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從哪里來的?
          姑婆用戶1156
          3248
          1
          2114天前
          關注
          添加評論
          姑婆用戶1156
          ( 這人有點懶什么也沒留下 )
          0人贊同
          日本和韓國的一部分*3祖先還真是有一些淵源的。在基因技術不太發達的時候,史學界用來確定族群的方法很大程度是利用語言。
          1. 比如印度和伊朗的雅利安人同歐洲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經過語言分析,他們說的竟然同源詞極多,語言學家很奇怪啊,這么遠的兩個民族怎么語言這么相似。所以經過長時間的考古調查,終于發現他們的祖先和英法德的祖先是同一支。所以這種語言最后被命名為“印歐語系”,這群人的祖先也被稱為原始印歐人。
          2. 再比如我們的漢語,經過研究發現居然和藏語以及羌語等關系非常嚴密,我們的數詞和很多動詞驚人相似。后來也是經過基因組測定,原來我們曾經和藏人是來自一個祖先,“古羌人”,只不過一群人選擇了挑戰當時還不安定的華北平原,一群人選擇了在安定的高原游牧。
          3. 再比如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他們使用的語言也出現了大量的同源詞,所以也算證明了圣經上的閃族并不是胡說,經過后來的科學驗證,發現他們真的是來自一個祖先,也就是現在公認使用“閃米特語”的閃米特人。
          4. 但是語言這東西也有不靠譜的時候,就比如現在廣泛存在在亞洲的“阿爾泰語系”,突厥語、蒙古語、女真語全部屬于這個語言的分支。可以說從土耳其到我們的新疆一直到中國東北地區滿洲人等的語言全部屬于這個語系,但是帶著大量雅利安血統的中亞人怎么可能和黃皮膚的蒙古人是一個祖先呢。所以其實是曾經游牧在中亞的雅利安人,被來自西伯利亞、大興安嶺一帶,和鮮卑等同源的“鐵勒”同化了,形成了后來的“大突厥汗國”,終于這些曾經說印歐語言的人變成了說東北亞語言的新民族“突厥人”。

          但是日本的可憐之處就在于,以前的人就算完全用語言分析,都分析不出來他們是什么民族,因為他們的語言是少有的“孤立語言”,太可憐了,正如日本這個孤島一樣,他們的語言也沒有親戚,這讓我們很長時間都分析不出來他們的祖先到底是哪里來的。

          所以重新講一個故事。
          • 首先說一下,我們熟知的“吉林”“黑龍江”,幾乎自古以來就沒怎么被中國控制過,一直是化外之地。
          • 在公元前21世紀,也就是中國夏朝的時候,東北地區的漁獵民族已經不斷的發展,已經有了農業文明,建立了一個大型部落聯盟“肅慎”,沒聽說過,那聽說過這個詞匯的另一個說法“女真”么,不過這是后話了。他們使用的也是前面說的“阿爾泰語系”。
          • 但是在現在的吉林一帶,一直有一個叫做“惠漠(濊貊)”的民族非常勇猛,當然了這個也不是一個民族,一般認為分為濊和貊,他們的語言卻和肅慎語言(阿爾泰語系)不一樣,他們也不服從肅慎國的治理,一直也不肯歸附。
          • 傳說后來,由于肅慎軟硬并施,一批惠漠人被迫歸附,一批人不知所蹤。
          • 肅慎終于將惠漠納入自己的領土,于是東北平原中部(長春一帶)成為肅慎領土,同樣是傳說肅慎為了慶祝,都把國號暫時改為“德惠”了(得到惠漠的意思)。(當然這個是個傳說而已,基本不可信。)
          • 這批惠漠人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終于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肅慎被匈奴逐步逼上絕路,惠漠的“扶余”部落崛起,統一本族民眾,建立了“扶余”國,定都“扶余城”。從此這個民族也就慢慢被稱為“扶余人”了。
