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滴滴 : 他們是如何把營銷變成一種產品體驗的?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9年前

           

          經過了最初槍林彈雨的競爭,打車軟件們終于平靜許多,補貼不如往昔瘋狂便是一個體現,用戶們一邊抱怨福利少了,一邊精減著手機中的同類打車APP,從至多時達到十余款刪減到現在最順手的幾款。市場在沉淀,盡管時不時有一家挑釁的對手出現,企圖通過撕X上位,但現在最有市場影響力的,還是滴滴和Uber,前者以超過80%的專車市場份額占據絕對的領先位置,后者則是收獲了口碑與媒體們的一片贊捧。

                 市場的競爭推進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以滴滴打車為例,從出租車到專車服務,用了整整兩年,在此之后,快車,順風車以及大巴產品,都是在這半年間誕生的,他們幾乎影響了每一位都市人的出行方式,而這半年來,打車領域到底經歷了什么,身在其中的人比我們更有體會。

                 侯家琪,廣告公司出身,也在聯想當過甲方,現任滴滴品牌總監,率領著一支不足十人的團隊,主要負責滴滴打車對外的傳播溝通,幾個有影響力的案例如“今天坐好一點”“城市加班狗排行”以及“桔色星期一”都有這支隊伍參與,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能在微信端看到滴滴推送的活動,他們也追熱點,但不是發一張無關痛癢的平面或者憋一句文案,用家琪話說,在互聯網工作,可以稱之為幸運或者不幸的是,營銷即產品。



          如何把營銷變成一次產品體驗?


          在傳統的廣告公司,大部分情況下營銷人員只能參與到整個營銷鏈條的最末端部分,對著一個已經成型的產品想idea,可以改變的很少,但互聯網產品的形式則靈活多變,能夠更好的與營銷做無縫對接,“產品的界面或者產品提供的形式,都可以根據營銷的特性來改變”。

                最明顯的,是在圣誕節和今夏上海暴雨,一些打車軟件將叫車頁面快速調整,原本的轎車圖標變成了圣誕老人或是一艘船,這種體現人性化和趣味性的營銷方式,直接作用到產品的用戶體驗,讓追熱點也與產品緊密相連,“而且這種能夠影響到產品體驗的營銷會變得更實際,而不是天花亂墜的吹噓”,家琪說。

          “桔色星期一”也是一個例子,本質上它完全是一次促銷活動,在每周一用戶能享受到超低價甚至免費的乘車體驗,但它同時也被做成了一次事件,這也是讓滴滴團隊頗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它就像電商們的雙11”。現在不論是快車,還是順風車,還是代駕,每當新產品推出時,都可以依托于“桔色星期一”的促銷活動迅速上量。

          “桔色星期一”的誕生,其實是在營銷上對Uber的反擊,但同時也催生了一個產品的誕生。“當時Uber出了一個非常低價,低于出租車的一個產品,并快速上量,而同時期滴滴還在推廣專車,專注于高收入群體,于是我們立即決定,也要做一款這樣的產品,并借由桔色星期一推出快車產品,達到了當天200萬的訂單。”


          3.jpg


          滴滴如何看待Uber?


          在叫車軟件中,Uber總是被最頻繁提起的那一個,媒體們稱之為互聯網共享經濟的“鼻祖”,也被當做創業公司的模范,諸多頭銜都無意間“神化”了這家公司,而過招神一樣的對手,家琪反倒覺得很感謝有Uber的存在,滴滴如今的營銷思維也是受到了Uber的啟發。


          就在大半年前,滴滴還采用的是大的整合營銷套路,2014年年底對專車產品的推廣,是滴滴打車首次啟動大眾層面的規模傳播,利用春節客流量大的特殊時期,TVC頻繁投放電視媒體,社交網絡利用“滴滴體”引發UGC傳播,通過“今天坐好一點”的話題,引入了姜文,大鵬,烏賊劉等諸多明星大號的資源推廣,用家琪的話說,整個策劃是一個“基本功非常扎實”的傳播方案。

