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人最焦慮的工齡和方向選擇問題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data/cxweb/www/gupowang.com/public/article/view.html on line 71
          7年前
          【來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 | 姑婆小俊哥】

          今天寫的內容是自己從業以來主要糾結、焦慮的問題,跟炒冷飯一樣,半年炒一次,雖然每次都能炒出不同的味道,但總歸不是那么爽。因此,打算寫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下,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我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這些問題的。

          3 月初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 25 周歲了,工作也快三年了,生理年齡和工作年齡好像都到了某一個階段。

          從我第一天工作開始,我就一直非常期待“工作經驗 3 年”這個時期的到來,因為感覺 3 年這個數字好像表明自己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而真正快來到來的時候,不是開心,而是又一次的焦慮。

          在這兩年半中,有過很多次的焦慮,對應的,也有過很多次思考。主要,可能還是圍繞在以下兩個大問題:

          1. 工作年限到底算什么?

          我有過非常急切的期待時間可以過的再快點,這樣我就更快能夠到“工作經驗 3 年”的階段。

          為什么會有這種比較奇怪的階段呢?

          因為幾乎所有的招聘網站都會大致按照“1 年以下”、“1-3 年”、“3-5 年”、“5 年以上”這種工作時間作為硬性條件的篩選,而這種看似通用的東西,在當時給了我一種“標準”的感覺。

          “工作年限”,這幾個字對于年輕的小伙紙們其實特別刺眼,因為年限這個詞,仿佛一記大招,不管不顧,反正就直接掛了你,尤其跳槽的時候吧?哈哈哈。但同時,對于稍年長的大伙紙們就有一種萬能通行證和保護傘的感覺,反正頂著走就可以了。

          但是 2015、2016 這兩年自己摸索著從 0 到 1、從 1 到 1+ 做產品的過程中,我發現曾經的自己對這個詞存有非常大的誤區:

          • 其實真正的工作年限并不應該以“年”為單位,而應該以“時”為單位。
          • 而為啥市面上喜歡用“年限”而不是“時限”呢?
          • 因為“年限”是個客觀衡量,而“時限”是個主觀判斷。

          我們以市面上的工作經驗 5 年舉個例子:

          工作 5 年,每年年扣除節假日后按 251 個工作日計算,每天工作 8 小時,那么 5 年=10040 小時。

          而這個數字應該就是市面上推崇的 10000 小時成為專家的那 10000 小時吧?

          發現了嗎?

          不管你是拼了命的工作和學習成長,還是懶懶散散的原地踏步,大家都一樣,5 年 10000 小時,客觀規律。

          我們再用 3 年來算一下:

          工作 3 年,如果要達到 10000 小時,依舊按照每年 251 個工作日來計算,需要每天就需要工作 13.28 個小時。

          再看一下,是不是發現這個是主觀判斷了?

          是否可以達到這個時限,完全取決于是否比別人多花時間在工作和學習上,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學習和沉淀。

          市面上總體上來說不會去博小概率的事件的,更傾向采用保守、客觀、相對高效的做法。

          雖然想明白這一點在人才市場里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但至少,也是個向“時限”努力的方向吧?

          雖然對于年限時限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對于 年限并不等于經驗 這點,還是感受非常深的,這也是我曾經剛入行的時候抱著“工作年限算是個屁”思想的源頭。

          很多人做事情:

          • 很多人做事情根本不問為什么,做就好了;
          • 很多人做事情中出了問題,急的不知道該怎么辦,那就不做了;
          • 很多人做完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反正做完就好了;
          • 很多人下一次做事情還是不問為什么,反正循環上一次就好了;

          有些人做事情:

          • 有些人做事情前會問為什么要做;
          • 有些人做事情中出了問題,會調動腦細胞思考,想辦法推進;
          • 有些人做完事情復盤出現的問題,思考可以做的更好的方法;
          • 有些人下一次做事情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基礎上,再一次循環做事;

          有些人每做一些事情就是一次小小的成長,小小的成長慢慢就累計成大成長了。但是更多的人每次都在重復的做事,并且只是做事,然后原地踏步。

          我覺得下面這張雞湯圖很好的說明了以上兩點,就干了這碗:


          2. 要行業連貫還是要崗位連貫?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糾結這個問題,但是講真,我基本每半年糾結一次。每次差不多半年,回頭復盤自己,就會有一種半年前什么做的都不那么好的感覺,同時還會對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的性價比抱有懷疑態度。

          說這個思考之前,先簡單定義一下“行業”、“崗位”分別是什么意思吧:

          行業(簡單理解):

          • 行業大類,例如:電商、金融不同;
          • 行業小類,例如:證券、基金、保險、信托不同;
          • 行業小小類,例如:A股產品經理、每股產品經理等;
          • 行業小小小類,例如:行情數據產品經理、第三方支付產品經理等;

          崗位(簡單理解):

          • 崗位大類按照不同職能,例如:設計、產品、運營、開發等;
          • 崗位小類按照不同平臺,例如:移動端/前端/后端產品經理、全產品線產品經理等;
          • 崗位小小類按照不同功能,例如:社區模塊產品經理、會員體系產品經理等;

          * 以上只是為了便于討論前提一致,并沒有做非常系統化的定義。

          但即便是這樣,每個人應該也都可以對號入座自己曾經以及現在的情況吧?

          那么將來呢?

