。Amazon Go相關負責人曾表明,Amazon Go能夠完美運營的條件是:店內少于20人或當消費者移動緩慢時。

           

          簡單來說,當?shù)陜冗^于擁擠時,Amazon Go可能會崩潰。國內同樣面臨這種尷尬,識別、傳感、支付等無人化技術手段已相當成熟,難點在于消費者行為是隨機的,實時傳導到后臺并且進行判斷回傳難度極高,準確率將大打折扣。

           

          無人店最初的目的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使用大數(shù)據(jù)和智能軟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購物體驗,以用戶為中心,圍繞每個用戶個體進行專屬服務,使用戶獲得切實的便利

           

          如果無人店不能通過大數(shù)據(jù)和智能軟硬件解決場景與體驗的痛點,增強顧客粘性,那么,它能否成為一種零售趨勢,也依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繽果盒子上海首家門店暫停營業(yè)

           

          而且,目前無人店并非完全實現(xiàn)無人操作,實際上,它更像一個大型的“自助販售機”,只是在品類上做了豐富,空間上做了擴容,在用戶體驗上可以直接觸摸商品,支付的手段其實并未做到傳感免支付,更多的是在掃描區(qū)域手持支付。

           

          因此,準確來說,無人便利店在本質上只是一種自助購物。

           

          寫在最后:關于誠信的一點探討

           

          從早期的自動售貨機到無人飛機送貨,再到無人店出現(xiàn)在街頭,無人商業(yè)在現(xiàn)實中的版本層出不窮。

           

          阿里無人超市“淘咖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人商業(yè)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人性考驗,信用問題是無人店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自動販賣機出現(xiàn)的時候,曾被人當成垃圾箱,也有人動歪腦筋取貨,后來演變成了自動販賣機前面還要有專人看守。無人零售的發(fā)展將面對和自動販賣機類似的風險,如果運營方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監(jiān)督、管理、整理的話,節(jié)省人工這一美好愿望就會落空。

           

          早期,沃爾瑪?shù)?ldquo;Scan&Go”項目和掃描儀方案失敗的主要原因便是盜損率過高,由0.7%上升至3%。

           

          此外,還有媒體報道,全時便利店在北京嘗試推出無人便利店當天,就有顧客現(xiàn)場拿走了價值昂貴的貨物而沒有付錢;還有人往返好幾次,拿走數(shù)袋價值不菲的煙酒,并且只支付了10元錢。

           

          無人超市、無人收銀的模式在國外已有實踐。

           

          在歐美、澳大利亞零售商店的無人自助售貨通道,都會在機器附近安排一兩名工作人員,一方面幫助顧客解決在購物時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無形的警示和監(jiān)督。日本的無人收銀,也不是無人便利店,是在“有人”便利店中,為減少排隊,推出的無人收銀臺而已。

           

          因此,要真正走向新零售,絕不是依靠物聯(lián)網(wǎng)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掃碼方案,或者“線上、線下融合+物流”的方案,而是要真正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xiàn)零售的無人化、智能化和信用化。

           

          在重重考驗之下,阿里的“新零售夢”還能實現(xiàn)嗎?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fā)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