                但Uber的出現給了人完全不同的眼光。本身在國外就已經有成熟打法的Uber,對于哪些事件會吸引媒體曝光已積累了經驗,他們在全球擁有營銷資源庫,中國團隊根據各個城市的特點,從資料庫中挑選參考案例并做本土化改良,于是在春節之后,Uber包裝了大量案例,并和品牌跨界提供了非常多的新鮮玩法,迅速吸引了媒體和年輕消費者的目光,這也促成了“一鍵呼叫”的諸多成功宣傳。

              “UBER的做法,不僅是在業內,包括在中國的營銷圈,都是非常嶄新的概念,它讓我們明白,原來品牌合作可以這么去做,甚至營銷活動可以只做噱頭,不用大面積發生,利用輕量而小的資源,在EPR的宣傳下,形成一個事件,去影響到一部分很潮、很年輕的消費者,過去我們認為一次營銷活動可能需要惠及非常多的人。”

          最近滴滴也做了一件很酷的事,他們刷新了吉尼斯世界記錄,攜手奔馳GLA SUV,為阿根廷攝影師Esteban定制了一部特別快車,沿著北京32.8公里的二環線,拍攝了一張長達79.37米的照片,并得到了央視的報道。



          不過在這種媒體熱點之外,家琪對自己的團隊還是有所要求,仍然堅持把每一次營銷當做一種產品體驗的理念,熱點不能只是噱頭,而是希望同時兼顧一些普惠型的營銷活動,真正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好處,就如同滴滴紅包這樣的超級營銷工具一樣。


          打造一種平臺紅利


          就在兩周之前,滴滴開始大力推廣代駕業務,每名用戶在使用代駕服務后,將獲得 2 張當周有效的“免單代駕券”,單張最高可抵扣 100 元。

                從促銷入手,是鼓勵用戶體驗新品的有效手段,在此前的新品上市時,這個方法被證明屢試不爽,但在這一波推廣中,包括白百何、姜武、包貝爾、林永健、李光潔和高曉松在內的 6 名代言人,都為滴滴代駕站臺,并聲明均為免費代言。相同的事情還發生在此前推出的順風車業務上,馬化騰、俞敏洪、徐小平、韓紅、江南春、賈樟柯都各自發聲廣告支持順風車公益出行。



          滴滴花了多少錢請明星?這個問題脫口而出,但家琪卻告訴我們,幾乎零代言費。

               “順風車本身就是一個促銷類產品,不需要再去叫喊便宜這件事,而應該賦予它內涵”,滴滴團隊花了很長時間揣摩主張,“順風車是一個公益互助出行產品,代表了共享經濟的行為,也是應該被倡導的,所以我們挖掘這些洞察,最后把它變成一個社會運動,大家拼車出行減少城市擁堵,把早晚高峰消滅掉。”

                對于不缺錢的明星來說,他們也愿意為這樣或公益或正向的行為做示范,塑造自己的公眾形象。一個好的公益推廣概念和龐大的市場份額,是滴滴為自己找到的談判籌碼,他們不是依附于明星代言的品牌,而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媒介平臺,雙方借用彼此的品牌勢能。通過資源置換來合作,又是各自都喜聞樂見的,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推廣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借助對方的渠道和影響力拓展市場。

                談話最后,我們問道滴滴對于未來的規劃,家琪則坦言,身在互聯網也許是最沒有規劃的,畢竟在半年之前,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會推出什么樣的產品,不過有一些事情是大家都肯定的,即永遠都以最開放的心態來擁抱新技術,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廣告門

          大家都愛搜:互聯網資訊 類類有話說 App推廣 運營經驗 線下推廣 活動推薦 微信營銷 姑婆專題 姑婆圈 ASO校園推廣 地推 ASO100 渠道刷量 校園運營團隊

          姑婆那些事兒www.3377on.com)是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臺,關注移動推廣(android,ios)運營,網站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gupo520),新浪微博(姑婆那些事兒)。

          本文由姑婆那些事兒發布,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并附帶本文鏈接,違者必究。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