          • 公元前1世紀,扶余王子“朱蒙(扶余語chumo善射的意思)”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余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音高溝離)。“高句麗”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就出現在中原人的《漢書》中。
          • 這個高句麗一直和中國不太友好,但是卻一直漢化,反正是個很矛盾的民族。勢力越來越大,最后把自己的母國扶余國滅了不說,還侵占了遼東半島以及曾經一直是漢人逃亡政權所控制的朝鮮半島北部。
          • 朝鮮呢,在這之前,歷史里最早記載的是,公元前11世紀,商遺民箕子,的“箕子朝鮮”。(箕子就是紂王帝辛的叔叔)。然后是燕國大將衛滿的“衛滿朝鮮”,隨后是漢朝的“漢四郡”,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朝鮮的上層語言一直和上古漢語沒什么區別,而朝鮮半島的南端是朝鮮半島的土著“三韓部落”——辰韓并韓馬韓。基本上就是土人,使用“原始朝鮮語”,也就是現在朝鮮語和韓語的祖先。
          • 所以這批扶余人建立的高句麗,開始成為了東北最大的勢力,在南北朝時期成為了掌握朝鮮半島北部,吉林遼寧全部的大國。
          • 一批扶余王室跑到朝鮮半島西南部,建立了統治三韓人的“百濟”部落,之后也不斷漢化。
          • 剩下的三韓人建立了“新羅”國。這也就是歷史上的朝鮮三國時代。
          • 圖 朝鮮三國時代
          • 在這期間,朝鮮半島的“百濟”由于佛教盛行,導致漢文化和佛教開始不斷傳入東邊的“倭國”,倭國進入到部落風濃重的政權yamato領導的“古墳時代”,開始在圣德太子的改革下佛教化,隨著遣隋使小野妹子的溝通,日本開始直接通過隋漢化(原來主要都是通過百濟),大王改名叫了天皇,倭國改名叫了日本。而日本也一直和百濟交好,和新羅敵對。(百濟上層是扶余人,新羅是三韓人)
          • 但是這個時候漢字僅限于貴族,日本仍然使用原始日語,雖然那時中國還沒人知道日語是個什么鬼。
          • 這個時候的高句麗儼然東北亞霸主,隋數次征討高句麗失敗成為滅亡導火索,向東威脅新羅倭國。
          可是神奇的是,韓國朝鮮一直津津樂道于高句麗是他們的祖先....后來還冒用高句麗的名字建立了個“高麗王朝”...雖然經過歷史和語言的分析,發現高句麗的“扶余”人和高麗的“三韓人”并沒有什么鳥關系。(有一種說法是,扶余人是濊人,三韓人是貊人。)由于唐后來為了攻擊高句麗,和本來與高句麗有世仇的新羅建立聯軍,測算了高句麗的大小城邦以及山脈河流的位置,地名全部使用音譯,也就是因為這個,我們才看到了“高句麗語”的原貌。我們將諸如 熊(功木) 兔子(烏斯古) 三(密) 七 ( 難隱)等漢字音譯,用中古音轉寫,就成了如下的單詞。
          • 如 兔子 高句麗語 usagumu 古日語 usagi
          • 君主 高句麗語kai 古日語kimi
          • 射手 高句麗語chumo 古日語tomo
          • 又一次 高句麗語tamul 古日語tabi
          • 三 高句麗語mi 古日語mi
          • 五 高句麗語utsu 古日語itsu
          • 七 高句麗語nanin 古日語nana
          • 十 高句麗語tak 古日語to
          • 白 高句麗語shira 古日語shira
          • 深 高句麗語puka 古日語puka
          • 高 高句麗語dat 古日語daka
          • 山谷 高句麗語tan 古日語tani
          • 原野 高句麗語no 古日語no
          • 水 高句麗語mit 古日語mizu
          • 熊 高句麗語komok 古日語kumo
          • 進入 高句麗語i 古日語i
          • 背 高句麗語je 古日語se
          剩下太多 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后人們竟然神奇的發現,這個東北地區的扶余人建立的高句麗國家,竟然和大海彼岸的倭人使用了非常類似的語言。
