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數據分析的常用指標有哪些?
1. 常規數據指標的監測,不在話下。如用戶量,新用戶量,UGC量(社交產品),銷量,付費量,推廣期間的各種數據等等。這些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同時也是boss們最關注的指標。你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第一任務就是把這些數據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說流量分析。對于一個在上升期得APP來說,你們會花資源去引流量、去別的渠道拉用戶。 這時候就需要監測各個渠道的好壞,哪個效果好,哪個單價便宜,這都是需要渠道數據監測來完成。當然,你還需要跟蹤監測不同渠道用戶的后續表現,給每個渠道的用戶進行打分,讓BOSS知道哪個渠道值得投,哪個渠道是垃圾。 同時也可以監測iPhone和Android用戶的質量區別,一般來說,iphone用戶質量要略高于android用戶。當然,有多余精力的話還可以監測不同機型之間用戶的表現區別。 總之就是在不同的維度上監測不同用戶的表現。
3. 用戶的核心轉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然后去監測這個核心功能的轉化率。在游戲APP里可能叫付費率,在電商APP里可能叫購買率。不同的行業都有相應的不同轉化率,你可以將自己的產品和行業平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產品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同時,通過長期的監測,你還可以更具這項數據評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壞。
4. 用戶使用時長的監測。 一方面,這是一個監測用戶活躍度的非常好的指標。用戶使用時間長就意味這活躍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設計的時候,當初預計一個正常的用戶每天會用多少時間,上線后用戶真正用的時間是否和你的預計相同? 如果這里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說明用戶對APP的認知和你當時設想是有不同的。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來調整你的產品,去迎合用戶的認知。(這里說一個題外話,個人認為在對產品做修改的時候一定是想辦法去迎合用戶,而不是想辦法改變用戶讓用戶去適應產品。這里以微博作為例子,用戶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傳媒產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綜合社交平臺,推出了微博會員,用戶推薦,各種私信評論規則等,后臺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用戶對微博的認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無效的。所以當你苦惱于為什么用戶沒有按照我的設想去用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著我該怎樣變才能迎合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該怎樣變才能讓用戶認可產品的設計?)
5. 用戶流失情況。 一方面需要監測用戶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戶進來后,第一、三、七、三十天還在使用產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變化可以直觀的反應APP再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不好的方向發展。行業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標,你可以參考這些指標評判自己APP的好壞。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戶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戶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后有的放矢,進行相應的改動。如果有能力的話,建模將用戶流失的各種情況都刻畫出來,這樣在產品的后續改動中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6. 活躍用戶動態。密切關注APP活躍用戶的動態,傾聽他們的聲音。一旦發現異常立馬組織人員商討對策。活躍用戶(或者說核心用戶)是APP最寶貴的資源,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個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了吧.
7. 用戶特征描述。這點和指標關系不大,有點建模的意思了。 將用戶的各個指標特征進行描述,越詳細越好。如性別,年齡,地域,手機型號,網絡型號,職業收入,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數據平時沒什么用,但對于產品人員來說,有時候會給他們很大的靈感。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分以下維度:如活躍用戶的特征是什么樣的,較沉默的用戶的特征是怎樣的,流失用戶的特征是怎樣的。
8. 用戶生命周期的監測。這個是專門針對那些社交、游戲類的APP來說的。當你的APP上線一段時間后(6-12個月),你可以回頭看看一個正常的用戶,完整的體驗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樣的,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根據這個數據再結合一些其它數據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產品能夠到怎樣的規模,讓你的BOSS們知道這款產品最終能發展成什么樣。 當然這個很難,產品的發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光靠你一個數據分析師來預測顯然是不那么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