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有個現象,叫深度泛濫;有種AI公司,叫偽創業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 | 量子位
          【編輯 | 善小俊】

          今天的人工智能行業是否有些發燒?

          如何降溫?

          人工智能專家,到底該如何創造出實際價值?

          帶著上面這些問題,量子位近日對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博士進行了專訪。閔萬里平時喜歡用花名“山景”來稱呼自己。

          而這個花名,來源于他的家鄉大別山區。閔萬里自小在山里長大,他說,如果有一天真的徹底閑下來,自己的終極理想是回山里隱居、支教。

          采訪的時候,我們也以“山景”來稱呼這位科學家。

          有個現象,叫“深度泛濫”

          “我看了。但是說實話,還是希望人工智能領域能百花齊放,多一些研究方向。”當被問起是否關注了前幾天在法國土倫召開的ICLR2017,有什么感受時,山景如是回答量子位。

          2013年LeCun和Bengio牽頭創辦ICLR,被公認為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
          他進一步說道:“這些人都還是在講深度學習的故事”,山景的觀點是要獨辟蹊徑,“不是說人工智能就是深度學習。我說現在有個現象,叫‘深度泛濫’,一提到人工智能,就是深度學習,我覺得這個事情是有問題的”。

          “今天所有成功的深度學習,都是一些‘黑盒子’:工程調調參數,樣本量大,然后進去跑。跑出來結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危險,我很不喜歡這個狀態”,學數學出身的山景說:我相信一點,我們所看到的任何現象背后都是存在第一性原理的,就像牛頓三定律一樣。

          “如果我們對基礎的、本質的東西沒有了解清楚就去對它進行描述,最后很可能發現自己走上一條偏頗的道路”,這位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對量子位說:“不過這也更堅定了我的信心:我們現在應該往新的方向去走,不能局限于深度學習”。

          談到未來趨勢,山景也承認深度學習會繼續發展,因為它的門檻已經相對較低,“只要具備了云計算的能力,就可以去跑數據”,因此,會有很多人繼續朝這個方向走。

          隨之而來的會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深度學習達到了一定層次的時候,就會有人從深層原理上來對其進行反推。山景認為,基礎理論取得突破的一天一定會到來,而這個時間取決于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鋪開的速度。

          當AI遍及各行各業,找不到新的應用場景時,人們就會更多地從原理上進行探索。

          AI過熱不完全是壞事

          現在,不少創業公司的商業計劃書里都非得提個“人工智能”,感覺沒這幾個字都不好意思見投資人。談到當下人工智能行業的過熱現象,山景說,“有的人隨便整了一個數據,就叫大數據,然后號稱做的是大數據建模、大數據風控之類的東西,其實他那些數據可能都是一些網上扒來的、過時的數據。這里面的泡沫非常地大。”

          “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征,你可以數一下,我們現在每周的人工智能峰會有多少?”山景笑言。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認為這不是一件壞事。畢竟有關注才會有資源投入,促進行業發展。任何新興行業的發展,一定會有泡沫發生,大浪淘沙后才是真英雄。“產業的發展必然從開始的一窩蜂、過熱,到慢慢冷靜、聚焦,最后成熟”,山景說。

          而對于如何給過熱的AI行業降溫,山景表示,AI還是應該向實際的應用場景去落地:“其實我覺得,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在解答這個問題(指阿里工業大腦、城市大腦等)。不落地的東西說得再天花亂墜,都得不到大眾的支持,老百姓的感知不一樣——天天聽到打雷卻見不到下雨,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到應用當中去。”

          AI專家要忘了自己是個專家

          知乎上有篇文章里提到了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公司高薪聘請機器學習專家,而這些專家到來之后,也一直將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在計算環境和模型的搭建上。

          然而到最后公司發現,這些機器學習專家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實際價值——原因是,專家只是專注于自己的數據準備、處理、建模、調參等工作,并未將業務和商業問題納入自己的考慮;而專家和部門之間,又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因此最終雙方不歡而散。

          那么,AI專家,或者說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到底該如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我這樣講吧,十年前我是這樣的狀態”,山景博士揚著頭,一邊回想著說,“十三年前,那時候我剛剛博士畢業,我以為模型能解一切的問題。后來我很快發現了一個瓶頸:在你做的研究,發表的學術論文中,有非常多的假定條件,‘如果XXX……’,對吧?”

          一個理想化的產品,從實驗室走到實際生活中,這當中有非常大的不同。很多條件假設,都是不成立的,系統完全不支持。這種情況下怎么辦?或者說,整個業務流程當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數據。又該怎么辦?

          “所以,人工智能領域,越是那些高大上的人,越難落地——他鉆得太深了,以至于不接地氣了。他不知道現實之中,該妥協、該變通的地方在哪里。我招的一些人也有這種情況,總是沉浸在細節的改進上,但其實,只是在一艘要沉沒的大船上做內部裝修——最后船還是沉下了水”,山景給量子位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

          在他看來,不少人工智能專家(尤其是從大學出來的),都存在不接地氣的問題。

          “去了公司壓根沒想過業務是什么。對業務場景的提煉其實比做研究還要難,你要知道哪些地方該放棄、該妥協、可以放棄、可以妥協……但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為只是寫文章發paper就好了”,山景說他后來明白發paper只是業務中一個環節而已。

          來自山景的建議是:人工智能專家先忘掉自己的專家身份,多跟業務的人學一學。這樣才可能實現接軌,才有可能創造價值。不然的話,你創造的價值永遠只是文章,沒有人能去把它落地。

          而對于AI人才的職業選擇,山景的建議是去那些“有業務的公司”。

          “像有些人工智能的創業公司,說我搞圖像識別,成功率到了99.9%,這種公司其實沒前途的,因為它沒業務。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公司,一開始還關注它們的發展,后來發現它們大部分都被收購了,或者說偃旗息鼓了。這些都是偽創業。”

          同時山景表示,阿里其實沒有固定的人才培養模式,都是放到實戰中去練兵。對新人會有一定的技術培訓,但是很短。山景認為,戰場是人才最好的訓練場景。

          山景老師接受采訪時一直笑呵呵的。他說,可能自己的觀點犀利了點,但這也確實是自己真實的看法。尤其當看到很多人人云亦云的時候,特別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END#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