          沒有選擇標準答案,但以我自己來看,我一直是以下兩個大方向上糾結和選擇:

          • 同一個大行業,跨大崗位;
          • 同一個大行業,連貫的大崗位;

          堅持在一個大行業里,熟悉業務、連貫業務、深入業務,爭取在未來的某天成為業務專家。同時,不斷修煉基本的做事方法論。

          為什么希望是大行業,而不是小小小行業?是因為一般小小小行業的東西都可以互相搭配組合使用,光在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細分的領域,從一般概念上,比較容易局限思考。

          至于為什么更加傾向跨大崗位,例如跨產品和運營,因為它們對于打造一個好產品來說,是相輔相成但不同職能不同角度的兩方面:一個把產品做出來,一個把產品賣出去;一個通過運營優化產品,一個通過產品更好的運營;沒有孰輕孰重,只有針對產品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目標有所偏重。

          雖然沒有統一標準答案,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但是,選擇還是有一些大前提的:

          • 長期的愛好/興趣點/夢想是什么,或者說沒有前者的情況下不討厭什么,主觀能動性比自己想象中的重要很多。
          • 人會變、想法會變、外界條件會變,所以,路也會變,需要經常去思考去更新自己的路;

          理解上面說的點,可能舉個真人的例子是最好的吧?

          那么,只好用自己的,反正一年后可能就又變了(其實這部分也可以不看,反正我用來復盤自己的)

          14 年:剛畢業的菜鳥

          焦慮點:

          意識到自己太浮躁、思考不深入,想要改善一下;

          行動:

          去了一家傳統軟件公司做產品助理,認為傳統軟件更加平臺化一些,需要更強的業務理解能力和抽象邏輯能力;

          收獲:

          在師父(高級架構師)的帶領下,分析競品的方案差別、分析用戶使用場景、確定新產品的落地方案、不斷優化產品功能點、拆分業務模塊、分析用戶故事、畫原型圖…

          回顧一下,這段經歷非常超出預期:

          • 有幸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的師父;
          • 初步學習到了更理性、更有邏輯的思考問題(理性,是一種新的性感方式)。

          曾經做過的方案的很小一部分

          15 年,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焦慮點:

          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傳統軟件的氣氛,同時思考整個人生跨度上的賺錢方法,想去一家互聯網公司、最好做金融的;

          行動:

          來了華爾街見聞,從產品助理到產品經理;

          收獲:

          • 產品上:獨立負責一款產品從 0-1 以及不斷優化迭代,不斷磨練了產品基礎功;
          • 項目管理上:一版本一版本的嘗試適合團隊的管理方法,逐漸找到、積累自己和開發、設計、測試以及各方面資源溝通的節奏、判斷力以及信任感,慢慢有了自己的搭配組合;
          • 業務上:小韭菜入市、技術面、基本面都搞過,最后決定主跟消息趨勢走輔助技術面;

          回顧一下,感嘆自己工作人品炸裂:

          • 人手不夠?菜鳥來湊,專業不夠?菜鳥來練。15 年略混亂、略虐、壓力很大,但是,只要人扛得住,工作層面真的特別鍛煉人;
          • 總算是一腳踏進投資,盡管是虧的,依然是個良好的開始,畢竟,后面還有 70 年,還可以向天再續 500 年;

          嘗試搜一搜,居然搜到了曾經 App 的樣子,蒼天饒過誰

          16 年,又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焦慮點:

          15 年的產品方向做了幾個月,有感知沒辦法做下去(這么說應該會被捶死吧?)

          雖然各方面能力都鍛煉了一年,但其實離心中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希望能夠加強。

          行動:

          參與艱苦的調整產品方向,以新面目再次出發;

          收獲:

          • 結合了對市場的認知,又一次把產品從 0-1,感覺非常神奇;
          • 強化了各方面的能力,漸漸去系統的思考工作這件事,學會總結出合適自己的方法論來高效的做事情,解放生產力用來干別的;
          • 去培養人,學會合理、有節奏、有計劃的放工作給下面的小伙伴,解放自己同時讓他人成長;
          • 思考產品和運營的節奏關系,做一些活動、推廣、投放的數據復盤,嘗試結合產品和運營童鞋討論階段性的計劃,雖然無暇實踐細節,但總算是往結合方向走了;
          • 不能說再一次人品炸裂,只能說選擇都是自己做的。

          17 年,去做“跨”的事情:

          焦慮點:

          基礎功闊以了,自己的方法論也有了,但是時間依舊是太多分散在需求的處理上,終歸局限自己了。對行業的深入學習理解呢?對產品+運營節奏的實踐呢?

          行動:

          繼續留在見聞,打算慢慢轉向偏產品管理+實踐運營路線,同時通過產品和運營的結合,更加深入的了解業務。當然, YY 不犯法:

          1. 搭建運營框架、多嘗試找到套路、規整半人工半自動化的數據分析(能建個簡單數據分析小組辣是極好的,可能想太多了)
          1. 產品層面上嘛,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更綜合的調度資源、更決斷的決斷力啦~

          通過以上 2 年多經歷的簡單羅列,你會發現以下幾點:

          1. 首先要感知到自己的問題或者焦慮,其次才是解決問題和焦慮,從而讓自己暫時平靜。沒有焦慮過的小伙伴們要么自我規劃實在太牛逼,要么可能就是不重視自身的感覺咯喔。
          1. 不是所有人都會長遠規劃自己、規劃了也不一定能夠按照自己最初的目標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既然無法,那么不如想的美一點但踏實的走一步看兩步就好。

          我是這樣的,那你呢?

          —— END ——

          收藏

          {{favCount}}

          個人收藏

          投稿請戳這里!投稿
          0

          次分享

          文章評論(0)

          {{ user.nickname }}
          發表評論
          登錄 進行評論
          加載更多 正在加載中...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