          • 可惜后來,困擾了中央王朝多年的高句麗,終于被唐和新羅的聯軍徹底擊潰。高句麗逐漸的融入了周圍的“靺鞨”(肅慎遺民),還有南邊的新羅(韓國祖先)了,東北地區開始漢化,朝鮮半島開始成為新羅語(古韓語)世界。扶余這個民族開始消逝在歷史長河里。

          當然了我要補充下,雖然高句麗融合進了周邊民族,但是作為以三韓文化為源頭的朝鮮韓國,實在是和高句麗關系不大,但是后來的王氏王朝,還是為了圖個霸氣,給自己的國家命名為“高麗”,但是實際上和高句麗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 難道日本人的祖先是和高句麗一樣的“扶余人”么。
          • 印第安納大學教授白桂思認為,由于現時的日語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余語的痕跡,正如前面的分析,白桂思嘗試透過約140個漢語記錄的含有高句麗詞語的地名來重新構建高句麗語的發音。他發現:高句麗語在文法構詞方面與日語相似,例如:屬格-no及定語-si。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和高句麗人的共同起源地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遼東半島西部的前文說過的惠漠族;之后這個人群的一支向東越海到達日本,而過了幾百年后另一支則向東北遷徙,形成了高句麗人。只有這樣才可能解釋高句麗語和古代日本語的聯系。(當然這個也有爭議)
          • 但是惠漠人,或者說扶余人,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么,現在的Y單倍體分析幫了大忙。
          圖 對中日韓主要人種的基因分析
          • 我來簡單的解釋下這個圖吧。
          • 前面說過,歐亞大陸的最早原住民之一,就是帶著這個“D2”基因的人群,經過基因發現,東亞只有日本列島的人種有這個基因,而另一批竟然是印度得土著安達曼人(不是現在的印度白種人*3)。可是后來同樣融入很多扶余人的朝鮮和女真,這種D2基因卻少的可憐。所以可以發現,前面說的扶余人,并不是日本人的祖先,但是日韓在O2b基因有很大交叉,說明這個基因的人群一定在歷史上聯系過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而日本人和漢人(O3)的基因交叉并不大。(可以打童男童女學說的臉了)
          • 很多D系單倍體人種的最大特性是,身材矮小皮膚偏黑,眉弓較為突出,也就是俗稱的“矮黑人”。矮黑人比黃種人和白種人都更早的走出非洲大陸,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由于冰期以及競爭因素,逐漸的邊緣化,亞歐大陸逐漸變成黃種白種的天下。(印度原住民和伊朗原住民埃蘭人、新幾內亞澳大利亞毛利人都是這種“第一世代人種”。只不過后來逐漸被歐羅巴人種(印歐人)的分支雅利安人給占領同化驅逐了)
          圖 印度安達曼人圖 日本歌手平井堅,完全的日本人,并不是混血 對了流星花園那個歌就是翻唱他的,建議可以聽一下。嗯嗯,扯遠了。
          • 經過研究,日本的原住民很有可能就是這群帶著D2基因的矮黑人,這群人最早到達亞歐大陸,后來他們因為玉木冰期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從冰期裸露的大陸架逐漸到進入到較為溫暖的地方。也就是說這群人就是曾經在東北地區,通過大陸橋不斷遷徙到日本的原住民。
          圖 玉木冰期大陸橋 這里可以看出 朝鮮半島離日本是很近的,僅僅隔了一個對馬海峽,上面的庫頁島也連著北海道。
          • 這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繩文時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這個時候就是大家看到的上面平井堅或者中孝介那個樣子的人生活在日本的新石器時代文明。這個時期從上古時代一直持續到前300年。(前300并不是一個固定的時期,在這之前也經歷了一定時間的演變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前300年的概念,前300年,孔子已經死了100多年了,雅典和斯巴達也被馬其頓吞并了,居魯士大帝的波斯帝國已經滅亡了,日本卻還在部落時代。
