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App遭流量劫持,流量灰色產業鏈大曝光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丨運營小咖秀】

          【編輯丨善小花】

          今早看到朋友圈,有人轉發某知名App遭流量劫持的事件,同時感覺到近期,流量劫持的推廣渠道在業內逐漸多了起來,感覺有必要寫一篇文章,徹底給大家聊聊流量劫持的灰色生態系統。

          有微博網友給出了通俗解釋,就是:App網站服務器相當于水庫,用戶的App相當于水龍頭,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就相當于負責水管架設和維護,劫持就把水管挖開,放入運營商自己的內容,這樣用戶水龍頭里面就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還是不能真正全面的說明白流量劫持的事情。波波基于多年的移動互聯網從業經驗,以及成立愛盈利公司從事專業的App推廣業務,對這個產業鏈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今天就給大家徹底講解下流量劫持。^_^!

          流量劫持主要還是利益驅動,總共分為幾種,下面我以CP的角度來分析下:

          運營商級別的流量劫持;

          運營商流量劫持也有幾種細分,主要分為:

          1)替包;用戶在下載過程中將本來下載的包替換成其它渠道的包,又分為同包替換、換包替換、加包。同包替換舉例:用戶實際是在百度手機助手上下載了一個映客,這個映客的渠道編號應該是百度手機助手,流量在經過地方運營商的時候被重定向到一個渠道包的地址或者直接數據層面的替換。渠道編號可能變成了某個網盟渠道。這樣這個用戶在產生的后續激活、注冊、付費等數據都是算在網盟渠道的用戶來源之下。那么廣告主的推廣經費就是給這個網盟而不是給百度手機助手。換包替換:這種一般是選擇競品或者是用戶畫像接近的產品進行替包,這種替換有比較高的用戶舉報率。加包:下載一個結果安裝出來多了一片。有網友比喻:“你下載的是6個核桃,結果安裝完后發現是7個核桃、13個核桃。”

          波波點評:這種渠道,CP一定要小心,很多時候自己的自然量又被自己用CPA或者CPS的形式又買了一遍,白白浪費了推廣經費。還有就是它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因為它不生產流量,而是去搶奪現有優質渠道的有效推廣。所以看起來他的推廣效率和質量更高而且成本更低,但是拉低了其他渠道的推廣效果和質量。長期下去,不知情的CP會逐漸放棄優質渠道,而和劣質渠道操作,導致越來量越小,慢慢產品無量可推,走向死亡。

          2)替換展示廣告;常出現在視頻類的網站和App上,一旦發現有廣告展示行為,就把原來的廣告展示替換成自己接的廣告進行展示。
          波波點評:這種對CPT類的廣告投放影響最大,花了很多錢做廣告,以為用戶看到了,實際上用戶沒看到。對于CPC、CPA、CPS等廣告可能沒有直接的廣告費用損失,但是浪費的是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而且導致產品不自信,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3)插入自己的廣告;對于活躍度很高以及品牌認可度很高的的App,有可能本身App沒有廣告,但是運營商利用技術強制彈出展示廣告,展示給部分用戶。國務院App可能遇到的就是這種流量劫持。
          波波點評:這種對CP的產品體驗有很大影響,用戶會把廣告帶來的干擾和一系列的反感指向CP,最終影響CP的口碑。而且把CP的用戶提前洗完廣告,將來CP自己變現的時候,效果會有很大影響。

          終端級別的流量劫持;

          除去運營商做流量劫持,其實終端廠商也愛做流量劫持。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終端為王。終端廠商很多就是玩命降低硬件售價,獲取市場份額。那么流量劫持就是一個補貼自家推廣渠道的大肥肉。同理,不管你是什么渠道下載的App,不管經過了多少次替換,但是最終終端都是可以進行替換的。這也是很多渠道推廣質量下降的一個因素,因為都被手機終端替換了。甚至有的主流渠道需要給終端廠商上交保護費,一個下載3-7毛錢,不交保護費的,一律進行替包。

          波波點評:終端廠商替包一般不會換包,都是用原包來替換。CP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開了某個投放渠道,錢消耗的比較多,但是看不到轉化,看看是不是某個終端的渠道量暴增,如果是這個情況,可能就是出現了終端替包的情況。如果是這樣,說明新增渠道本身質量ok,可以考量下總的推廣ROI是否能夠達成,如果可以,就無視替包行為繼續進行投放即可。

          操作系統級別的流量劫持;

          多出現在ROOT的手機,或者經銷商重刷系統ROM有后門,操作系統被設置了后門,類似終端的流量劫持,只是行為人不是終端廠商了,而是手機分銷商或者是一些技術組織。

          應用層級別的流量劫持;

          一些系統安全軟件,有操作系統級別的權限,同樣可以進行流量劫持的操作,常見的一些手機安全助手,都有這個能力。還有就是一些超級App,比如瀏覽器類,工具類,本身也接廣告推廣,如果一個App沒有進行廣告付費合作的話,這些超級App會對自己平臺的自然流量進行替包行為,替換成付費的包來增加自己的收益。

          工信部級別的流量劫持(國家職能,合法);

          親爹為了安全維穩的監控行為,不做過多評述。

          總結一下,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難獲取。很多乙方公司為了生存為了牟利,利用各種流量劫持的手段,搶奪用戶。極大的影響了一些優質CP的利益,同時也打擊了一些真心做推廣業務的良心渠道。在這里,波波希望行業向著更加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