          • 但是前300年左右的這段時間,日本人產生了質的飛躍,突然從這種采集狩獵的生活變成了能縫衣服能耕田的農耕文明了,甚至有了鐵器的產生。這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彌生時代(やよいじだい)。不過這個進步太詭異了。
          要知道其他的文明完成這種過渡最少要用幾千年,他們難道真是天資聰慧是天照大神選中的孩子們?所以其實是一批“渡來人”進入日本,將日本的稻作技術和建筑器物等技術瞬間發揚光大。
          • 但是這個過程本身也很漫長,可能要比前300年更早,而且之后其實持續到8世紀,這群渡來人還沒有影響到本州島的東北地區。(推薦看一下“阿弖流為傳”講的就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后的原住民部落被同化的故事,而這個時候安史之亂都爆發多年了)
          這批渡來人幾乎是全面的同化日本,將自己的工藝,文化甚至語言都同化給了原住民,所以就開始有很多人猜測,這群渡來人到底是哪里來的,當然有很多中國人就開始意淫徐福東渡了,不是我說啊,這就是傳說中的“韓國病”,日本渡來人大批進入的時候,秦始皇還沒出生呢,更別說徐福了。
          • 那么說到這里大家也應該明白了,前300年之前陸續進入日本的,正是那群扶余人的祖先——惠漠。他們經過的路線還真的是經過朝鮮半島。
          而且在惠漠人之后的渡來人,大多也都是朝鮮半島過去的百濟人,新羅人,相比之下中國大陸過去的渡來人少的可憐,可以看下基因組。O2b基因和日本和族重合度很高,就是朝鮮半島“渡來人”的基因,也就是曾經稱霸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人,而高句麗的祖先也是扶余人自不必說,百濟的上層也全部是扶余人。而反倒是朝鮮北部地區,因為千百年來的漢人統治和滲入,有了大量O3類的基因,也就是說相比日本,現在的朝鮮韓國擁有更多的漢人基因。
          • 后來這群渡來人不斷地驅逐土著的D類人,建立大和政權,給他們命名“蝦夷”,這也就是后來“征夷大將軍”的由來。所以如今D類更多的居住地點是北海道地區,也就是日本人常說的“阿伊努人”。
          圖 日本原住民,現在主體僅僅殘留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 語言和日本語不同系。
          • 圖 渡來的彌生人 (包含扶余人,三韓人,小部分漢人)面貌和我們很相似了,但是基因重合度不高。
          • 所以最后下一個結論吧,日本人的由來可以看成是第四紀末次冰期進入日本的土著的“矮黑人”做為祖先,融入了從中國東北地區經過朝鮮半島進入日本的扶余人以及半島土著,“渡來人”對土著進行語言文化同化以及驅逐,形成雜合民族。而日本的漢文化大多也是經過朝鮮半島的漢化少數民族進入的,而現在已經消逝的“扶余高句麗”語言很可能是他們歷史上唯一的親屬語言。
          后來日本作為島國一直孤立,渡來人逐漸驅逐同化土著之后,飛快的漢化,和周邊民族一樣,沒有文字的他們也使用了漢字記錄重要事宜,但是這個民族的孤立程度也很神奇,日本人逐漸搞出了一套用漢字來表達日語的書寫模式(這個以后會說)。而不同于朝鮮半島,經過千百年的民族融合和同化,朝鮮語已經被同化到有近7成的古漢語詞匯了。(二戰后,受漢語影響很深的朝鮮語因為各種“民族運動”竟然取消了曾將作為朝鮮語主體的漢字,改用原來作為掃盲拼音使用的“訓民正音”,可惜最后弄得韓人自己都搞不清一些同音單詞的差別。)
          • 每個民族的歷史都是一個史詩,民族本來就是在融合碰撞中形成的,只有接納自己的歷史,才有民族的未來,與某族和某族共勉。

          編輯于2114天前
          0條評論
          確認
          評 論
          取 消
          提 交